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婷
(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構成形式
張曉婷
(西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民間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形式,有著特殊的產(chǎn)生土壤和發(fā)展條件,我國民間剪紙是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平面鏤空藝術,在一定審美觀念指導下剪或刻成圖案。其構圖形式不僅反映二維裝飾性,也反映了獨特的民間習俗。凈化夸張以及高度歸納的造型手法更顯純粹的藝術特質,其中形簡意賅是它造型的最大特點,色彩對比強烈,突出的反映了民間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
剪紙藝術;構成;構圖形式
剪紙藝術是中華民俗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中國幾千年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像乳汁一樣養(yǎng)育了華夏兒女。而民間剪紙作為勞動大眾的創(chuàng)造世代相傳,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中,也為中華民族凝結了一種特有的東方審美觀念,在中國廣大農(nóng)村中構筑著精神世界。民間藝術家獨特的認識、思維方式以及完整圓滿,對稱偶數(shù)和碩大為美的原始審美理想相得益彰,不僅產(chǎn)生出重于表意的造型規(guī)律,而且也產(chǎn)生出自由靈活的表現(xiàn)手法,使得民間剪紙藝術的構成形式別具一格。
(一)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構圖美
剪紙藝術在中國民間世代相傳,其特性在于外在形式的相對穩(wěn)定。然而,構圖貴在獨創(chuàng),一件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在它不斷流傳的過程中,由于人們憑借對原稿的理解,再根據(jù)個人的理想和審美愛好對原作進行改動或再創(chuàng)造,剪紙也不例外。
由于剪紙作品受到環(huán)境、材料、加工、工藝以及某些特定形體的限制,基本采取一種平面展開的圖式,避免相互遮擋,并且較注重外輪廓的整體效果。然而,在平面范圍內的空間占有則是它區(qū)別于其他繪畫的顯著特點。首先,無論是表現(xiàn)人物、動物或是植物都不分遠近,不分大小,互不重疊,形象的表達全靠側面外形剪影,使觀眾從剪影中獲得共鳴。當然,它有時也會具有一些散點式的構圖方法,以一種新式的構圖把它們組織起來,共同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另外,在剪紙作品中人們可以經(jīng)??吹阶髌返牟季秩缯妫蜗笾丿B,視點不集中,既能看到前面的物象,又能完整地看到后面的物象,前景后景在一個平面上出現(xiàn),在同一棵樹上既開花又結果,既有荷花又有蓮蓬。這種構圖法不但有利于將畫面里的物象作完整的表現(xiàn),而且能夠體現(xiàn)出較強的裝飾風味。
構圖一般無外輪廓線,但是整個內容卻是適合于某種形,往往與平衡式結合在一起,如農(nóng)村婦女剪的鞋帽花樣,所剪花樣大體輪廓要適合于鞋、帽或衣物的某個部位的繡花;再如陜西及山東等部分地區(qū)還有一種被稱為“窗越”的剪紙構圖方式,是組合式構圖的一個典型代表,在過去的農(nóng)村地區(qū),窗戶上有若干的窗欞不但豐富了組合式構圖的內容,而且增添了其趣味性。
(二)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造型
普通繪畫藝術的造型手段主要有三種:寫實、寫意及審美裝飾。中國民間剪紙融合了這三種造型手段,并賦予其特有的民間審美思想,在平面視覺藝術中獨具匠心。民間剪紙所用的造型手法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寫實、寫意,它有自己的個性特征,這一特征主要是剪紙藝術家把客觀世界的可視素材經(jīng)過歸納加工轉換為裝飾形象造型,這種形象并非苦思冥想出來的,它源于豐富而充實的現(xiàn)實生活。
剪紙造型的基礎就是對生活素材進行去粗取精、刪繁就簡的處理。因此,剪紙中的形象要比原型更突出,更引人注目。藝術家為了使需要突出的部分更加明確、集中以及引人注目,根據(jù)主題的需要,先刪除無關緊要且又影響表現(xiàn)主題的花紋和邊飾,然后將藝術加工后的紋樣添加在最能突出表現(xiàn)主題的部位,以增強形象的節(jié)奏感和裝飾趣味性,使之疏密有序,繁簡有致,協(xié)調而不呆板,從而賦予被添加物一種新的含義和意境。
(三)剪紙的色彩
黑白對比是剪紙用色的主要形式。剪紙一般不需要更多的色彩,也不要求輕重濃淡的渲染。以平鋪直敘見長的剪紙用色,我們通常認為它屬于一種變色、歸納、潔凈化了的平涂,與豐富復雜的繪畫用色相比,剪紙的用色自然是一種簡化和概括。一張紅艷艷的剪紙,不加任何裝點,喜氣洋洋,也帶有一定的裝飾性,反映著民間剪紙質樸的傳統(tǒng)風味。
此外,北方的剪紙色彩一般比較單一,除了鞋樣子、裹肚刺繡剪紙有白色和藍色之外,為了表現(xiàn)紅火熱鬧的場面,色彩也多用紅色。近年來,局部地區(qū)的剪紙也吸取了一些農(nóng)民畫的色彩,顏色多為紅色、綠色、黃色,對比強烈,色彩鮮艷明朗。
南方的剪紙由于大多用于喜慶節(jié)日,神誕供品的禮品裝飾,色彩較為華麗。以廣東佛山的剪紙最具代表性。此地的剪紙作品金碧輝煌、蒼勁古拙,顯現(xiàn)出不同的色彩效果,成為民居祭祀、札作、包裝的上好裝飾。
剪紙藝術是我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重要代表,剪紙藝術的造型中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那些約定俗成的觀念化形象正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吉祥幸福期盼的載體。他們把純真質樸的審美思想與靈活多變的表現(xiàn)形式相融合,將其升華為極富個性與激情的藝術創(chuàng)造,所以,無論你站到什么立場,認為它是否符合傳統(tǒng)的規(guī)范,或者是為其冠以新流派的稱謂,都不得不承認,它的確是中國的,也是美的。
[1]徐之敏.民間藝術.中國工業(yè)出版社,2009.
[2]俞劍華.民間剪紙類編(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J528.1
A
1005-5312(2014)11-0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