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
(大豐市大中鎮(zhèn)經(jīng)貿(mào)中心,江蘇大豐224100)
中國共產(chǎn)黨的群眾路線在21世紀現(xiàn)代化建設的今天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的十八屆一中全會上指出:“人民群眾是我們黨堅實的執(zhí)政基礎。只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睂嵺`表明,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黨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必要前提。而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是否成功,一方面將直接體現(xiàn)黨的執(zhí)政領導能力,體現(xiàn)黨的先進性水平。另一方面還將影響中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前景。因此,筆者認為,新時期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融合與發(fā)展,既是時代發(fā)展所需,也是由于兩者之間內涵及外延的天然銜接。方法論如下: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一個政黨或政權的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最終必然會走向失敗?!庇纱丝梢?,黨的群眾路線是事關我黨生死存亡的生命線。而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好壞事關基層發(fā)展命運,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因此,新時期,我們應該堅持以黨的群眾路線為前提,積極開展基層思想政治工作。
21世紀,黨的群眾路線的科學內涵體現(xiàn)在:既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也是實踐觀和群眾觀的統(tǒng)一,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統(tǒng)一,指導思想與行動效果的統(tǒng)一。習近平同志2012年12月4日指出:“我們要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毙聲r期,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有助于保持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有助于緊密團結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中國軟實力。
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換言之,群眾路線的決策者是黨,因而保持黨的執(zhí)政領導地位至關重要。而當前,中國經(jīng)濟快速轉型、社會貧富差距拉大、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國際國內局勢的瞬息萬變等因素都要求我們黨要更堅定不移地實施群眾路線,緊密團結在群眾身邊,切實保護群眾利益,著力減少社會矛盾。而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是一味地遵循群眾的意見,而是應該以堅持黨性原則為前提,因為“馬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密切黨群關系,是黨執(zhí)政的基石。堅持黨性原則就是要以黨的先進的、科學的領導來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我們應該在堅持黨的執(zhí)政領導地位的前提下,在堅持黨性原則不動搖的情況下,進而實施群眾路線,才能保證群眾路線科學有序地展開。
群眾路線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樹立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政治觀點;一是掌握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科學方法。一切為了群眾要求我們:堅守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理解人民群眾利益與國家民族利益的一致性。一切依靠群眾要求我們:相信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正如《國際歌》上所寫:“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人民群眾全是自己靠自己,向人民群眾學習。”正如周恩來總理在《怎樣做一個好的領導者》中所說:“不僅要教育群眾,還要向群眾學習,因為領導者自身知識還不健全,領導地位并不能使你得到知識和經(jīng)驗,所以汲取群眾經(jīng)驗,十分必要?!毙聲r期,基層干部要認真貫徹執(zhí)行現(xiàn)行的群眾工作制度;保持深入調查研究的良好傳統(tǒng);大力弘揚深入群眾及基層的思想;積極在實踐中總結群眾工作的規(guī)律;努力提高自身解決群眾問題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民群眾是世界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人類社會的主人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毙聲r期,要在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各級黨政干部,尤其是基層領導干部一定要深入學習并貫徹“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這一理念。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性,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相信并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能力。因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社會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是改造社會歷史的主體。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就是人民群眾進行生產(chǎn)斗爭、階級斗爭的歷史。
新時期,國際國內形勢更加復雜、基層民主制度等尚不健全、基層發(fā)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這些都給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增加了新的難題。因此,想要實現(xiàn)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有序開展的目標,保證群眾的切身利益,使黨的群眾路線得到更廣泛的信任和豐富,需要科學具體的方法論作指導:
從某種程度上說,基層黨組織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基層思想整治工作的開展前景。因此,基層黨組織工作人員應該端正自己的工作作風:思想上要嚴格要求自己,保持作為共產(chǎn)黨員的純潔性,廉潔自律、克己奉公(要不斷完善內外監(jiān)督機制、開展作風建設、加強廉政建設);行為上一定要把群眾的問題切實的掛在心上,通過各種方式不斷提升自身業(yè)務水平,積極進取、服務于民,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方法上要學會尊重群眾的主體性,不搞大包大攬的小動作,積極實踐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在充分發(fā)揮自身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狀態(tài)下實現(xiàn)基層人民當家作主。
1.堅持物質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原則
開展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目的之一是為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而調動群眾的積極性需要把物質和精神獎勵結合起來。列寧曾說:“我們應該記住,除了我們堅決執(zhí)行生產(chǎn)宣傳以外,還要采取另一種影響方式,即實物獎勵?!笨梢?,實物獎勵在世界范圍內都有其存在的空間。此外,精神獎勵,就是以發(fā)送獎狀、獎牌、授予榮譽稱號等形式來調動基層人民的熱情,鼓舞人民積極進取,推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有序地開展起來??傊?,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唯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國基層工作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平衡發(fā)展。
2.堅持思想政治工作與行政管理、經(jīng)濟、文化工作等相結合的原則
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結合起來,才能實現(xiàn)目標最優(yōu)化。這里所指的行政管理是指通過規(guī)定、條例、制度等行政手段來實施管理,以促進有關條例其成為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保證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換言之,實施行政管理是推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有序、順利開展的制度保證。
與此同時,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也需要我黨干部積極轉化工作思路,多元啟發(fā)群眾思維,調動群眾積極性。筆者認為,實現(xiàn)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層經(jīng)濟工作以及基層文化工作的結合將起到意想不到的積極效果。21世紀以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思想已經(jīng)深入我國改革發(fā)展實踐之中。一個中心就是“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經(jīng)濟問題牽涉著廣大基層人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因此,引入經(jīng)濟話題開展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能夠吸引群眾的注意力,調動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此外,在物質文明極大豐富的今天,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越來越高,因此,適時開展文化工作將使群眾在經(jīng)濟基礎得以滿足的條件下收獲更多實效。這幾者的結合看似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卻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推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不二選擇。
3.貫徹落實基層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鶎用裰骷兄?,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民主形態(tài)上的具體體現(xiàn)。民主集中制要求實現(xiàn)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完成集中指導下的民主,這樣才能真正有利于保證群眾參與決策的權利,實現(xiàn)基層科學決策的目標,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公信力,密切黨群關系。具體說來,在基層實施民主集中制的具體形式可以是:定期召開基層群眾大會,鼓勵群眾建言獻策;黨政干部要積極開展群眾回訪,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農(nóng)村實行村民自治大會,保證群眾參與決策制定、監(jiān)督、管理的權利,保證村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最基本的權利等。
基層思想政治的工作開展不僅要有正確的方針和原則,也要有科學的方法。毛澤東同志曾說:“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如果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庇纱私梃b,科學的方法對開展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為此,我認為在基層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中,我們應采取如下辦法:
首先,關懷體貼,以情動人;這里的感情是指共同的目標、理想。同樣是講道理,有群眾愛聽,有群眾不愛聽,究其原因之一,便是黨政干部沒有和群眾建立深厚的感情,無法取得群眾的信任。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檢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干部心系群眾,埋頭苦干,群眾就會贊許你,擁護你;干部不務實事,群眾就會痛恨你,反對你,疏遠你。共產(chǎn)黨人只有滿腔熱情地對待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才會發(fā)自肺腑擁護黨的領導。
其次,要進行說服教育,以理服人;干部要擺事實講道理,堅持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以實際例子打動群眾,說服群眾。
再次,要樹立榜樣,起到示范作用;我們黨向來重視樹立榜樣,如:雷鋒、焦裕祿、王進喜、袁隆平,牛玉儒等都在各自領域起到了先鋒模范作用。因此,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也要注意樹立榜樣,發(fā)揮先進人物的帶頭作用,調動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配合。
此外,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中,還應注意循序漸進,把握規(guī)律;相互借鑒,自我教育;對癥下藥,因地制宜;利用輿論,營造氛圍。抓住時機,轉化矛盾等??傊?,傳統(tǒng)的單一的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人民群眾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群眾的主體意識越來越強烈,這對于我們的工作開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zhàn),如何在機遇和挑戰(zhàn)的夾縫里實現(xiàn)科學管理,民主決策,對于我黨干部而言,將是艱巨而光榮的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6月18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如是說:“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把干部為民務實之清廉的理想牢牢植根于全黨同志的思想及行動中。以此來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夯實黨的執(zhí)政基礎,鞏固黨的群眾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由此可見,我黨注重實施群眾路線的理論依據(jù),但更重視其實踐價值。群眾路線是我黨開展其他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必需,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就是堅持我黨的執(zhí)政之基不動搖,堅持科學發(fā)展觀不動搖,堅持我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方向不動搖。所以,新時期,“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融合與發(fā)展”只有堅持以“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不動搖”為根本前提,才能團結群眾開展工作,進而推動基層思想政治建設,基層經(jīng)濟建設,基層文化建設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同時,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有序開展既需要依托科學的理論指導,也需要豐富的實踐積累。因此,只有在實踐和理論的科學統(tǒng)籌下,我黨才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與黨的群眾路線的融合發(fā)展。
[1]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
[2]習近平.緊緊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J].求是,2012,(23).
[3]曹殊.新時期黨群關系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4]習近平.扎實做好保持黨的純潔性各項工作[J].求是,2012,(6).
[5]王傳志.民主集中制:我國政治制度的核心機制[J].求是,2013,(10).
[6]鄭輝.淺談提高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對策[J],2011.11.23.
[7]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