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庾信駢賦看詩賦合流到賦文趨同的文體演變史意義

        2014-07-08 06:00:48
        中國文學研究 2014年4期
        關鍵詞:庾信駢文句式

        周 悅

        (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湖南 長沙 410081)

        在賦體演變歷程中,與漢散體大賦、唐律賦、唐宋以后文賦相比,六朝是駢賦繁盛時代。孫梅《四六叢話》卷4 論及駢賦之演變說:“左、陸以下,漸趨整煉。齊梁而降,益事妍華,古賦一變而為駢賦。江、鮑虎步于前,金聲玉潤;徐、庾鴻騫于后,繡錯綺交,固非古音之洋洋,亦未如律體之靡靡也?!庇勺?、陸,經(jīng)江、鮑,至于徐、庾,見出駢賦步步駢化,既別于“古音”亦不同于“律體”的演變定型軌跡。姜書閣《駢文史論》中論說得更為明確:“魏、晉、六朝駢賦發(fā)展到梁、陳、北齊、北周,已經(jīng)到了盡頭,開始轉(zhuǎn)而進入律賦,庾信便是駢賦最后一個大家?!?/p>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庾信曰:“其駢偶之文,則集六朝之大成,而導四杰之先路,自古迄今,屹然為四六宗匠?!边@種對駢文的評價顯然是包括了庾信駢賦的。

        本文擬通過對庾信駢賦體式的考察,明其體式的演變軌跡及其在文體演變史上的意義。

        庾信駢賦作品:倪璠?!垛鬃由郊ⅰ分杏匈x15 篇,以梁元帝承圣三年(554 年)入北為界,明確地分為前后兩期?!洞嘿x》前倪注曰:“《春賦》以下,庾子山仕南朝時為東宮學士之文也……且子山自入魏而后,大抵皆離愁之作,觸景傷懷。似此諸賦,辭傷輕艷,恐非羈臣所宜。觀其文氣,略與梁朝諸君相似?!睆那厕o和文風特征認定《春賦》及《七夕賦》、《燈賦》、《對燭賦》、《鏡賦》、《鴛鴦賦》、《蕩子賦》7 篇為蕭梁時期所作。而《哀江南賦》等其余8 篇為入北以后所作。據(jù)魯同群《庾信入北仕歷及其主要作品的寫作年代》考辨,《庾信年譜》定:《小園賦》作于556 年、《傷心賦》作于557 年9~12 月間、《哀江南賦》作于557 年12 月。以上幾篇均作于555-557 這數(shù)年內(nèi)?!犊輼滟x》作于560 年,《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作于561 年,《竹杖賦》作于563 年,《象戲賦》作于569 年。

        在中國古代韻文中,不同的語言構成方式形成不同的句式,句式成為用以區(qū)分不同文體類別的顯著標志。僅就句式的選擇和語言風格兩個方面觀照庾信駢賦體式之變,可以發(fā)現(xiàn),庾信駢賦在蕭梁時期表現(xiàn)出詩化傾向,賦與詩合流;后期入北以后的庾信駢賦發(fā)展到與駢文類似,賦與文趨同。在魏晉六朝詩、賦、文三大類文體演變史上,庾信駢賦可以作為最具有典型意義的標本來加以考察。

        一、庾信前期駢賦呈現(xiàn)詩賦合流傾向

        1. 句式特征

        庾信蕭梁時期的駢賦,與劉宋以來的賦體有別,就句式而言,賦中四六言文句夾雜五七言詩句,顯出詩賦合流趨勢。

        語句形式具體而言列表如下:

        作品 五七言詩句 四六言文句 三言《春賦》 24 句 36 句《對燭賦》 20 句 6 句 6 句《蕩子賦》 16 句 12 句《鴛鴦賦》 4 句 20 句《鏡賦》 5 句 52 句《燈賦》 2 句 34 句《七夕賦》 14 句?

        由上觀之,除《七夕賦》純?yōu)樗牧跃涫酵猓渌? 篇都間有五七言詩句,《鏡賦》、《鴛鴦賦》因夾雜五七言詩句,不僅增添了濃郁的抒情色彩,而且顯示出音節(jié)流蕩的韻律美感。《春賦》前以詩句發(fā)端,后以詩句收束,詩化傾向尤其明顯。其實,齊梁時期詩的律化和賦的駢化同步。庾信前期的賦,以《春賦》為代表是典型的詩化駢賦。的確,與其他幾篇相比,《春賦》中五七言句式最多,如第一段:“宜春苑中春已歸,披香殿里作春衣。新年鳥聲千種囀,二月楊花滿路飛。河陽一縣并是花,金谷從來滿園樹。一叢香草足礙人,數(shù)尺游絲即橫路。開上林而竟入,擁河橋而爭渡。出麗華之金屋,下飛燕之蘭官。釵朵多而訝重,髻鬟高而畏風。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影來池里,花落衫中?!遍_頭用八句七言句式,頗為接近近體詩格律。而《對燭賦》、《蕩子賦》,全篇五七言詩句多于四六言文句,其流麗婉轉(zhuǎn)頗類于歌行體。

        不僅庾信賦如此,蕭梁時期其他作家的賦作也有明顯的詩化傾向,如簡文帝的《鴛鴦賦》:“朝飛綠岸,夕歸丹嶼。顧落日而俱吟,追清風而雙舉。時排荇帶,乍拂菱華。始臨涯而作影,遂蹙水而生花。亦有佳麗自如神,宜羞宜笑復宜頻。既是金閨入新寵,復是蘭房得意人。見茲禽之棲宿,想君意之相親?!边@其中的七言四句已然是一首七言絕句了。又如梁元帝的《對燭賦》中:“燭燼落,燭華明?;ǔ橹闈u落,珠懸花更生。風來香轉(zhuǎn)散,風度焰還輕。本知龍燭應無偶,復訝魚燈有舊名。燭光燈光一雙炷,詎照誰人兩處情。”這里似乎是一首五言絕句再接一首七言絕句。與庾信齊名的徐陵也有《鴛鴦賦》,賦中云:“山雞映水那自得,孤鸞照鏡不成雙。天下真成長合會,無勝比翼雙鴛鴦……特訝鴛鴦鳥,長情真可念。許處勝人多,何時肯相厭。聞道鴛鴦一鳥名,教人如有逐春情。不見臨邛卓家女,只為琴中作許聲?!边@里七言八句,相當于兩首七言詩,五言四句,相當于一首五言詩。實際上是這篇賦的主干。綜上觀之,在語言形式方面,以庾信為代表的蕭梁時期駢賦已經(jīng)深入詩化。

        2. 語言風格

        庾信前期駢賦就語言風格來看,與其詩歌一致,皆大變劉宋以來的艱澀難讀,顯出綺艷流麗的特征。

        其實,漢末魏晉以來,不僅文體步步趨駢,而且語言追新逐麗?!段男牡颀垺愞o》云:“自揚馬張蔡,崇盛麗辭,如宋畫吳冶,刻形鏤法,麗句與深彩并流,偶意共逸韻俱發(fā)。至魏晉群才,析句彌密,聯(lián)字合趣,剖毫析厘?!倍搅耸捔簳r期,庾信與徐陵文名并著,世稱“徐庾體”。《周書·庾信傳》:既文并綺艷,故世號“徐庾體”。可見語言綺艷是“徐庾體”的突出特征。

        《陳書·徐陵傳》:“其文頗變舊體,輯裁巧密,多有新意?!彼^頗變舊體,不拘舊體,其中包含諸多方面:就句式而言,固然是指庾信、徐陵、簡文諸人以五七言詩句入賦;就聲韻而言,當是協(xié)調(diào)四聲追求音節(jié)的圓轉(zhuǎn)流宕;就措辭而言,追求文辭的華美;就鋪陳而言,講求用典的貼切,對仗的工整。

        《隋書·文學傳》:“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淪缺,漸乖典則,爭馳新巧。簡文、湘東,啟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揚鑣。其意淺而繁,其文匿而彩?!鼻笮戮骨?,意淺文繁,這不僅僅指的是詩歌,顯然也是包括辭賦的。

        的確,前期庾信駢賦在語言風格方面與當時大行其道的宮體詩多相似之處,都追求語言的綺麗華美。黃侃《文心雕龍札記》云:“然自魏、晉以降,賦體漸趨整練,而齊、梁益之以妍華,江、鮑、徐、庾之作,蓋已不逮古處。”

        事實上,庾信駢賦追求辭藻的絢麗,不只在蕭梁時期如此,后期其實也沒有太多改變。如《馬射賦》中鋪彩設色呈現(xiàn)絢麗的色彩:“兵革無會,非有待于丹烏,宮觀不移,故無勞于白燕”、“銀甕金船”、“青赤三氣”、“烏弋黃支”、“玄鳥司歷,蒼龍御行”、“于是選朱汗之馬,校黃金之捋。紅陽、飛鵲,紫燕、晨風”?!断髴蛸x》中“綠簡既開,丹局直正”、“白鳳遙臨,黃云高映”、“水影搖日,花光照林”、“龍燭銜花,金爐浮氣”等等亦顯出華美的色調(diào)。

        其實,在賦體演變進程中,魏晉以來之賦,已漸漸接近于詩,而與漢散體大賦異趣。南朝齊梁以后,賦則更近于詩,我們還可以從賦中系詩,奉詔酬贈所作詩賦同題等現(xiàn)象中看到這一趨勢。但它首先是很直觀地表現(xiàn)在語言方面,在齊梁文壇,沈約是許多文士馬首是瞻的引領潮流的人物,以他的作品為例無疑具有典型意義,如他的《愍衰草賦》:

        “愍衰草,衰草無顏色。憔悴荒徑中,寒亥不可識。昔時兮春日,昔日兮春風。銜華兮佩實,垂綠兮散紅。巖陬兮海岸,冰多兮霰積。布綿密于寒皋,吐纖疏于危石,雕荒卉之九衢,隕靈茅之三脊。風急崤道難,秋至客衣單。既傷檐下菊,復悲池上蘭,飄落隨風盡,方知歲早寒。流螢暗明燭,雁聲斷裁續(xù)。霜奪莖上紫,風銷葉中綠。秋鴻兮疏引,寒鳥兮聚飛。徑荒寒草合,草長

        荒徑微,圍庭漸蕪沒,霜露日沾衣?!辟x中表達歲暮的蕭瑟悲涼感慨亦不失文采。

        在描寫刻畫上,沈約賦中的長篇《郊居賦》,命意仿效謝靈運的《山居賦》,相比而言,描寫的場面不及謝賦闊大,但描寫的細膩則有過之。同樣,短篇《麗人賦》描寫美人,與此前賦中對女性的描寫相比,描摹麗人來赴幽會的情狀形態(tài)既放肆無拘又細膩入微:

        “有客弱冠未仕,締交戚里,馳騖王室,遨游許史,歸而稱曰:狹邪才女,銅街麗人,亭亭似月,艷婉如春,凝情待價,思尚衣巾。芳逾散麝,色茂開蓮,陸離羽佩,雜錯花鈿。響羅衣而不進,隱明燈而未前,中步檐而一息,順長廊而回歸。池翻荷而納影,風動竹而吹衣。薄暮延佇,霄分乃至,出音入光,含羞隱媚。垂羅曳錦,鳴瑤動翠。來脫薄妝,去留余膩。沾粉委露,理鬢清渠。落花入飲,微風動裾。”

        這種趨于細膩的刻畫,漸開風氣。而這正是齊梁以來駢賦“極麗靡之辭”的具體表現(xiàn)。更由于沈約在齊梁文壇的顯要地位,其巨大的影響力導致到了蕭梁時期,簡文帝、元帝、徐陵、庾信等莫不趨之若鶩,崇尚華美文辭刻畫細膩入微成為盛極一時的風尚。

        另外,在永明詩歌聲律理論的影響下,賦中也講究“宮羽相變,低昂互節(jié)”,追求聲韻和諧。《梁書·庾肩吾傳》:“(蕭綱)及居東宮,又開文德省,置學士,肩吾子信、螭子陵、吳郡張長公、北地傅弘、東海鮑至等充其選。齊永明中,文士王融、謝眺、沈約文章始用四聲,以為新變,至是轉(zhuǎn)拘聲韻,彌尚麗靡,復逾于往時。”可見所謂徐庾體不僅僅是指語言的綺艷和鋪敘的細密,更在意的是聲韻的講求。如《對燭賦》、《鴛鴦賦》等都在抑揚頓挫的聲調(diào)變化中讀來具有一種流宕的美感。

        二、庾信后期駢賦呈現(xiàn)賦文趨同形態(tài)

        1. 句式特征

        庾信后期駢賦基本放棄了五七言詩句,凝固成駢四儷六隔句作對的形式,完成了駢賦和駢文形式上的演變。

        逐一考察后期駢賦的句式:《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竹杖賦》、《邛竹杖賦》、《傷心賦》、《象戲賦》全篇皆無五七言詩句,純?yōu)樗牧晕木??!缎@賦》中僅出現(xiàn)六句五言句式:“欹側(cè)八九丈,縱橫數(shù)十步,榆柳兩三行,梨桃百余樹?!薄鞍冽g兮倏忽,光華兮已晚。”這不過是對句而已?!栋Ы腺x》中出現(xiàn)的七言對仗句式,如“陸士衡聞而撫掌,張平子見而陋之?!薄榜R武無預于甲兵,馮唐不論于將帥?!憋@然不能算是七言詩句。唯一有五七言詩句出現(xiàn)的是《枯樹賦》中“乃歌曰”后的四句:“建章三月火,黃河萬里槎。若非金谷滿園樹,即是河陽一縣花。”

        可見庾信后期的賦作句式已經(jīng)基本定型為四六。且在四六言句式中極盡變化以顯參差錯落,多用對仗排比以顯勻稱整齊。間以虛詞以顯氣韻流動。成為后來人師法的楷模。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漢末以來,五言詩出現(xiàn)以后,長短適宜的四五六七言句式尤為文人青睞,五七言句式逐漸成為詩的主要句式,而四言句式精要,兩個字組成一個音節(jié)形成兩次停頓,六言句式多了一次停頓,往往中間穿插使用虛詞形成跌宕。四六言句式逐漸成為文的主要句式。庾信后期駢賦與各類駢文在句式上已無甚差異,凝固成駢四儷六,隔句作對的形式。同時在四六言句式中極盡變化,確立了四四;六六;四四、四四;六六、六六;四六、四六;六四、六四六種基本句型。實際上是完成了駢賦這種文體形式的最終演變。駢四儷六,隔句作對的語言形式,最后定型為六朝最有典范性的話語方式,他對這種語言形式的自如驅(qū)遣,已至圓熟精美之至境,使得“六朝之駢語”可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相提并論,而成為這段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學樣式。故張仁青《駢文學》中指出:“陳徐陵北周庾信二君一出,遂集駢儷之大成,并開以四六句間隔作對之先例。蓋古人作對,不過上句對下句,其隔句作對,亦往往多用四言,至以四六句平仄相間作對,則首推徐庾為多。”

        在庾信駢賦中,四六言句式互相搭配,交錯使用,確實營造出一種抑揚頓挫虛實相間的特殊韻律,讀來具有朗朗上口的美感。如《小園賦》中的一段:“遂乃山崩川竭,冰碎瓦裂,大盜潛移,長離永滅。摧直轡于三危,碎平途于九折。荊軻有寒水之悲,蘇武有秋風之別。關山則風月凄愴,隴水則肝腸斷絕。龜言此地之寒,鶴訝今年之雪?!庇秩纭栋Ы腺x》序:“荊璧睨柱,受連城而見欺;載書橫階,捧珠盤而不定。鐘儀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孫行人,留守西河之館。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淚盡,加之以血。釣臺移柳,非玉關之可望;華亭鶴唳,豈河橋之可聞。”

        其實駢文中駢四儷六隔句作對并非始于庾信后期駢文,齊梁以來的駢文作品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比如,劉駿(孝標462-521)駢文已多四六隔對,《辯命論》、《廣絕交論》中可見。到了徐庾駢文中則運用尤為繁密,逐漸形成一種固定的句式。并且在四六言中極盡變化,衍化為六種基本句型。在交錯運用中表現(xiàn)出一種整齊中又富于長短高下的變化,流蕩而不滯塞的美感。與此同時,庾信賦體的駢化臻于極至。

        雖然自隋唐以來即有對庾信的尖銳批評,王通《文中子·事君篇》:“徐陵、庾信古之夸人也,其文誕?!薄吨軙ね醢仔艂髡摗分邪l(fā)展了上述觀點,批評說:“子山之文發(fā)源于宋末,盛行于梁季。其體以淫放為本,其詞以輕險為宗,故能夸目侈于紅紫,蕩心逾于鄭衛(wèi)。昔揚子云有言:“詩人之賦麗以則,詞人之賦麗以淫,若于庾氏方之,斯又辭賦之罪人也?!边@樣的詆毀多著意于遣辭造句,然而人們?nèi)匀粌A倒于其高超的語言技巧。如李調(diào)元《賦話》卷1 指出:“唐王冷然《止水賦》云:浮芥則敖吏措杯,種瓜則幽人抱雍。李子卿《聚雪為小山賦》云:峽里則秋月長圓,封中則曉云猶白。句法原本子山,命意遣詞,咸有渾秀之致?!闭\如《六朝麗指》所言:“駢體之中,使無散行,則其氣不能疏逸?!薄白黢壩亩觅脚?,文氣易致窒塞。即對句之中,亦當少加虛字,使之動宕?!?/p>

        庾信后期的駢賦在句式的選擇上,以四六言為主,也有三至八言不等的句式,長短交錯,間以散行,夾雜虛詞,因而文氣疏朗散逸,無板滯之病。如《傷心賦》:“若夫入室生光,非復企及;夾河為郡,前途逾遠。婕妤有自傷之賦,揚雄有哀祭之文,王正長有北郭之悲,謝安石有東山之恨,斯既然矣。至若曹子建、王仲宣、傅長虞、應德璉、劉韜之母、任延之親,書翰傷切,文辭哀痛,千悲萬恨,何可勝言?”

        2. 語言風格

        庾信后期駢賦于華美綺艷的基礎上,語言色調(diào)的鋪設與其表現(xiàn)的低沉悲涼情感色彩相適應,也有較為晦暗的描寫。這與前期的純?nèi)痪_艷華美迥然有別。如《哀江南賦》:“饑隨蟄燕,暗逐流螢。秦中水黑,關上泥青。于時瓦解冰泮,風飛電散,渾然千里,淄澠一亂。雪暗如沙,冰橫似岸。逢赴洛之陸機,見離家之王粲”;《小園賦》:“心則歷陵枯木,發(fā)則睢陽亂絲”,“風騷騷而樹急,天慘慘而云低”;《邛竹杖賦》:“霜風色古,露染斑深”;《傷心賦》:“悲哉秋風,搖落變衰”,“天慘慘而無色,云蒼蒼而正寒”。

        庾信后期駢賦與駢文趨同,最明顯的標志固然是句式皆為駢四儷六隔句作對,但在語言的聲調(diào)韻律方面卻有區(qū)別。雖然駢文也追求“宮羽相變,低昂互節(jié)”,即講求平仄相對相粘,以求達到抑揚頓挫的美感。駢文中也包括一些韻文,如頌贊、哀吊、銘箴、連珠等,但更多的駢文并不押韻。而駢賦在音韻聲律方面的要求則更為嚴格。比如《小園賦》,不僅以駢化的四六句式為主,而且尤其講求音律諧和,讀來具有朗朗上口的韻律美感。試讀兩段可知:“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云氣蔭于叢蓍,金精養(yǎng)于秋菊。棗酸梨酢,桃搋李奧”。落葉半床,狂花滿屋。名為野人之家,是謂愚公之谷?!八炷松奖来ń?,冰碎瓦裂,大盜潛移,長離永滅。摧直轡于三危,碎平途于九折。荊軻有寒水之悲,蘇武有秋風之別。關山則風月凄愴,隴水則肝腸斷絕。龜言此地之寒,鶴訝今年之雪?!边@兩段文字皆押的是入聲韻,前一段以“竹”、“菊”、“奧”、“屋”、“谷”為韻字,后一段以“竭”、“裂”、“滅”、“折”、“別”、“絕”、“雪”作為韻字。

        總之,駢文、駢賦異中有同,就庾信的后期賦而言,固然應該將它們看作賦中的駢賦,也可以同時將它們看作駢文,可以兩存而不悖。

        三、庾信駢賦演變意義

        1. 立足賦體演變來看,庾信毫無疑問具有標志意義。

        徐師曾《文體明辨》中以批評的眼光論賦體之變:“三國、兩晉以及六朝,再變而為俳,唐人又再變而為律,宋人又再變而為文。夫俳賦尚辭,而失于情,故讀之者無興起之妙趣,不可以言則矣。文賦尚理,而失于辭,故讀之者無詠歌之遺音,不可以言麗矣。至于律賦,其變愈下,始于沈約四聲八病之拘,中于徐庾隔句作對之陋,終于隋唐宋取士限韻之制,但以音律諧協(xié)對偶精切為工,而情與辭皆置弗論?!?/p>

        “六朝沈約輩出,有四聲八病之拘,而俳遂入于律。徐庾繼起,又復隔句對聯(lián),以為四六,而律益細焉?!彼J為六朝賦尚辭失于情;宋賦尚理失于辭,而既限韻又精于音律的律賦則情辭皆失。在他的考察中,六朝庾信成為他關注的焦點。的確,就庾信駢賦而言,前期賦的詩化和后期賦的駢文化固然使自身形式更加精美,然而也在這種演變中逐漸迷失了自我,尤其是后期賦文趨同的形態(tài),導致駢賦、駢文面目極其相似,竟至于讓后世許多精審的學者把它并入到駢文中。反過來看,為什么唐宋以后諸多文章家將駢賦視為駢文選入駢文選本中,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似乎也可以認定是庾信后期駢賦、駢文趨同帶來的影響所致。

        2. 立足駢散視角來看,庾信駢文為唐初文人馬首是瞻,徐庾駢文在初盛唐風靡相當長一段時期。

        明張溥說:“夫唐人文章,去徐、庾最近,窮形盡態(tài),模范是出?!苯K唐一代,朝廷的制誥、奏議,選取進士的律賦和五言律詩,制科的策問、吏部選拔人才所試的書判,日常運用的牋啟、碑志,都是以駢文為主的。雖然在古文運動的沖擊之下,中唐駢文也曾一改唐初典雅凝練風格,用典減少,語言質(zhì)樸,散文化的句式作對偏多,有著明顯的散文化傾向,然而,到晚唐時期,駢文復上承梁陳初唐風氣,回歸整飭典重風格,如從李商隱《樊南四六》中的篇章便可知其端倪。再到宋代歐陽修、蘇軾的駢文,其體制又為之一變,他們的駢文皆極少用典,語言平易,多以散文化的語句寓于駢偶之中,促成了駢文的解放,引導著駢散的合流。如歐之《秋聲賦》,蘇之《前赤壁賦》等已經(jīng)與散文無異,純?nèi)皇恰把喉嵵摹???梢哉f,自庾信后期賦文趨同,中經(jīng)初唐中唐的進一步演進,直至宋代才終于完成了賦文合流的歷史進程。

        3. 立足駢文觀照其與詩歌辭賦的關系,就產(chǎn)生的時間而言,駢文是后起的文體形式,作為一種駢偶句式組成的文體,它產(chǎn)生的文學因素中離不開詩賦的影響。

        因為早在詩賦中就已經(jīng)有駢偶句存在,如《詩經(jīng)》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保ā缎⊙拧⒉赊薄罚颁咛熘?,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保ā缎⊙?、北山》)楚辭中:“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離騷》)但詩騷并沒有直接演變出駢文,由詩到駢文經(jīng)過了辭賦這一中介。因為就辭賦文體本身而言,它非詩非文,又近詩亦近文,故學者對它的分類中,有近于詩者詩體賦,近于文者文賦,而在賦體演變歷程中,駢賦與駢文形成時期前后相近。漢末張衡的《歸田賦》全篇幾乎是對偶的四六言句式,已經(jīng)是名副其實的駢賦。魏晉以后的文人學士創(chuàng)作中已經(jīng)滲透了自覺的駢偶意識,涌現(xiàn)出眾多膾炙人口的駢賦名篇,如曹植《洛神賦》、陸機《文賦》等,而陸機的《豪士賦序》則已是成熟的駢文。句子漸趨整飭,對仗日趨精妙。到徐陵的《玉臺新詠序》通篇以四六言句式組成,而且多四六句間隔作對,可謂開四六體駢文之先河。而庾信入北以后,完成了駢賦這種文體形式的最終演變。駢四儷六,隔句作對的語言形式,最后定型為六朝最有典范性的話語方式,他對這種語言形式的自如驅(qū)遣,已至圓熟精美之至境,也因為他的巨大影響力使得“六朝之駢語”可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相提并論,成為這段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學樣式。而在這樣的語境之下,駢文的巨大光環(huán)終將駢賦徹底淹沒。

        〔注釋〕

        ①林怡《庾信年表》以為作于573 年,可參看林怡《庾信研究》〔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②此論前已有之,如“謝榛《四溟詩話》:“庾信春賦,間多詩語,賦體始大變矣?!薄垛鬃由郊ⅰ纺攮[賦前注曰:“《梁簡文帝集》中有《晚春賦》,《元帝集》有《春賦》,賦中多有類七言詩者。唐王勃、駱賓王亦嘗為之,云效庾體。明是梁朝宮中庾子山創(chuàng)為此體也?!币韵滤仔刨x皆出自倪璠注《庾子山集注》。

        ③庾信后期駢文語言特色,拙文《論庾信的駢文》中曾有論及,參見《中國文學研究》1994 年第2 期。

        ④參看拙文《論駢文駢賦之異同》,載《中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1 期。

        ⑤正如程杲《識孫梅四六叢話》云:“宋自廬陵、眉山,以散文之氣,運對偶之文,在駢體中另出機杼?!?/p>

        〔1〕孫梅著,李金松校.四六叢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2〕姜書閣.駢文史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3〕清紀昀總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整理本〔M〕.北京:中華書局,1997.

        〔4〕庾信撰,倪璠注.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0.

        〔5〕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九〔M〕.北京:中華書局,1965.

        〔6〕嚴可均.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五〔M〕.北京:中華書局,1965.

        〔7〕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8〕令狐德棻.周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1.

        〔9〕姚思廉.陳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2.

        〔10〕魏征.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1〕黃侃.文心雕龍札記〔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13〕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4〕姚思廉.梁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5〕張仁青.駢文學〔M〕.臺灣:文史哲出版社,1984.

        〔16〕令狐德棻.周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1.

        〔17〕詹杭倫著.雨村賦話校正〔M〕.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

        〔18〕孫德謙.六朝麗指.四益宦出版,1923.

        〔19〕徐師曾著,羅根澤校點.文體明辨序說〔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20〕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庾開府集題辭〔M〕.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

        猜你喜歡
        庾信駢文句式
        Gratitude for the Source of Benefit
        尺子在量人的時候別忘了量己
        知識窗(2023年1期)2023-02-16 01:08:27
        北魏新貴族的形成與駢文的新變
        天中學刊(2022年5期)2022-11-08 08:18:47
        畢沅幕府與清中葉駢文復興
        天中學刊(2022年5期)2022-10-26 00:06:06
        220kV電流互感器故障分析及處理
        論明清之際駢文的經(jīng)典化
        基本句式走秀場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見考點
        啟事一則
        特殊句式
        国产亚洲日本精品无码| 91久久精品国产性色tv|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粤语| 韩国免费一级a一片在线| 草青青视频手机免费观看| 久久在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加勒比一本heyzo高清视频| 小蜜被两老头吸奶头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不卡| 中文亚洲第一av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色老板|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欧美| 96精品在线|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第一页| 一区二区国产视频在线|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 人妻丰满熟妇av一区二区|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免费亚洲老熟熟女熟女熟女|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亚州综合激情另类久久久|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99| 亚洲视频在线中文字幕乱码|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高清| 久久久久高潮综合影院|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xx视频.xxtv|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中出内射颜射骚妇| 囯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在线看| 久久免费亚洲免费视频| 欧美巨鞭大战丰满少妇| 婷婷五月六月综合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