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迎來了德國知名藝術家Carsten Nicolai,九龍城的華廈樓宇,將迎來
“阿爾法脈沖”的沖擊,光影的藝術點亮香江。
蜚聲國際的柏林藝術家 Carsten Nicolai 即將于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隆重登場,展出全新精心杰作。在2014年5月15日至17日期間,一系列根據(jù)“阿爾法脈沖”(αpulse)而創(chuàng)作的燈光將錯落有致地投射在樓高 490 米的環(huán)球貿易廣場(ICC)外墻,讓九龍一帶的維港沿岸每天晚上都閃耀出璀璨光芒。本作品更附設智能手機應用程序,讓觀眾能親身參與燈光裝置。
整座大樓將化身為燈塔,為香港整個城市注入精彩節(jié)拍,讓本地居民及訪港旅客一同感受律動起落。實驗性作品“阿爾法脈沖”將剖析視聽效果對人類官能所帶來的刺激。根據(jù)科研顯示,這些光影脈動將引發(fā)神經反應,而“阿爾法脈沖”正是根據(jù)這些科學原理創(chuàng)作而成的。本作品將盡情探索光影效果對觀賞者的情緒、松弛度、專注力及創(chuàng)造力帶來的影響。
全港市民能在多個不同角落體驗“阿爾法脈沖”的震撼效果,亦能透過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欣賞。手機應用程序由Carsten Nicolai親自設計,提供裝置表演的音樂伴奏,并會與環(huán)球貿易廣場的光影互動響應,為裝置藝術增添另一重精彩。推介欣賞燈光裝置的最佳公眾地點為金鐘添馬公園、中山紀念公園及中環(huán)金融中心商場3及4號平臺。
Carsten Nicolai現(xiàn)于德國柏林及開姆尼茲居住及工作。其作品深受科學系統(tǒng)及數(shù)學演算模式影響,并曾在Documenta X及威尼斯雙年展展出。此外,Carsten Nicolai亦曾在紐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所羅門R.古根海娒博物館、三藩市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巴黎龐畢度中心、倫敦泰特現(xiàn)代藝術館展出其視聽藝術作品。
此外,巴塞爾藝術展近日隆重宣布,將于第二屆香港巴塞爾藝術的展藝聚空間展(Encounters)內展出17件精彩作品。專門展出大型雕塑裝置及表演藝術的藝聚空間展區(qū),今年特別請來宮永愛子、Rebecca Baumann、Marta Chilindron、谷文達、李文、林明弘、Tobias Rehberger、沉少民、菅木志雄、孫遜、Atelier Van Lieshout、汪建偉、黃榮法、徐渠、楊心廣、Yeesookyung以及余政達。本展區(qū)將再次由東京都現(xiàn)代美術館首席策展人長谷川佑子負責策展。
藝聚空間展區(qū)將展出多間蜚聲國際的著名藝廊作品,展覽空間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奧地利、德國、日本、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荷蘭、紐西蘭、新加坡、南韓、瑞士、泰國及美國,其中11間藝廊更是今年首度參展藝聚空間展區(qū)。展出作品類型廣泛,如大型雕塑、裝置藝術及表演藝術,探索美學、政治及社會等不同領域議題。此外,展品大小亦各異其趣,既有9米多高的作品,也有占地超過60平方米的藝術品。藝聚空間展區(qū)設于兩個展覽樓層分別四條16米闊的大道上,與主展區(qū)畫廊薈萃互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