⊙祖 潔[江西理工大學南昌校區(qū), 南昌 330013]
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Lee Frost,1874—1963),是20世紀美國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他1874年生于美國西部的舊金山,十六歲開始學寫詩,二十歲時正式發(fā)表第一首詩歌。弗羅斯特的抒情短詩和敘事詩都膾炙人口。作者和艾略特、龐德、威廉斯、史蒂文斯一起被譽為20世紀美國詩壇五巨擘。《雪夜林邊小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弗羅斯特的許多名篇佳作常常以遠離喧囂都市的新英格蘭農(nóng)村為背景,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誘人的田園情趣,因此,他被譽為“新英格蘭詩人”和“民族詩人”。弗羅斯特從新英格蘭的農(nóng)村擷取的個人或具體事件都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義,詩的內(nèi)涵超出了新英格蘭狹小的空間。詩歌韻律優(yōu)美,哲理深奧,文字樸實無華。本文將從韻律構成、開頭和結尾來分析這首詩,品味這首詩深層次的美和弗羅斯特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點。
詩歌《雪夜林邊小駐》寧靜致遠,充滿了韻律之美,整首詩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智慧,深受廣大讀者喜愛,作者善于把輕松易懂的詞匯譜在傳統(tǒng)詩歌的框架上,獨具一格地描寫蘊涵深刻的、象征性的、甚至是形而上學的意義,其優(yōu)秀詩篇常以某種方式說明他的價值觀。其作品具有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美麗的同時,又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刻人生哲理的深遠意義。
Stopping ByW oodsOn a Snowy Evening
W hosewoodsthese are Ithink Iknow,Hishouse isin the village though;Hew illnot seeme stopping here,To watch hiswoods fillup w ith snow。M y little horsemust think it queer,To stop w ithout a farmhouse near?Between thewoods and frozen lake,he darkestevening of the year。He giveshisharnessbellsashake,To ask if there issomem istake,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O feasyw ind and downy flake。Thewoodsare lovely,dark and deep,But Ihave promises to keep。Andmiles to go before Isleep,Andm iles to go before Isleep。
《雪夜林邊小駐》
樹林數(shù)誰我自明,他家住在那村中;安能料到我來此,光賞大雪漫叢林。小小馬兒顯疑情,為何偏在這兒停?冰湖林間無農(nóng)舍,又逢雪夜黑蒙蒙。馬兒甩動韁繩鈴,欲告主人迷路勁徑,只聞清風簌簌語,鵝毛雪片淅淅生。夜林深沉尤可愛,信守諾言難久停。找店尚早需趕路,投宿之前再遠行。
這首詩是描寫風景的,旅人駐足白雪皚皚的森林,欣賞大自然的美,但因其社會責任和家庭承諾,必須返回現(xiàn)實,繼續(xù)前行。這首詩的主人公實指作者自己,詩中“woods”的幽深暗示了人們生活中的艱難及挑戰(zhàn),“miles togo”則指詩人需要完成的工作,“sleep”指生命的盡頭。這些詞都反映了生命旅途中的一種進取精神,也正是弗羅斯特所追求的。
(1)創(chuàng)作手法。在詩的創(chuàng)作手法上,弗羅斯特并沒有刻意追求詩歌新形式的實驗和革新,而是樂于用傳統(tǒng)的詩體,像素體詩、十四行詩的各種變體來抒發(fā)情感。他的詩歌語言簡單明了、通俗易懂,在質(zhì)樸之美下往往含有神秘的色彩和宗教意義,象征性很強,富于哲理和深刻的含義。
(2)韻律。弗羅斯特的詩歌強調(diào)傳統(tǒng)詩歌創(chuàng)作形式上的韻律和節(jié)拍。他把感覺之聲中重音的不規(guī)則性分解成格律詩中的規(guī)則性節(jié)拍,從而得到詩歌的節(jié)奏。本文要賞析的詩歌《雪夜林邊小駐》就體現(xiàn)了弗羅斯特的這種傳統(tǒng)詩歌創(chuàng)作的節(jié)拍之說。全詩由一百二十五個單詞構成,每個單詞的音節(jié)都不超過兩個,從簡單中透出特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的重讀音節(jié)具有相同的音節(jié)核及相同的后隨音段序列,這種現(xiàn)象稱為押韻或同韻)。全詩共有四小節(jié),每小節(jié)四行。這首詩有著特殊的韻律,即詩中每行的最后一個音押韻。
(3)尾韻。這首詩每節(jié)的第一、二和四行押韻,第三行的韻腳又成了下一詩節(jié)的主韻腳。第三行與下一詩節(jié)的第一、二和四行押韻。第一小節(jié)中第一行、第二行的和第四行最后的音為(/??/:know,though,snow),第三行的最后的音為(here/?/:)和這一小節(jié)的其他句子不押韻,但和第二小節(jié)的第一行、第二行的和第四行押韻(/ ?/:queer,near,year)。第二小節(jié)第三小節(jié)的最后的音(lake/ek/:),和這一小節(jié)的其他句子不押韻,但和第三小節(jié)的第一行、第二行的和第四行押韻(/ek/:shake,mistake,flake)。第三小節(jié)第三行的最后的音(sweep/i:p/):和這一小節(jié)的其他句子不押韻,但和第四小節(jié)的第一行、第二行的和第四行押韻(/i:p/:deep,keep,sleep,sleep)。一首詩的韻律通常用字母來表示。在第一至第四小節(jié)中,韻律可以說是:1.aaba;2.bbcb;3.ccdc;4.dddd。四個詩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相連,整首詩的創(chuàng)作在節(jié)奏上充滿了韻律之美。
第一詩節(jié)詩人在前行其間停止,詩的第一節(jié)中是以問題的形式開始:Whosewoods theseare Ithink Iknow(樹林數(shù)誰我自明),詩人似乎對樹林的主人不太清楚,因為他用了“Ithink”。盡管只有簡短的四行,但這節(jié)中包含了不少美國歷史上的傳統(tǒng)觀念;第二行Hishouse is in thevillage though(他家住在那村中),道出了作者此時此刻與外界的距離,這與美國超驗主義作家所主張的疏遠外界到大自然中去修身養(yǎng)性的觀點一致;最后兩行Hewillnotseemestoppinghere(安能料到我來此),To watchhiswoods fillupwith snow(光賞大雪漫叢林),說明了詩人極富冒險精神,為了觀賞美麗神秘的雪中森林,為了短暫地躲避塵世的喧囂與壓力甘冒風險!
第二詩節(jié)詩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他的小馬人格化,馬對主人的行為困惑不解:My little horse must think itqueer(小小馬兒顯疑情),詩人借馬來提出他的第二個問題To stop withouta farmhousenear(為何偏在這兒停?)詩人借馬感到奇怪來透出詩人精神上疲乏不已和厭倦了世間的一切,Between thewoodsand frozen lake(冰湖林間無農(nóng)舍),期待著此行能夠讓他得到片刻的安閑與快樂。he darkesteveningof the year(又逢雪夜黑蒙蒙),一年中最黑暗的一夜,詩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來表達自己強烈的感受。
第三詩節(jié)詩人在自問,詩人著重強調(diào)了夜晚的寧靜,He gives his harness bells a shake(馬兒甩動韁繩鈴),To ask if there is somemistake(欲告主人迷路勁徑),The only other sound's the sweep(只聞清風簌簌語),Ofeasywind and downy flake(鵝毛雪片淅淅生)。此刻萬籟具寂,只有清脆悅耳的鈴聲和茸茸的雪花在微風中簌簌降落的聲音,詩人被誘惑了,他沉醉于其中。但詩人似乎還是對自己的行為疑惑不解。
第四小節(jié)詩人決定繼續(xù)前行,而到了第四節(jié),一切都有了答案,Thewoodsare lovely,darkand deep(夜林深沉尤可愛),樹林是如此的可愛幽深,道出了詩人此行的真正原因是被寧靜安詳?shù)难┮姑谰八钌钗ut Ihave promisestokeep(信守諾言難久停),但又把他帶回現(xiàn)實中,他還有許多承諾要兌現(xiàn),包括社會責任及個人使命。Andmilestogobefore Isleep(找店尚早需趕路),Andmiles togobefore Isleep(投宿之前再遠行),還要走完很長的路,我才能安睡,還要走完很長的路,我才能安睡。重復句就具有象征意義,象征“人生之路還很漫長”。
詩歌《雪夜林邊小駐》極富美感,在韻律的構成及開頭和結尾的地方都體現(xiàn)出較高的藝術水平。詩歌充滿了夢幻情調(diào)和淡淡的憂思,講述了一個夜行的旅者在樹林邊駐足欣賞大雪紛飛的景象,盡管旅人認為風景很美,但他還是決定繼續(xù)趕路。這首詩形象而生動,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這首詩的魅力之所在還不僅止于其形式之美,它所展現(xiàn)給讀者的宛若夢境的畫面與音響更是令人折服,深受各層次的讀者的歡迎。
[1]Judith O.Toward Robert Frost:The Reader and the Poet[M].Athens: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4.
[2]GeoffreyN.Leech.ALinguisticGuidetoEnglishPoetry[M].Beijin 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特拉斯克RL.語音學和音系學詞典[M].語音學和音系學詞典編譯組譯.北京:語文出版社,2000.
[4]J·希利斯·米勒.解讀敘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王守仁主編.英國文學選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胡壯麟,劉世生.西方文體學辭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7]陶潔主編.美國文學選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