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樂學院 510006)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國家更加注重對綜合性人才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注重做好引導與師范,而作為教師的培養(yǎng)機構師范院校在實際的教學訓練中更要做好這方面的訓練,尤其是藝體課程——舞蹈表演。舞蹈表演作為一種形體的訓練與教育課程,與文化課的教學要區(qū)分開來,結合課程的特點與學生的身心狀況進行課程的安排、內容的設計、表演的引導,幫助學生做好舞蹈訓練。師范舞蹈訓練成為當前師范院校音樂舞蹈教學的重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舞蹈表演訓練也同樣如此。在舞蹈表演訓練時要注重舞蹈訓練與動作興趣的融合。創(chuàng)設一定的舞蹈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特定的舞蹈訓練環(huán)境中,學生往往陶醉于翩翩起舞的優(yōu)美舞姿中。例如在進行《雪絨花》的舞蹈訓練中,教師可以將背景音樂做成多姿多彩的活動融入到舞蹈的訓練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不同的事物,可以是輕輕飛舞的雪花,可以使地上的雪橇,可以是歡快的孩童等,學生在想象的指導下盡情地用舞蹈去展現(xiàn),自然的進入到舞蹈表演的訓練中,隨著音樂的起伏,學生盡情的表達,在激發(fā)學習興趣,融入課堂訓練的同時,增強學生對情感與場景的把握與理解,推動動作的展現(xiàn),舞蹈表演訓練變得生動豐富起來。
學生舞蹈表演興趣的培養(yǎng)是逐漸積累與鍛煉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學生對舞蹈表演的領悟要經歷由自我到他我,由外在到內在,由生活到藝術的轉變過程,這就要求在實際的引導訓練中,要注意對學生的鼓勵與支持,在堅持不懈中掌握基本的舞蹈表演訓練技能,培養(yǎng)起對舞蹈表演的興趣。
舞蹈形體訓練是師范舞蹈訓練的基礎,在長期的藝術實踐與舞臺練習中,結合相關的理論知識,我逐漸總結出一套完整的形體律動訓練方式,運用口訣的形式將其表達出來,經過驗證,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用起來得心應手,具體舞蹈形體律動口訣內容如下:
進則退、退則進,放則收,收則放,進退收放相兼得;
睜則閉,閉則睜,高則矮,矮則高,睜閉高矮可控制;
快則慢,慢則快,輕則重,重則輕,快慢輕重自由做;
剛則柔;柔則剛,動則止,止則動,柔剛動止一秒鐘;
虛則實,實則虛,張則合,合則張,虛實張和分不清。
上面這套口訣既包括動作行動,又涉及到動作姿勢,既要求動作的速度,又注重節(jié)奏的把握,既能保證動作的控制又能體現(xiàn)動作的力度,虛實結合,張弛可控,對于動作的表演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在師范教學訓練中可以進行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也可以幫助掌握動作的要領。
教材總是有限的,很多藝術無法包括到教材中去。人的思想就很難在教材中進行敘述,它更多的是借助一定的外界表現(xiàn)形式,進行內心情感的展現(xiàn),在情感的教學上我們可以從手、眼睛、步法的訓練入手,就像講授定理公式一樣,讓學生在進行不同舞蹈情感展現(xiàn)時借助既定的形式來進行展現(xiàn),不同的是,舞蹈教學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空間,可以重塑。
眼睛是最傳神的,通過凝練的眼神我們可以看見表演者內心所傳達的情感,為舞蹈表演訓練增強語言性與藝術的感染、震撼力,起到凝聚表演的作用。如果是渙散的眼神,演員的表演往往是失敗的,沒有生氣的舞蹈玩偶。豐富的眼神傳達不同的精彩內心,舞蹈表演得力于眼神的表現(xiàn)。
進行眉眼的舒展可以通過橫擺、豎擺等訓練實現(xiàn),表演眼球的轉動可以嘗試正轉、反轉、慢轉、快轉等形式訓練。如果想要眼睛放光與縮光可以進行慢放慢縮、快放快縮的訓練。
眼睛除了傳神,還能展示哭、笑、害羞、恐懼、蔑視、驚訝等形式來進行訓練。注重眼睛與音樂、動作的結合。在師范舞蹈表演訓練中要注意眼睛與音樂、動作的結合,注重捕捉精彩的傳神瞬間、隨著音樂的變化進行動作的自由轉化。
舞蹈表演作為舞蹈的基礎與主體展現(xiàn)形式,是舞蹈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傳統(tǒng)的師范舞蹈表演訓練理論已經不適應當前的舞蹈表演背景,形式上的單一與內容上的陳舊是傳統(tǒng)舞蹈表演訓練單調、枯燥的根源。對于師范院校的學生來說,要在掌握基本舞蹈技能的基礎上,認真思索,大膽創(chuàng)新,尋求舞蹈表演訓練的新思路、新途徑,在將來的舞蹈教學中,弱化舞蹈表演訓練的枯燥,使舞蹈表演訓練課堂豐富、生動、活潑起來。
參考文獻:
[1]管繼華.試論舞蹈表演要素及其訓練[J].藝術教育,1994(05).
[2]李麗宏.舞蹈表演教學初探[J].藝術教育,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