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鈴
母親有一套茶具,是從娘家?guī)淼?。紫砂的,一個壺,六個杯子。喝茶是我們和母親最親近的時候,姐弟一字排開,六個杯子一字排開,分別是母親和我們姐弟五個的。父親嫌煩,從來不加入我們。
海寧是我們家最小的孩子,因為太小,常常讓我們忘了她。她總害怕被大家忽略,一副慌張的樣子,怕在速度和節(jié)奏上跟不上,掉了隊。母親續(xù)茶的時候,海寧才慌忙端起杯子,一飲而盡。杯子里的水灑出來,流到下巴和衣襟上。母親便耐心地等著她,等她手忙腳亂地放下杯子,擦嘴角和衣襟上的茶水,然后給她續(xù)上茶,再輕聲說,莫慌,莫慌。
她這樣慌張和害怕是有根據(jù)的。一次,大姐帶她去看電影。結(jié)束后,大姐跟同伴們一路瘋跑著回家了。上床時才發(fā)現(xiàn)少了個人,海寧是跟她睡的。她懊惱地起床穿衣,準(zhǔn)備去找海寧。這時門敲響了,五歲半的海寧一個人摸索著回到了家。
母親每次都要我們把海寧帶好了,我們嘴上是答應(yīng)的,但時常會忘記,各自顧著自己玩。
海寧六歲那年,大伯家唯一的孩子遇到了意外。他跟我父母商量,要從我們家領(lǐng)一個孩子回去養(yǎng)。父親便說五個孩子隨便你挑。
我們五個在大伯面前站成一排,讓大伯挑。大伯向我看時,我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一步,然后,三妹也退到了我身邊。大姐本來就是臉向側(cè)面看的,以顯示她的抵抗。那么,剩下的就是老四和海寧了。
老四是我們家唯一的男孩,大伯不好意思要,便將海寧領(lǐng)了回去。海寧走的時候,回頭向我們看。我們趕緊低頭,沒人挽留她。父母是不忍,我們是害怕自己被換走。
第二天,我和三妹在鎮(zhèn)上玩,海寧遠(yuǎn)遠(yuǎn)地看到我們,旁邊站著大媽。她們沒等我們過去打招呼,便轉(zhuǎn)身離去了,向著大伯家的方向。不久就是海寧生日,母親煮了雞蛋,讓我送過去。大媽拒絕了,說她會給自己閨女過生日的?!白约骸倍?,大媽咬得很重。海寧看到我原本很開心的,但后來看大媽把臉拉了下來,便收起了笑容,把頭低下去。
母親吩咐,以后誰都不要去見海寧,以免你們大媽不開心。我們有點恨大媽,但沒有人顧及海寧的感受,之后真的都不去看她,上學(xué)路上遇見了也是各走各的。我們家住在前街,大媽家在后街,中間隔了兩條小街。那兩條小街就是我們和海寧的楚河漢界。
母親過五十歲生日時,拿出茶壺,五個小茶杯一字排開,開始沏茶。老四說,我們小時候,是六個茶杯。
第六個茶杯是海寧的。母親低著頭,大滴大滴的眼淚往下掉,說,我答應(yīng)你們大伯大媽的,不會再去認(rèn)海寧,我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海寧了,說完端起茶杯,一飲而盡。
母親六十歲那年,海寧結(jié)婚。母親按嬸娘的禮節(jié)給了海寧一千元壓箱錢。事后也被大媽退了回來。
有一天,父親在茶柜看到了母親藏在那里的第六個茶杯,遂自作主張,悄悄把茶杯送給了海寧。
父親送茶杯后的第三天是周末,一大早海寧就帶著她的夫婿來我們家了。母親拿出茶壺來,一字?jǐn)[開五個茶杯,準(zhǔn)備沏茶。海寧從包里拿出那第六個茶杯,輕輕地放在那一排杯子旁邊,柔聲說,媽,這個杯子從來不曾離開過。
問題:
1.第三段的記敘順序是 ,這段話在文中起何作用?
2.第二段畫線句寫出了媽媽怎樣的心理,有何作用?
3.你怎樣理解最后一段海寧所說的話?
4.能否將標(biāo)題換成“六個茶杯”?為什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