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太波
?
南通市高校輪滑運動開展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
柳太波
(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南通 226010)
當前開設輪滑選修課程的高校并不多,各高校主要以學生自發(fā)組織的輪滑協(xié)會、輪滑社團及各類比賽、活動的形式開展輪滑運動。如何發(fā)揮輪滑運動的教育手段和鍛煉作用,取決于其在高校的開展情況。對南通市大中專院校的輪滑運動的開展情況進行調(diào)查,通過對結果的分析,以便更好地推進此項運動的開展和推廣。
南通市;輪滑運動;現(xiàn)狀;分析
輪滑運動從18世紀中葉歐洲成為一項真正的體育運動項目。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們體育鍛煉意識的增強,輪滑運動以其獨有的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們參與到該項運動中來。輪滑運動是一項融健身、競技、藝術、驚險等于一體的體育運動。使用的器材便于攜帶、技術動作富有節(jié)奏感,能全面的協(xié)調(diào)和發(fā)展參與者的各項身體素質(zhì)。因此,從此項運動的健身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校體育的全面發(fā)展等各方面出發(fā),將輪滑運動作為一門學校體育課程,也符合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精神。
南通市南通大學、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南通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南通職業(yè)大學、南通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南通市廣播電視大學、南通紫瑯學院的輪滑社團。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diào)查法、訪談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研究方法,結合查閱的相關資料,對調(diào)查得來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研究。
通過走訪和電話訪談,目前南通各大中專院校都沒有開設輪滑運動的選修課。但是通過對在校學生的問卷調(diào)查,并對問卷調(diào)查中對學生進行輪滑學習的態(tài)度一項得來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研究得出,在被接受調(diào)查的300名學生中,對輪滑運動非常喜歡、喜歡的學生占大多數(shù),占到了60%。而對是否愿意參加輪滑運動的一項的調(diào)查中,非常想學、想學輪滑的學生也是占大多數(shù),分別有50人和146人。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動力,學生喜歡輪滑,就為高校輪滑選修課的開設奠定了良好的學生基礎。由以上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集健身、競技、藝術、驚險于一體的輪滑運動符合當代青年的追求時尚、勇于挑戰(zhàn)的年齡特征,受到了廣大青少年學生的青睞。因此,在大中專院校開設輪滑選修課還是很有必要的。
圖1 學生參加輪滑運動的態(tài)度
圖2 學生參加輪滑運動的學習動機
學生以輪滑運動為鍛煉手段的鍛煉次數(shù),直接反映出是否能通過輪滑運動達到強身健體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國確定體育人口的標準是:每周身體活動頻度3次(含3次)以上;每次身體活動時間30分鐘以上;每次身體活動強度中等程度以上。
圖3 學生每周參加輪滑運動鍛煉的次數(shù)
從圖3中可以看出,以輪滑運動為鍛煉手段的每周練習三次及以上的占到了18%;每周有2次參與輪滑運動的占26%;21%的學生每周只有1次參與到輪滑運動中來。而每周鍛煉的次數(shù)不到1次的占到了35%。分其原因,一是與學生平時的鍛煉意識、鍛煉習慣有關;二是缺少輪滑運動的專門場地,安全措施的缺失有一定的影響;三是學校缺少輪滑運動的氛圍。
表1 獲勝獲取輪滑運動知識的渠道
獲取渠道人數(shù)(N=300)百分比 電視網(wǎng)絡9732.30% 朋友指導6722.30% 輪滑社團6020% 書籍3210.70% 輔導班237.70% 其他217%
從表1中可以看出,獲取獲取輪滑運動知識的渠道主要有電視網(wǎng)絡、朋友指導和輪滑社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網(wǎng)絡信息的大量涌現(xiàn),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從網(wǎng)絡上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從調(diào)查數(shù)據(jù)中也可以看出,學生從網(wǎng)絡中獲取輪滑知識的占到總數(shù)的32.3%。此外從朋友的指導和輪滑社團中獲取知識的分別有67人、60人。社團組織的活動,促進和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輪滑運動知識和技術的傳播。
在參與調(diào)查的300名學生中,參與到輪滑鍛煉中來的主要目的設計了強身健體、休閑娛樂、代步工具、其他四個選項。通過對收回的問卷進行統(tǒng)計與數(shù)理分析,得出的結果如表2所示。52%的學生參與輪滑運動的主要目的是強身健體;78人參與輪滑運動的主要目的是休閑娛樂,占26%。而只有12.7%的學生參與輪滑鍛煉的目的是將其作為日常的代步工具。
表2 學生參與輪滑運動的目的
目的人數(shù)百分比 強身健體15652% 休閑娛樂7826% 代步工具3812.70% 其他3010%
輪滑是一項全身性的、健康的有氧運動,它能促進心腦血管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機能的改善和代謝作用的加強,能增強臂、腿、腰、腹等各處肌肉的力量和身體各個關節(jié)的靈活性,特別是對人平衡能力的掌握上有很大的幫助和協(xié)調(diào)。這可能也是被調(diào)查的大部分的學生將其作為一種體育鍛煉的手段的主要原因。此外,輪滑運動還有很強的娛樂功能,輪滑運動可以個人單獨練習,也可以群體游戲。通過平時的休閑運動,或是朋友、同學之間的小型比賽,可以使參與者從平時的緊張、繁重的學習和工作中解脫出來,達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輪滑運動的最顯著特點是借助于輪滑鞋的滑行完成一定的技術動作,并在過程中實現(xiàn)對自身和對手的控制。因此,輪滑運動具有自己一獨有的裝備。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影響學生參與輪滑運動的因素有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身體條件、練習場所、資金問題、興趣愛好、沒人教授等。
圖4 影響學生參與輪滑運動的影響因素
輪滑運動對下肢力量和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要求很高,下肢力量尤其是踝關節(jié)力量不好的學生,是沒有辦法完成單腿支撐滑行的動作的。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zhì)、體育基礎、運動能力的不同,是造成參與輪滑運動的主要原因。輪滑是借助半機械性的輪滑鞋滑行完成的一系列動作和展示,參與此項運動需要裝備滿足需求的輪滑鞋和一定數(shù)量安全防護裝備,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生參與此項運動的積極性。此外,練習場地的缺失,自身的興趣愛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參與此項運動中來。
教育部2002年頒布實施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提出:“為實現(xiàn)體育課程目標,應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學校與社會緊密聯(lián)系。要把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校外(社會、野外)活動、運動訓練等納入體育課程,形成課內(nèi)外、校內(nèi)外有機聯(lián)系的課程結構。”這種全新的將課內(nèi)、外一體化的課程結構對體育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為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的發(fā)展提供了契機。學校輪滑社團的發(fā)展,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和交流輪滑運動技術知識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輪滑運動的發(fā)展。
根據(jù)調(diào)查得來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南通市各大中專院校都有輪滑體育社團或是輪滑俱樂部。社團的成員都是由輪滑技術相對較好的學生自發(fā)組織起來的,都有相對固定的活動時間和地點。從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輪滑社團活動的內(nèi)容中,平地花式輪滑項目是各社團的主要的活動內(nèi)容,占到了100%。其次就是花樣輪滑,占到了65.4%;排在第三的就是速度輪滑,占43.2%。這主要原因是平地花式輪滑對場地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只需要一塊平整開闊的水泥地和一些簡單的額外裝備就可以;但速度輪滑、花樣輪滑不光對場地器材的要求很高,此外還需要技巧性很強的輪滑技術。場地器材的缺少,及缺少專業(yè)的技術指導老師,是制約輪滑社團發(fā)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3.1.1輪滑運動是集趣味性、娛樂性、健身性于一體的運動項目,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水平的發(fā)展。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但是南通市輪滑運動的普及率較低。喜歡輪滑運動并希望參加學習輪滑運動的學生占多數(shù)。
3.1.2學生獲取輪滑知識的主要渠道來在電視網(wǎng)絡、社團活動和朋友指導。缺少專業(yè)的指導老師,技術動作水平和理論知識需要進一步的提高和加強。
3.1.3輪滑運動不僅有強身健體的功能,還具有一定的娛樂功能。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參與輪滑運動的主要目的是強身健體,其次是休閑娛樂。此外影響學生參與此項運動的主要原因有身體條件、資金問題、練習場所、環(huán)境等因素。
3.1.4南通市各大中專院校輪滑運動的開展主要以輪滑社團的活動形式,輪滑社團的活動時間和地點相對固定。活動的內(nèi)容主要以平地花式輪滑為主。場地器材的缺乏是影響輪滑社團活動開展的主要原因。
3.2.1加大對輪滑運動的宣傳力度,制作一些宣傳短片和圖片介紹輪滑運動的相關知識和技術,積極引導和推廣輪滑運動在學校的開展與普及。
3.2.2建議學校增設輪滑運動的選修課程,精選體育鍛煉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引進和培養(yǎng)專業(yè)的輪滑人才,以滿足學生對輪滑鍛煉的技術動作需求
3.2.3加強對輪滑場地、器材等的資金投入,合理的利用現(xiàn)有的場地器材設施,提高輪滑運動在學校的普及與推廣。
[1]馬藝華.輪滑運動具有教化作用[J].中國體育報,2004( 3) .
[2] 于力強,王爾.輪滑運動[M].長春: 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3]聞?chuàng)P,杜力萍,體育社團在課外體育活動中的作用[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4(2)
[4]王爾,常莉彬.對我國速度輪滑運動競賽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分析[J].沈陽體育學報,2004(6)
[5] 齊麗敏. 對黑龍江省大眾輪滑運動發(fā)展的可行性研究[J].冰雪運動,2005( 4) .
[6]毛振喜.我國近10年速度輪滑研究綜述[J].冰雪運動,2005(3)
[7]張鐵峰,王雪梅.速度輪滑在高校體育課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J].冰雪運動,2006( 2) .
[8]史元春,施濱生.關于輪滑運動納入高校體育課教材的可行性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87( 4) .
[9]劉宇陽.輪滑運動在長沙市高校中的發(fā)展狀況[J].科技經(jīng)濟市場,2006(3)
The Status Quo of Roller Skating Movement Carrying out in Nanto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Tai-bo
(Nantong Shipping College, Nantong 226010, Jiangsu, China)
The current elective courses of roller skat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much. How to use the means of teaching and how to play the function of roller skating movement exercise, depends on its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o the developing circumstance of roller skating movement in Nantong colleg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f the movement.
Nantong city; skating; status quo
柳太波(1983-),江蘇連云港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