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凱,時光志,夏華波,楊 波,呂瑞升
(中海油能源發(fā)展采油服務公司,天津300452)
磁流變阻尼器在船舶減振中的應用
朱永凱,時光志,夏華波,楊 波,呂瑞升
(中海油能源發(fā)展采油服務公司,天津300452)
在傳統(tǒng)減振元件基礎上配合使用磁流變阻尼器構成新型船舶智能減振系統(tǒng)。介紹該系統(tǒng)的減振原理,并根據(jù)其特定工作環(huán)境對其在實船中的鏈接形式進行設計。通過數(shù)值分析結果與減振理論分析趨勢的對比,分析數(shù)值仿真方法在船舶減振領域應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磁流變設備;船舶減振;有限元
船舶上常用的減振設備主要為彈性減振元件,如彈簧、橡膠墊等,這些減振元件通過彈簧或橡膠在運動過程中的能量耗散來抑制結構振動。此類減振設備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實現(xiàn)、經(jīng)濟、可靠等優(yōu)點,但由于其結構參數(shù)是在某一特定環(huán)境最優(yōu)化設定的,而該參數(shù)一經(jīng)設定就無法改變,缺乏控制上的靈活性。單純依靠船體結構自身的強度和剛度或常規(guī)的減振元件來降低船上設備引起的振動干擾不合適。因此,研究和探尋合理、經(jīng)濟而有效的船舶結構減振設備,對于提高船舶振動控制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
船舶減振設備應當具有簡便、安全、成本低廉的特點。現(xiàn)階段大量新技術和新材料的涌現(xiàn),為船舶減振系統(tǒng)的設計提供了條件,因此有必要對船舶減振設備進行研究,以獲得合適的減振措施。
磁流變阻尼器是一種發(fā)展迅速,性能優(yōu)良的減振設備,已在汽車、機械裝置、橋梁以及土木建筑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部分產(chǎn)品已經(jīng)應用于實際工程,展現(xiàn)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但在船舶減振方面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研究和探索磁流變阻尼器在船舶減振系統(tǒng)中的應用,對于提高船舶減振水平,特別是提高船舶的生命力和戰(zhàn)斗力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為了說明磁流變阻尼器的減振原理,以單層減振系統(tǒng)為例進行分析。
設備與基礎 (或稱基座)之間通過具有較大彈性的減振元件支撐,而非剛性相連,則設備、基礎與具有較大彈性的減振元件所組成的系統(tǒng)就稱為減振系統(tǒng)。下面以單層積極減振系統(tǒng)[1]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
圖1 單層減振系統(tǒng)Fig.1 Single layer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以質(zhì)量塊的靜力平衡位置為原點,建立圖示坐標x(t),對圖1中的質(zhì)量塊 (主機或機械設備)進行受力分析。
根據(jù)達朗貝爾原理求出質(zhì)量塊的平衡方程式,則積極隔振系統(tǒng)運動方程為
式中F(t)=Acosωt,A為機械設備的振幅,則
當機械設備運動時,通過減振器傳至基礎的力由2部分組成:一是彈簧力,幅值為kx;二是阻尼力,幅值為,即
二者合力的幅值等于:
式中T為力傳遞率,定義為傳遞至基礎的力與激勵力之比,即
根據(jù)式(5)所列出的等式,可以得到力傳遞系數(shù)T隨頻率比ω/ωn變化的曲線,如圖2所示。
圖2 傳遞率T隨頻率比ω/ωn變化曲線Fig.2 Transfer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frequency ratio curve
從圖2可以看出,振動系統(tǒng)傳遞率變化曲線隨阻尼率的變化而變化,阻尼率的變化主要從以下2個方面改變傳遞率的變化:
1)阻尼率不同,共振峰所對應的頻率比不同,說明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阻尼率,改變共振峰處的頻率;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知,改變傳遞率可以通過2個角度來考慮。傳遞率愈小意味著減振效果愈好,通過調(diào)節(jié)磁流變阻尼器降低振動系統(tǒng)的傳遞率,就是我們研究的目的。
磁流變阻尼器的減振原理是通過調(diào)節(jié)阻尼器阻尼的大小來對結構振動進行控制,調(diào)節(jié)磁流變阻尼器的阻尼應滿足以下2點:首先,應該避免振動發(fā)生在共振附近區(qū)域;其次,激振力頻率與系統(tǒng)固有頻率之比小于時,應增大減振系統(tǒng)的阻尼率,而在激振力頻率與系統(tǒng)固有頻率之比大于時,應減小減振系統(tǒng)的阻尼率。
將磁流變阻尼器應用到船舶減振系統(tǒng)中[2]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現(xiàn)有船舶減振元件的低頻線譜減振問題。具體解決途徑是在傳統(tǒng)減振元件基礎上并聯(lián)智能出力元件構成新型船舶智能減振系統(tǒng),使智能船舶減振系統(tǒng)的動力學特性由固定不變轉(zhuǎn)變成智能可控的,使得減振系統(tǒng)的動力學特性可以根據(jù)激勵和響應的情況自主調(diào)節(jié),從而達到設計目的。船舶智能減振系統(tǒng)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船舶智能減振系統(tǒng)示意圖Fig.3 Intelligent vibration damping system diagram
本文使用具有高彈性變形特性的鋼絲繩減振器和橡膠減振器,分別與阻尼力可控的磁流變阻尼器進行設計船舶智能減振系統(tǒng)。
為了對磁流變阻尼器應用于船舶減振系統(tǒng)進行設計,必須知道下列原始數(shù)據(jù)[3]:
1)設備的重量;
2)設備的脆值,即設備失效或失靈時所能承受的振動量;
3)原有減振設備條件下的振動特性,即減振設備剛度和阻尼。
磁流變阻尼器減振系統(tǒng)的設計[3-4]是根據(jù)已知條件,選擇磁流變阻尼器的個數(shù),通過適當?shù)倪B接形式與原有減振元件配合使用,降低設備產(chǎn)生的振動量,從而達到保護設備的目的。具體步驟如下:
1)通過測試和分析有關方面提供的資料,確定被減振設備允許的振動量的大小和頻率范圍;
2)確定所設計的減振系統(tǒng)應達到的減振系數(shù)值;
3)根據(jù)要求的減振系數(shù)值,由相應公式計算出頻率比以及相應的阻尼比;
4)由阻尼比和原減振系統(tǒng)的剛度確定磁流變阻尼器的選取和布置形式;
在選用阻尼器時,需要全面考慮減振設計的要求,不僅保證有較高的減振效率,同時要盡可能做到使用壽命長、經(jīng)濟性高。
合理布置磁流變阻尼器是船舶智能減振系統(tǒng)設計中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3]。合理布置磁流變阻尼器能夠有效地減少各個自由度振動間的耦合,并使各個自由度的固有頻率接近,從而有利于提高減振效果。磁流變阻尼器布置時應參照以下原則[5]:
1)阻尼器安裝在設備重心所在的平面內(nèi)。
2)阻尼器的布置對稱于設備的重心。
3)當設備從某平衡位置沿坐標軸平移一距離時,磁流變阻尼器對設備的作用力的合力應通過設備的重心;當設備繞某一坐標軸旋轉(zhuǎn)時,各阻尼器對設備的作用力的合成應為一力偶,力偶作用平面垂直于該坐標軸。
4)在同一個減振裝置中,盡可能地采用相同型號的阻尼器,根據(jù)重量及重心位置,力求各個阻尼器所承受的載荷相同。
5)當設備的形狀和質(zhì)量不對稱,而采用不同型號的阻尼器時,應使各阻尼器的支承點的變位一致,以保證減振裝置在振動中處于水平狀態(tài)。
針對船體艙段中的具體基座結構形式,對磁流變阻尼器在減振系統(tǒng)中的連接形式進行設計。將磁流變阻尼器連接到機座,再通過鉸接形式與振動設備相連,磁流變阻尼器連接到機座與振動設備之間,與傳統(tǒng)減振元件組成船舶智能減振系統(tǒng),連接形式如圖4~圖5所示。
圖4 減振元件布置正視圖Fig.4 Vibration damping element is arranged front view
圖5 減振元件布置側(cè)視圖Fig.5 Vibration damping element is arranged side view
圖中構件1為傳統(tǒng)減振元件,2為磁流變阻尼器。采用的連接形式將磁流變阻尼器安裝到機座與振動設備之間,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結構來滿足安裝不同型號的阻尼器,使用時只需在原機座上去掉部分鋼板,就可將阻尼器安裝上。其結構簡單,便于操作,相對于直接將磁流變阻尼器安裝到基座更加方便,充分利用空間,便于船舶結構優(yōu)化。
將磁流變阻尼器應用于船舶典型設備的減振系統(tǒng)中,船舶減振系統(tǒng)示意圖如圖3所示。通過數(shù)值分析,對比安裝磁流變阻尼器前后系統(tǒng)振動位移變化,驗證磁流變阻尼器在船舶減振應用中的效果。
以Ansys軟件為平臺,建立船舶機艙艙段模型,并針對船舶典型設備的減振系統(tǒng)進行設計,建立艙段減振系統(tǒng)有限元[6]模型。整個模型由艙段、設備、減振系統(tǒng)和基座4部分組成。船體艙段為某型船的實際結構,其板架、梁結構分別由SHELL63和beam188來模擬,其尺寸與實際結構大小一樣。設備采用質(zhì)量塊模擬,用solide45單元對其[7]建模;設備和基座之間采用傳統(tǒng)減振元件和磁流變阻尼器并聯(lián)進行減振,其中傳統(tǒng)減振元件為4個,磁流變阻尼器為2根的情況,均采用spring-damper 14單元進行模擬,建立減振設備的剛度和阻尼。整個基座由面板及腹板構成,其中縱向腹板由2塊12 mm鋼板構成;橫向鋼板由7塊10 mm鋼板構成;基座水平面板厚30 mm。船體艙段減振系統(tǒng)的有限元模型如圖6所示。
圖6 船體艙段減振系統(tǒng)有限元模型Fig.6 Cabin vibra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通過諧響應分析得出,不同輸入電流情況下,安裝磁流變阻尼器前后基座處振動位移隨頻率比變化曲線如圖7和圖8所示。
圖中s為位移,f為激振力頻率。觀察圖中振動系統(tǒng)位移隨頻率變化曲線可以看出,安裝磁流變阻尼器后,基座在頻率比小于范圍內(nèi)的位移明顯降低,說明可以通過安裝磁流變阻尼器來對設備振動時頻率比小于范圍內(nèi)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還可以發(fā)現(xiàn),隨輸入電流的增加對頻率比小于范圍內(nèi)位移降低的越大,說明可以通過調(diào)節(jié)磁流變阻尼器輸入電流的大小對設備振動進行有效的抑制。
圖7 基座振動位移隨頻率變化曲線Fig.7 Seat vibration displacement as a function of frequency variation curve
圖8 基座振動位移隨頻率變化曲線Fig.8 Seat vibration displacement as a function of frequency variation curve
數(shù)值分析結果與理論分析結果基本一致,說明數(shù)值仿真方法在船舶減振設計領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時驗證磁流變阻尼器在船舶減振應用中具有良好效果。
首先在傳統(tǒng)減振元件基礎上并聯(lián)磁流變阻尼器構成了新型船舶智能減振系統(tǒng),詳細介紹此系統(tǒng)的減振原理,并根據(jù)其特定工作環(huán)境對其在實船中的連接形式進行設計;其次,數(shù)值分析結果與減振理論分析趨勢基本一致,說明數(shù)值仿真方法在船舶減振設計領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時驗證了磁流變阻尼器在船舶減振應用中具有良好效果。
[1]朱石堅,何琳.船舶機械振動控制[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
ZHU Shi-jian,HE Lin.The ship machinery vibration[M].Beijing:National Defence Industry Press,2006.
[2]沈志華.工作狀態(tài)下磁流變阻尼器的力學特性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
SHEN Zhi-hua.Study on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R damper working condition[D].Harbin: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2008.
[3]郝剛.艦船減振浮筏動力特征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5.
HAO Gang.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ating raft vibration absorber[D].Dalian:Dalian Universityof Technology,2005.
[4]朱永凱.基于有限元的磁流變彈性體設備磁致特性分析[J].中國艦船研究,2010,5(2):64 -68.
ZHU Yong-kai.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ship's vibration absorption based on magneto-rheological equipment[J].China Shi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0,5(2):64-68.
[5]楊再榮,張銀發(fā).彈簧隔振器的合理選用和正確安裝[J].噪聲與振動控制,1995(2):2 -34.
YANG Zai-rong,ZHANG Yin-fa.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spring vibration isolator and correct installation[J].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1995,2 - 34.
[6]劉東岳,汪玉.ANSYS環(huán)境中的艦船機艙區(qū)結構沖擊動力學仿真[J].計算機仿真,2001,18(4):74 -76.
LIU Dong-yue,WAGN Yu.Dynamic simulation of impact of ship engine room structure in ANSYS environment[J].Computer Simulation,2001,18(4):74 -76.
[7]王富恥,張朝輝.ANSYS10.0有限元分析理論與工程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300-450.
WAGN Fu-chi,ZHANG Zhao-hui.The ANSYS10.0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ory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J].Beijing: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2006:300-450.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application research in the ship’s vibration control
ZHU Yong-kai,SHI Guang-zhi,XIA Hua-bo,YANG Bo,LV Rui-sheng
(CNOOC Energy Technology and Services-oil Production Services Co.,Tianjin 300452,China)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damping element using 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 constitutes a new intelligent vibration damping system,introduced the intelligent vibration damping system for damping principle,and link type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articular work environment.Through the numerical analysis results an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vibration trend comparison,analysi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in ship vibration field appli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magneto-rheological equipment;ship vibration;finite element method
U664.6
A
1672-7649(2014)01-0079-05
10.3404/j.issn.1672-7649.2014.01.016
2013-01-28;
2013-04-07
朱永凱(1982-),男,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海上油田裝備研發(f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