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浙江國際海運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舟山 316021;2.浙江省船舶檢驗局舟山船檢處,浙江 舟山 316000)
船舶軸系扭振是船舶動力系統(tǒng)性能評價及故障分析的主要特性之一,該方面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扭轉振動計算方法[1],包括自由振動和強迫振動兩個方面[2-8]。本文通過理論分析和實船試驗相結合的方法,對軸系扭振振形圖進行特別的處理和計算,用以評價船用柴油機氣缸動力輸出的平衡性。
根據(jù)船用柴油機發(fā)火規(guī)律,其發(fā)火間隔角及其發(fā)火間隔時間均保持不變,通過所測得的轉速信息得到相應的氣缸燃燒沖擊頻率f、周期T和扭振峰-峰時間間隔Tθ,其計算表達式為
(1)
(2)
(3)
式中:f——柴油機燃燒沖擊頻率,Hz;
k——頻率系數(shù),對于二沖程柴油機取1,而四沖程柴油機取2;
n——柴油機運行轉速,r/min。
式(2)用于計算柴油機的燃燒沖擊周期,式(3)計算燃燒沖擊間隔時間,其中Z為柴油機的氣缸數(shù)。
分析過程中,以實測波形圖呈現(xiàn)的最大峰值作為第一個氣缸發(fā)火時刻,并通過扭角波形圖推算得出后續(xù)氣缸發(fā)火時間和扭振幅值,從而得到對應轉速的各氣缸名義動力輸出值,用振幅大小表征動力輸出值。最終以平均振幅作為基準,最大振幅偏離平均增幅的均方差作為平衡性評價指標Sθ。
(4)
式中:θi——各缸對應的振動峰值,10-3md;
以某船的主推進系統(tǒng)為軸系扭振信號采集對象,該船配備的柴油機為四沖程、中冷、增壓柴油機,額定功率為2 500 kW,額定轉速為750 r/min,發(fā)火順序為1-3-2-5-8-6-7-4。軸系扭振測試傳感器采用霍爾齒數(shù)計數(shù)傳感器,安裝在船舶柴油機動力輸出端的飛輪處。軸系扭振信號采集以柴油機轉速來指示柴油機運行工況,本次實船試驗選擇5個工況點,其分別為400、500、600、700、750 r/min。但是由于該船推進系統(tǒng)選用的主機為4沖程中速柴油機,其轉速無法穩(wěn)定在特定的轉速點,因此在實測過程采集的軸系扭振數(shù)據(jù)所對應工況將偏離原設定的轉速工況點,后續(xù)的分析以實測轉速為準。實船軸系扭振的時域波形見圖1,采集的實際工況分別為408.7、502.1、602.5、698.5、746.2 r/min等5個工況。
從圖1的5個轉速對應的時域扭振波形圖可以看到一系列的扭振峰值,而且峰值變化比較明顯,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軸系對外部激勵的響應特性。
圖1 船舶軸系扭振波形圖(時域)
根據(jù)軸系的扭角波形圖,選取最大峰值為第一缸的燃燒沖擊峰值,以其所對應的時間點為基準,同時將發(fā)火間隔時間作為各缸燃燒沖擊峰值的設定時間間隔,通過公式(1)~(3)計算,即可得到在不同工況條件下各缸在扭角波形圖中所處的時刻點,見表1。
表1 燃燒沖擊峰-峰值時刻表
根據(jù)表1,在軸系扭振波形圖得到其對應的峰值;在實際取值時,考慮到各缸燃燒沖擊的不平衡性,而導致峰-峰值的時間間隔具有隨機偏差性,因此在表1對應的時刻點附近取最大峰值作為計算值。通過計算不同轉速對應的峰值取平均值,再求解各缸峰值與平均值的差值,并對差值進行重新排序,按照氣缸序號從高到低進行整理,形成如圖2所示的各缸扭振偏差分布隨著主機轉速的變化曲線。
通過圖2可見,在602.5和698.5 r/min的工況點軸系扭轉振動變化值最大,而其它3個工況點的變化值相對較?。坏嵌急憩F(xiàn)出較大的不均勻性,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柴油機各缸燃燒沖擊的不平衡性。
圖2 軸系扭振峰值-轉速變化曲線(按氣缸序號排列)
同時,通過應用公式(4)對軸系扭轉峰值數(shù)據(jù)進行計算,得到如圖3所示的幅值平均值和均方差隨著轉速的變化曲線。
圖3 幅值平均值與均方差變化曲線圖
從圖3可見,在該船舶柴油機的正常運行工況范圍內(nèi),各缸動力輸出具有一定的不平衡性,整體燃燒沖擊幅值及其不平衡程度都具有先增后減的變化規(guī)律,存在一個最大不平衡性的工況。根據(jù)初步分析:整體燃燒沖擊幅值600 r/min附近工況達到極值點,而700 r/min是該船柴油機動力輸出不平衡性的臨界點,需要對各缸燃燒工況進行調整,以降低不平衡度,以保障船舶柴油機更為穩(wěn)定、高效運行。
1)船舶軸系扭振與船用柴油機氣缸動力輸出之間存在著關聯(lián)性,船舶軸系扭振數(shù)據(jù)可用于船用柴油機氣缸動力輸出平衡性分析。
2)該船主機的氣缸動力輸出不平衡程度隨著轉速增加先增大后減小,在正常運行工況內(nèi)存在一個極值,其氣缸平均振幅也具有相類似的變化規(guī)律。
3)軸系扭振測試不能體現(xiàn)扭振初始角,因此不能將振動峰值與氣缸進行一一對應,但能從整體上定性地分析氣缸動力輸出的不平衡程度。
[1] 王 飛.基于ADAMS及ANSYS的船舶推進軸系特性分析[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2.
[2] 肖志建.船舶軸系扭轉振動有限元分析及求解[J].廣東造船,2006(3):34-37.
[3] 張 冶.6S50MC-C船舶柴油機軸系扭轉振動計算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09.
[4] 朱漢華,嚴新平,劉正林,等.轉速對油膜剛度與螺旋槳軸振動影響研究[J].船海工程,2007,36(4):83-85.
[5] ZHAO Wu.Investigations on detection model of large scale rotation shaft torsional vibration in precision heavy machinery[C]∥International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cs in Control,Automation and Robotics,2009:459-463.
[6] SZDE T,KNAEL J,STOCKI R.Nonlinear and parametirc coupled vibrations of the rotor-shaft system as fault identification symptom using stochastic methods[J].Nonlinear Dyn,2009,57:533-557.
[7] CHARLES P,K.SINHA J,GU F,et al.detecting the crankshaft torsional vibration of diesel engines for combustion related diagnosis[J].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2009,321:1171-1185.
[8] XIAO Fei,YUAN Qiang,LU Jinshu,et al.Analysis of Propulsion Shafting Torsional Vibration of Vessels with Double Engines and Double Propellers[C]∥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ufacturing and Engineering,March 27-29,Xiamen,2012:1423-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