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孫
(新余市水利電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西新余 338000)
水利水電管理體系與灌漿施工技術探究
傅小孫
(新余市水利電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江西新余 338000)
灌漿施工作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的主體技術,可對水壩基體進行加固,減少壩體滲透,增加壩體安全性。如何做好水利水電管理工作及灌漿施工技術,是建設水利水電項目首要考慮的問題。本文以水利水電工程管理體系的創(chuàng)建為切入,對其灌漿及施工技術進行相應的探討。
水利水電;管理體系;灌漿;施工技術
1.1 優(yōu)化水利水電工程費用體系管控
采用優(yōu)質水利水電工程費用的管控體系可以確保施工灌漿凈效益,整體提升施工水平。為了提高水利水電工程費用管理體系,要做到革新控制管理理念,優(yōu)化施工現(xiàn)場管理策略,做好資源管理工作,節(jié)約灌漿施工的投入成本,進行工程實地考察工作,引進施工工藝,對灌漿工程進行科學管理,將施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負效益控制在可調度的合理范圍內,明確施工控制方向與目標,建立符合施工建設需要的費用體系,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實現(xiàn)工程效益目標。
1.2 優(yōu)化水利水電灌漿系統(tǒng)管控
水利水電灌漿質量要求包括砂漿的可塑性及灌入水平等,其材料的控制要求及施工標準會隨著施工進度而改變,做好漿材的選擇與使用,合理參照工程灌漿施工定理,掌握灌漿材料特性與施工工地的融合性,做好水利水電工程壩基建設相關情況的記錄,對于灌漿系統(tǒng)的選擇要做到將漿材顆粒控制在低于灌漿口內孔隙的標準之下,使?jié){液符合空洞尺寸標準,減少縫隙堵塞與裂隙現(xiàn)象,除此之外還要做好灌漿數(shù)據(jù)記錄,綜合考量流變效應對灌漿的影響,使水利水電灌漿系統(tǒng)實現(xiàn)最優(yōu)作用。
2.1 無塞灌漿施工技術
無塞灌漿施工技術是一種封閉孔口進行自上而下灌漿的施工方式,其優(yōu)點在于使用了無塞技術,采用鉆桿代替?zhèn)鹘y(tǒng)的復雜塞來鉆設大的灌漿口,并利用無縫鋼管進行射漿。無塞灌漿在完成施工后可直接拔出鉆桿更換鉆具進行后期續(xù)灌漿施工,縮短施工時間,提升了施工率。除此之外,無塞灌漿技術的引入也可有效解決施工灌漿時出現(xiàn)的灌漿口堵塞現(xiàn)象,預防因漿口堵塞漏水引發(fā)返工問題。
2.2 漿液材料要求
在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材料選擇中通常使用水泥、水、粉煤灰以及外加劑等,將漿體制成7.07×7.07×7.07cm的立方體試件,保證其抗壓強度能夠達到>5MPa,灌漿漿體應采用保水性與可泵性強的材料,為了防止?jié){體干縮還應添加適量膨脹劑,漿液的流動度直接影響灌漿可行性,應選用流動度高、可灌性強的漿液進行灌漿操作,在灌漿前可采用水泥漿稠度試驗漏斗進行流動度實驗,以此判斷漿液流動度。一般來說,不添加減水劑,不同的漿液配比在流動度實驗的結果在標準條件下進行對比,水泥凈漿的流動性要比水泥粉煤灰漿體的流動性強。因此,在灌漿材料的配比中,對于水泥凈漿的流動度要求應該控制在16s~26s之間,減水劑的添加要<12s,而在施工過程中則要改變漿液流動度,應控制在20s~30s之間,減少漿液泌水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
2.3 控制灌漿質量方法
隨著工期的推進,在進行灌漿時對于灌漿質量的控制也會隨著施工要求的改變而做出調整,控制灌漿質量的子系統(tǒng)中主要包括砂漿的可塑性程度與強度等主要數(shù)據(jù)參數(shù),在控制灌漿質量時首先要選擇能夠滿足預期施工目標的灌漿材料,其次要做好目標協(xié)調工作,進行實地地質條件考察及勘測工作,通過記錄和分析灌漿材料性質、水利堤壩基礎、施工工藝以及混泥土的滲流場等施工因素,同時結合以下三種施工定論進行比對分析,選擇最佳控制灌漿質量方法。
2.3.1 尺寸效應定理
公式(1)所示,尺寸效應定理指在灌漿過程中,用于滲透灌漿材料的顆粒d要小于灌漿口內的縫隙Dp或孔隙R的大小。
在控制灌漿質量時為了減少或避免材料顆粒堵塞問題,在施工控制的過程中要將上列公式的數(shù)值大小修改為:
當灌漿液呈顆粒狀時,尺寸效應定理的運用能夠有效改變其滲流狀態(tài)。
2.3.2 判別劈裂定理
判別劈裂定理通常使用數(shù)值法來斷定,只需對鉆孔進行壓水試驗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可得出三種情況,一是水流與流量大小成正比,裂隙中水流層層流狀態(tài),不會產(chǎn)生劈裂;二是水流變化與水流大小呈平方根函數(shù)關系,裂隙很有可能被堵塞,水流層紊亂;三是水流增長要低于流量的增長,灌漿載體存在劈裂現(xiàn)象,裂隙變形造成滲流斷面擴張。
2.3.3 吸滲反應定理
指漿液在進行介質滲透時主要運用自身對于載體的滲入能力進行濕潤與融合,而不是傳統(tǒng)的壓滲,用介質載體與漿液的接觸角度作為濕潤角度,當漿液在灌入過程中借助了外力進行灌漿時,其濕潤角度<90°,無法產(chǎn)生吸滲作用,相反,當漿液在載體中顯現(xiàn)出濕潤作用時,其接觸角度要>90°,其產(chǎn)生的濕潤親和度F>0,吸滲作用明顯。
總之,水利水電工程灌漿施工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只有充分掌握和了解灌漿施工技術特征及其應用標準,根據(jù)施工情況選擇正確的灌漿施工技術,才能做好灌漿施工建設,優(yōu)化施工管理效果,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創(chuàng)建出優(yōu)質、精品的水利水電工程。
[1]鄧兆安.探討基礎灌漿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6):46.
TX212
A
1003-5168(2014)04-00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