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梅,楊剛毅
協(xié)同干預模式對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影響
余小梅,楊剛毅
目的 探討協(xié)同干預模式對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方法 將106例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干預模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協(xié)同干預模式。結果 干預前兩組依從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治療依從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協(xié)同干預模式的實施,有助于提高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療效。
協(xié)同干預;胰島素;格列美脲;糖尿??;依從性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患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之勢[1-2]。而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其治療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單用胰島素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加用格列美脲后能明顯改善血糖控制,聯(lián)合治療效果比單用胰島素治療效果顯著,已經(jīng)廣泛用于糖尿病治療[3]。但部分患者由于糖尿病相關知識匱乏,治療用藥不規(guī)范,飲食控制欠佳,治療依從性較差,導致病情不斷進展。如何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成為醫(yī)患雙方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建立了一種以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為特點的糖尿病管理教育新模式,在提高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的糖尿病患者的依從性方面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病例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重慶市沙坪壩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就診并接受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的106例糖尿病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以住院號的奇偶數(shù)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3例,兩組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腦、肝、腎等嚴重疾病患者;(2)精神異常、認知障礙或意識不清無法正常交流的患者;(3)不愿參與本研究患者。本研究已詳細向患者及家屬進行告知,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
1.2 藥物治療 兩組均接受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胰島素采用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島素注射液(諾和靈N,丹麥諾和諾德公司),平均每天用量為0.5~1.0 IU/kg,皮下注射,每晚1次或每日早晚各1次;格列美脲(賽諾菲-安萬特北京制藥公司),根據(jù)患者血糖狀況給予1~6 mg,口服,1次/d。
1.3 健康教育 對照組給予身體和心理狀況評估,實施常規(guī)干預模式,包括患者住院期間及出院后的用藥、飲食、運動和心理指導等。觀察組則實施協(xié)同干預模式,即:由責任護士、患者及家屬共同制定患者住院期間及出院后的有效干預措施,根據(jù)患者實際需求和問題制定干預計劃,具體干預方法如下:(1)評估患者整體狀況,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責任護士主動與患者交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和文化程度評估患者的心理需求,為患者及家屬講解協(xié)同干預模式的方法,與患者及其家屬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引導患者家屬協(xié)同擬定個體化的干預方案,獲得來自家庭成員的支持與配合。(2)知識與技能指導:根據(jù)患者的年齡、文化程度等具體情況,采用恰當?shù)男问胶头椒?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有計劃的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包括糖尿病的概念、分型、發(fā)生機制、常見癥狀、并發(fā)癥和治療方法,降糖藥物的種類、作用、不良反應,如何識別和處理低血糖,演示胰島素的抽吸、注射方法及胰島素泵、胰島素筆、快速血糖儀使用方法;與患者及家屬共同探討保證按時用藥的方法,如手機提示、設定鬧鐘、隨身用藥卡片等,將用藥提示卡置于餐桌等經(jīng)常接觸的地方,以防遺忘。(3)生活習慣指導:指導患者及家屬注意日常飲食熱量控制及平衡膳食,食鹽控制在6~10 g/d,戒煙酒。進餐時注意觀察患者的進食喜好,了解患者的飲食結構及習慣是否合理。運動鍛煉可根據(jù)患者個人習慣及身體狀況,與家屬協(xié)同制定具體運動計劃,如散步、慢跑、游泳、打太極拳等,運動應注意控制時間和運動量,運動時間以飯后2 h左右為宜,最大運動率=220-年齡。注意記錄每天飲食、運動、血糖、服用格列美脲及注射胰島素等情況,有情況及時與醫(yī)生、護士聯(lián)系。(4)心理干預:注意加強與患者溝通,反復耐心講解糖尿病診治相關知識直至其理解,并與患者家屬溝通,幫助家屬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變化,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給予患者情感支持;教會患者保持穩(wěn)定情緒和樂觀心態(tài),同時請依從性較好、血糖控制理想的患者傳授經(jīng)驗,增強患者戰(zhàn)勝糖尿病的信心,使患者坦然、愉快地接受治療。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53)
1.4 觀察指標
1.4.1 依從性評價 所有患者均進行為期6個月的觀察,分別在干預前及干預后的第6個月復診時,在相對隔離環(huán)境下由患者本人填寫自我評價量表,由醫(yī)生和護士統(tǒng)計患者的自我評價量表得分,評價其依從性。自我評價量表是在Deborah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4]基礎上改良后制定的,以糖尿病飲食、合理運動、藥物治療、糖尿病知識和糖尿病監(jiān)測等5項糖尿病治療原則為主要內(nèi)容,5大原則下分別制定36個小項,每個小項設置1~5共5個檔次,1代表完全不了解且不執(zhí)行,5代表完全了解并執(zhí)行,數(shù)字即為得分值。最高分為180分,最低分36分,得分36~84分為依從性差,85~132分為依從性一般,133~180分為依從性好。
1.4.2 糖代謝指標 所有患者均在干預前以及干預后第6個月時檢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干預前和干預6個月后依從性比較 干預前兩組依從性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6個月后觀察組依從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變化情況 干預前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上述指標均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更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依從性是指患者對規(guī)定執(zhí)行的醫(yī)療措施可接受和遵從的程度,即患者對醫(yī)囑堅持執(zhí)行的程度[5]。糖尿病的治療往往需要患者終身堅持,并且其治療多是經(jīng)專科醫(yī)師制定治療方案后,由患者在醫(yī)院外執(zhí)行,因此,糖尿病治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患者治療的依從性[6]。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治療的依從性較差,而影響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糖尿病健康指導不到位、對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嚴重后果認識不足、患者家屬對患者不理解不配合、擔心降糖藥物的不良反應等[7]。傳統(tǒng)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往往停留于單純的普及糖尿病健康知識,忽略了患者面對來自社會、家庭、自身等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多種因素[8]。
協(xié)同干預模式是在進行患者自我健康教育的同時,鼓勵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參與健康管理,以便從多角度著手解決患者依從性差的問題。協(xié)同干預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調(diào)了家屬在患者糖尿病健康管理和教育以及提高患者依從性中的重要作用,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可以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治病養(yǎng)病環(huán)境,幫助患者排解因病痛折磨而產(chǎn)生不遵醫(yī)囑的不良情緒[9]。同時家屬對患者生活習慣及用藥的監(jiān)督,也是患者依從性提高的重要保障,是糖尿病健康教育和管理體系中醫(yī)務人員所無法替代的[10]。
表2 兩組干預前后依從性比較[n(%)]
表3 兩組干預前后血糖變化情況(n=53)
注:與本組干預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②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過6個月的協(xié)同干預模式管理,與采用常規(guī)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導的對照組比較,觀察組依從性明顯提高,依從性好的患者比例由34.0%升高到73.6%。而對照組中依從性好的患者數(shù)也從干預前28.3%增加到50.9%,考慮可能與在6個月中多次采用自我評價表進行依從性評價而間接起到了教育作用有關。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這也進一步證明了良好的依從性對糖尿病治療的重要作用。
綜上所述,協(xié)同干預模式的實施有助于提高胰島素聯(lián)合格列美脲治療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降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值得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及管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1] 孟艷秋,劉文虎,劉鳳鑫,等.抗2 型糖尿病藥物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3,28(3):461-464.
[2] 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3] 劉永貴,田紅,解學星,等.治療2 型糖尿病的非胰島素類藥物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3,28(2):108-113.
[4] Deborah J,Sarah E,Russell E.The summary of diabetes self-care activities measure[J].Diabetes Care,2000,23(7):943-950.
[5] 鄒喜榮,尹鳳鳴.協(xié)同護理模式對初治肺結核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1):59-62.
[6] 李迅.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路徑與依從性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4):2274-2275.
[7] 蔡昶虹.影響降糖藥物治療糖尿病依從性相關因素臨床病例對照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19):1540-1541.
[8] 孫春霞,林征.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18):86-91.
[9] 丁蘭,李世華,武琳,等.對社區(qū)糖尿病患者采用以家庭為單位的護理管理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1):1019-1021.
[10] 于文,畢艷玲,韓靜,等.MUST教育模式對2 型糖尿病患者依從性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49(12):1-4.
Impacts of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 model on diabetic patients receiving insulin combined with glimepiride
Yu Xiaomei1,Yang Gangyi2
1.Nursing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hapingba District,Chongqing,400030,China;2.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to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glimepiride.Methods 106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glimepirid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3 in each;routine intervention was performed in both groups,while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 was added to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liance,the levels of fast blood glucose(FBG),blood glucose of post prandial 2 hours(2hBG)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between the 2 groups(P>0.05),while after intervention,the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s of FBG,2hBG and HbA1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 The performance of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 is of help in improving the compliance of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sulin combined with glimepiride and can gain a better curative effect.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insulin;glimepiride;diabetes;compliance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971388)
400030 重慶,重慶市沙坪壩區(qū)人民醫(yī)院護理部(余小梅);重慶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楊剛毅)
R 587.1
A
1004-0188(2014)09-0935-04
10.3969/j.issn.1004-0188.2014.09.003
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