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美國人不買奢侈品?答案有幾個:
第一,很多在中國被分類為“奢侈品”的東西,在美國根本就不算奢侈品。比如CK的男裝內褲,在折扣百貨店ROSS賣9塊9毛美金三條,在CK的專賣店也不過賣19塊9三條;假如按照中國人和美國人都是月薪3000塊錢,不算匯率的差別,在深圳東門地攤貨都買不到十塊錢三條的內褲,所以,怎么能成奢侈品?比如護膚品,像蘭蔻不過幾十塊錢一瓶;像歐萊雅那種甚至在街頭小百貨店、小藥店都有賣,十來塊一瓶,根本就不能算奢侈品。
第二,“奢侈品” 在美國有特別的意義。它們代表了某一個圈子里面的人共同使用的某些物品。假如你不在那個圈子里面,卻使用了那些物品,就會被其他人看成是異類。比如在一個公司里面,穿阿曼尼風衣的是CEO,CFO和COO,可是忽然有一天一個銷售部的小白領銷售員也穿了一件阿曼尼風衣上班了,她的同事并不會羨慕她有錢買這件奢侈品,反而會感到疑惑:“難道她被越級提升為銷售部經理了?” 你不是那個階級的人,穿成那個階級的人的樣子也不會有人接受你。另外,大部分美國人從小就受到洗腦,認為“有錢人”是一個非常糟糕、自私、炫富、偽善,看不起普通大眾的群體,即使是屬于有錢階級,都因懷有罪惡感,希望自己看上去像窮人一點;或者,干脆把自己的身家財產捐出去,讓大家不會那么用仇富的眼光看自己。
第三,正因為擁有奢侈品在美國不但無法讓人羨慕,反而會讓人看低,所以,美國人不需要依靠奢侈品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既然很多中國人視為“奢侈品”的物品在美國根本就不屬于奢侈品,而且使用了奢侈品也并不能顯示一個人進入了本來不屬于自己的階層,因此,假如某件比較貴的商品有更便宜的取代品的話,美國人寧愿買便宜的那件商品而不會花更多的錢去買一個奢侈品牌。用他們的話說,花錢買牌子有點像“冤大頭”。
最后,美國人并不是十分富有。跟中國那些占人口百分之一卻擁有百分之九十財富的有錢中國人相比,普通美國人要花錢的地方太多,稅太重。大學的學費、書費,體育比賽,文藝演出,老人照顧,美容美發(fā),房屋維修,汽車維修這些地方,美國的消費都比中國要貴很多。普通美國人沒有理由為了根本無法顯擺自己而買奢侈品。
(摘自《東西南北看人物》 方 帆/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