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麗 王文武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作文又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所以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重視作文教學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初中作文教學仿寫興趣閱讀評改作文是人們系統(tǒng)地表達知識和經(jīng)驗、思想和感情的書面語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活動。它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作文又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所以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重視作文教學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逐漸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學的方法,與大家共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胺丁狈聦懀膭顚W生的自信心,從而消除畏難情緒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學生的心理特點之一。模仿的特點在于針對性強,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先仿寫范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便可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仿寫片段到仿寫范文,讓學生從范文體會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
“仿”不能機械地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老師在教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受到約束,而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例如,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后,可讓學生學習文中在寫作中巧妙運用過渡句的特點,仿寫了《從綠博園到教室》。學習《春》一課后,讓學生學習了文章是怎樣通過細心觀察來描寫大自然優(yōu)美景色的,讓他們仿寫了《夏》。實際上學生進行模范性寫作訓練時,創(chuàng)造思維之光就在其中閃耀。
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說:“只有寫,你才能真正會寫”。一開始不要怕寫不好,只要勤練筆,熟能生巧。一次作文,一個學生在題為《樹根的聯(lián)想》一文寫到“樹根彎彎,像爺爺?shù)墓照嚷栔粋€美好的希望”,縱觀整篇文章,錯別字病句很多,想到哪,寫到哪,全文紊亂,僅此一句較好,我在評講作文時就暫避其不足,只對這一閃光的語句給以高度評價,該生深受感動,同學們也深受感染。既然能寫活一句,也一定會寫活全篇,從此該生便對寫作有了濃厚興趣,建立起了寫好作文的信心。
老師對典型文章的分析講解也可誘發(fā)學生的寫作情緒。學生從范文中的人物形象會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熟人;從范文的事與理會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從范文的精妙構(gòu)思,設計自己文章的框架……從多方面受到啟發(fā),便會情不自禁地拿起筆將自己的感受傾之于筆端。
二、精心設計作文題目,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甚為重要,有了興趣才會入迷,入迷才會頓生靈感。有了靈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寫,發(fā)現(xiàn)問題就改,偶得佳句就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應成為作文教學的重要原則。語文老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要善于運用各種方法使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消除害怕作文的心理,努力實現(xiàn)由“要我寫”向“我要寫”的轉(zhuǎn)變。
寫作題目一定要出在學生身邊,最能體現(xiàn)學生生活,否則他們會覺得無話可說,無情可訴。即使寫出文章也是胡編亂造,東拼西湊?,F(xiàn)在的學生,生活豐富多彩,接受新鮮事物快,教師必須善于觀察他們,熟悉他們,才能命出符合學生口味的題目來,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像這樣的題目《我熟悉的一個人》就不如換個角度寫,把題目改為《你猜猜他是誰》《你看看他像誰》,寫《我的ⅩⅩ》不如改寫成《和ⅩⅩ說說心里話》《ⅩⅩ,您了解我嗎》等等。
三、指導學生廣泛閱讀,獲取大量信息
要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每一個人,憑直接經(jīng)驗,對社會的了解總是有限,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jīng)驗,而獲取間接經(jīng)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chǔ),是獲取寫作范例的重要途徑。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
當代中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因而就須每天閱讀,獲得和博貯信息,造成一種勢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閱讀獲得的信息轉(zhuǎn)化為創(chuàng)造能力。我們向?qū)W生推薦《語文報》《中國青年報》《中學語文》《讀者文摘》《哲思》《意林》等雜志,廣泛開展“每日一讀”,“文學盛宴”等活動,從而使學生擴大了閱讀面,增加了閱讀量,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
多讀還要多寫,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復歷練,寫作也一樣,訓練達不到一定強度或熟練程度,就難奏效。寫作更是一種創(chuàng)新,必須在反復實踐中體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規(guī)律。要養(yǎng)成勤動筆的習慣。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寫作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提高的。多讀多寫文,只有多寫了,作起文章來才能得心應手。因此,初學寫作者應勤練筆,只有堅持練筆,才能以“量”來促進“質(zhì)”的飛躍。所以平時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從剛接一個班開始就讓他們每天都去記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一些人、事、景、物,感受到的周圍的變化以及從一天的學習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步慢慢來。“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寫我心”,作文自然能夠?qū)W得扎扎實實,循序漸進,寫作水平也就不斷提高。
四、開放作文評改方式,師評、自評、互評相結(jié)合
我們在習作評改教學實踐中將師評、自評、互評相結(jié)合,使全體學生參與了評價別人、評價自己和被別人評價的活動,使每一位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學生通過自我診斷、共賞互評,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使寫作能力不斷進步。
1.師評。學生當堂生成的半成品作文,不管是基礎(chǔ)較好的,還是基礎(chǔ)較差的,都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解決效果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學生當堂朗讀自己的習作。對于快速成文完成的文章,盡量當堂面批。對于成批交上來的作文,老師批改要優(yōu)先于其他作業(yè),要盡可能早地、趁學生對此次作文的思維和激情還沒消失的時候去跟學生講評。
2.自評自改。在閱讀教學中,學生聽、說、讀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上偶爾讀錯一個句子或說錯一句話,學生就能迅速地聽辨出來,并提出改進意見。通過學生自改作文,可以提高語感水平,增強寫作的自控意識,鞏固謀篇布局、譴詞造句的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責任心。
3.互評互改?;ピu互改是指同學之間依據(jù)作文的基本要求,相互邊評邊改,相互商討,相互學習,相互啟發(fā),揚長避短。這種方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相互了解與合作,共同提高寫作、評判與鑒賞水平。教師仍然不能作壁上觀,而應成為學生互評互改過程中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最高的公正的評判者。
4.因評施材。教師作為最高評判者,應該對學生的評改結(jié)果進行彈性指導,在激發(fā)動機的基礎(chǔ)上客觀評定。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指責;對優(yōu)生的作文要戴著顯微鏡“挑刺”,對差生的作文要戴著放大鏡找“閃光點”。
總之,良好的作文教學效果應該是學生優(yōu)秀的稟賦、主體意識的強化與寫作規(guī)律的有效滲透的結(jié)晶。而作文教學又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系統(tǒng)工程。在這項工程中,我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今后,我們要勇于開拓,繼續(xù)探索作文教學的新路子,為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