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群
(湖北省竹山縣人民醫(yī)院超聲科,湖北 竹山 442200)
慢性心衰患者心臟超聲診斷參數(shù)價值研究
夏 群
(湖北省竹山縣人民醫(yī)院超聲科,湖北 竹山 442200)
目的 探索飛利浦 IE33超聲心動圖為慢性心衰患者提供心臟超聲參數(shù)評價心臟功能的可靠性與全面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其中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包括1~4等級,同時給予患者抽血檢查腦鈉肽又稱B型利鈉肽(BNP)指標與超聲檢查,比較超聲檢查參數(shù)指標與BNP指標以及紐約心功能分級之間的關系。結果 慢性心衰患者超聲指數(shù)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與血漿 BNP水平呈負相關(r=-0.78),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 LVEF與血漿 BNP之間呈負相關趨勢,另一方面心臟超聲各種參數(shù)與心功能分級的Spearman相關及多元回歸分析相關分析結果提示,LVEF和心功能分級呈負相關,r=-0.8,P<0.01,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其他超聲參數(shù)均與心功能分級呈正相關,且均 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以心臟超聲參數(shù)為自變量,以心功能分級為因變量得到最優(yōu)方程:心功能分級 Y=5.21-2.08X (LVEF)。結論 心臟超聲提供參數(shù)能全面可靠的反映患者的心臟功能,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慢性心衰;心臟超聲;診斷參數(shù)
慢性心衰是由各種原因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導致左心室充盈和射血分數(shù)降低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最后階段,也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慢性心衰是一種進行性的病變,一旦起始,即使沒有新的心肌損害,臨床亦處于穩(wěn)定階段,仍可自身不斷發(fā)展[1]。因此在慢性心衰診斷治療中,能夠提供全面新功能信息至關重要,本研究通過對慢性心衰患者采用飛利浦 IE33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指標與血漿腦鈉肽又稱 B型利鈉肽(BNP)指標以及心功能分級之間的相關性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3月—2013年 7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心衰患者100例,男70例,女30例,年齡49~89歲,平均(66.2±15.3)歲,其中冠心病5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5例,擴張型心肌病25例,心臟瓣膜病10例,其他類型心臟病10例,心功能分級參考按美國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標準,其中Ⅰ級24例,Ⅱ級27例,Ⅲ級29例,Ⅳ級20例,其中所有的患者接受心臟超聲檢查與血漿 BNP檢查。所有患者慢性心衰診斷均參考2005年 ACC/AHA公布的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治療指南中提出的心衰分期標準[2]。
1.2 方法
1.2.1 采集樣本 收集我院需要超聲心動圖檢查后行BNP水平測定的慢性心衰患者,結合臨床,評定患者 NYHA心功能分級。超聲心動圖檢查采用飛利浦 IE33型超聲儀,S5-1經(jīng)胸探頭,融合頻率2~4 MHz于標準胸骨旁長軸切面測量心臟各瓣膜。心室、心房、射血分數(shù)等心臟組成和各種重要指標,給予記錄,同時給予血漿 BNP水平測定采用患者靜息狀態(tài)下空腹抽取全血3 mL,置于以 EDTA抗凝的試管中,測定BNP濃度時采用雅培公司的AXSYM儀,使用熒光免疫測定法,20~30 min內完成檢測。
1.2.2 收集資料 設計觀察表記錄試驗檢查項目登記表,實驗室檢查指標變化及兩組患者安全指標,將臨床所得資料結果輸入電腦,建立數(shù)據(jù)庫,進行數(shù)據(jù)管理。
1.3 統(tǒng)計處理 應用統(tǒng)計軟件 SPSS13.0包進行資料的統(tǒng)計分析,對于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資料,統(tǒng)計方法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或 Pearson相關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資料則采用非參數(shù)秩和檢驗。α<0.05。
2.1 心功能分級基線資料比較 對入組的慢性心衰患者進行心功能分級為 4級,比較4級之間的基線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P>0.05,無統(tǒng)計學差異,各組之間的均衡性較好。具體見表1。
2.2 LVEF與 BNP之間的相關性 LVEF數(shù)值作為因變量(Y),BNP數(shù)值作為自變量(X)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得出LVEF與 BNP的線性方程式為 Y=2.50-1.98X,其中偏相關系數(shù) B為 -1.98,標準回歸系數(shù)為 -0.88,標準回歸系數(shù)是將100例患者中將年齡、性別、并發(fā)癥等混雜因素嚴格控制,即LVEF與BNP真正的相關性不因為年齡、性別、并發(fā)癥等因素的干擾,并且P=0.013<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兩變量有一定的線性關系,另一方面進行兩變量相關變量 Pearson法分析,結果是 LVEF與BNP數(shù)值相關系數(shù)為-0.78,說明兩變量呈負相關趨勢,并且 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種檢驗方法共同證明了 LVEF與 BNP數(shù)值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具體見表2。
表1 心功能分級基線資料比較
表2 LVEF數(shù)值與 BNP數(shù)值之間的 Pearson相關與線性回歸分析
表3 超聲參數(shù)與 NYHA分級之間的 Spearman等級相關與多元回歸分析
2.3 超聲參數(shù)與 NYHA分級之間的相關性 心臟超聲各種參數(shù)與心功能分級的 Spearman相關及多元回歸分析相關分析結果提示,LVEF和心功能分級呈負相關,r=-0.80,P <0.01,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心臟功能分級越高LVEF越低。其他超聲參數(shù)均與心臟功能分級呈正相關,且均 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心臟超聲參數(shù)為自變量,以心功能分級為因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得到最優(yōu)方程:心功能分級Y=5.21-2.08X(LVEF),見表3。
近年來冠心病患者發(fā)病率越來越多,長時間的不良控制,引起患者心臟功能衰竭,是冠心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臨床上如果能夠定期檢查為患者提供病情的發(fā)展趨勢,能夠很好的指導治療,減少患者死亡率與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心臟超聲是能夠全面的提供心臟功能的具體運行情況,包括心臟各瓣膜開啟與關閉情況,心臟收縮期與舒張期以及射血情況,并且與臨床癥狀與檢查具有很好的相關性。超聲心動圖能提供心臟運動的清晰圖像和詳細的功能信息,所以它通過評估室壁運動異常診斷冠心病的價值是確定的[3]。心臟超聲檢出室壁節(jié)段運動異常也可較準確反映缺血的局部心肌,進而有助于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4]。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及組織多普勒顯像(TDI)是評價左室同步性的經(jīng)典方法,研究表明 TDI與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RT-3D)技術均可以準確評價左室同步性[5]。NYHA心功能分級是臨床上判斷心功能的常用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6]。沈安娜等指出:心肌能力消耗(MEE)可從心肌生物能量學角度有效評定[7]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狀況。本研究主要通過分析慢性心衰患者超聲參數(shù)與臨床上NYHA心功能分級和 BNP指標之間的相關性,通過研究結果提示:其中我們定義LVEF數(shù)值作為因變量(Y),BNP數(shù)值作為自變量(X)進行線性回歸分析,得出LVEF與 BNP的線性方程式為 Y=2.50-1.98X,其中偏相關系數(shù) B為 -1.98,標準回歸系數(shù)為 -0.88,P=0.013<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兩變量有一定的線性關系,進行兩相關變量 Pearson法分析,結果是LVEF與BNP數(shù)值相關系數(shù)為 -0.78,說明兩變量數(shù)據(jù)成負相關趨勢,并且 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種檢驗方法共同證明了 LVEF與 BNP數(shù)值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另一方面對超聲參數(shù)與 NYHA心功能分級進行分析結果提示:LVEF和心功能分級呈負相關,r=-0.80,P<0.01,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心臟功能分級越高 LVEF越低。其他超聲參數(shù)均有新功能分級呈正相關,且均 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以心臟超聲參數(shù)為為自變量,以心功能分級為因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得到最優(yōu)方程:心功能分級 Y=5.21 -2.08X(LVEF)。超聲心動圖作為安全、低成本、可重復操作的非侵入性診斷技術,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診斷,可使醫(yī)師確定心臟原發(fā)性異常是心肌、瓣膜或心包,可定量測定 LVEF、心室腔徑和/或容積、室壁厚度、心腔形態(tài)和室壁活動狀態(tài),可結合二尖瓣、肺靜脈血流流入模式及二尖瓣環(huán)運動評估左室充盈壓[8]。說明心臟超聲的參數(shù)不僅能夠提供可靠的心臟全面功能的信息,同時與臨床上的癥狀與相關檢查有一定的聯(lián)系。
心臟超聲能夠全面提供患者心臟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臨床上定期復查心臟超聲能夠為患者有效的治療提供全面可靠的臨床信息。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2]Hunt SA,Abraham WT,Chin MH,et al.ACC/AHA 2005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 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Adult: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Writing Committee to Update the 2001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 s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and Lung Tran splan tation:endorsed by the Heart Rhythm Society[J].Circulation,2005,112(12):e154 -e235.
[3] Stanescu C.Exercise echocardiography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Rom J Intern Med,2004,42(3):473-489.
[4] 黃小琴,萬曉荊,丁桂春,等.室壁節(jié)段性運動異常與冠狀動脈疾病解剖學變化特點的超聲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4,13(2):85-87.
[5] 舒先紅,曾 欣,潘翠珍,等.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和組織多普勒顯像評價左心室收縮同步性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7,16(8):655-658.
[6] Williams SG,Ng LL,O’Brien RJ,et al.Complementary roles of simple variables,NYHA and N-BNP,in indicating aerobic capacity and severity of heart failure[J].Int J Cardiol,2005,102(2):279-286.
[7] 沈安娜,杜智勇,王 鵬,等.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生物能量消耗水平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3):209-214.
[8] 顧東風,黃廣勇,何 江,等.中國心力衰竭流行病學調查及患病率[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1):3-6.
10.3969/j.issn.1009-6469.2014.05.046
2013-09-26,
20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