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浪漢與老法師
一個年輕的流浪漢從小就失去了雙親,他一直四處流浪以乞討為生,常常遭受欺凌污辱,飽嘗了人間的酸楚。
有一天,他無意中來到了明月寺,只見寺院里香客不斷,人來人往;檀香馥郁,香火繚繞,佛光普照。
流浪漢在寺院里徘徊躊躇,心靈不安。一位老法師瞧見他心神恍惚、愁眉苦臉的情形,便將他帶到了禪房里。
老法師滿面慈祥地問道:“孩子,你來寺院是否也來求佛?你愛佛嗎?”
流浪漢神情冷漠道:“我無意中走進了寺院,并非來求佛,我也不愛佛,我恨一切。”
老法師說道:“恨只能毀掉一切,愛才能開啟一切?!?/p>
流浪漢說道:“師父,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看盡了人間的冷眼旁觀,受盡了人間的欺凌污辱。我從來不知道什么是愛,只知道一切是恨;我從來沒有過愛,只有過恨。我多少次絕望,無數(shù)次想到過自殺,今天見到您,才感覺到一點人間愛的溫情暖意?!?/p>
老法師說道:“孩子,你跟佛有緣,你就做我的弟子吧!讓愛進駐你的心靈?!?/p>
于是,流浪漢虔誠地跪拜在地,叩拜老法師為師。
老法師雙手扶起了流浪漢,爾后滿懷深情地說:“徒兒,你一定要銘記——讓愛進駐心靈,讓愛開創(chuàng)一切;你一定要堅信——有愛的地方,一定有神;有神的地方,一定有靈;有靈的地方,一定有慧;有慧的地方,一定有光;有光的地方,一定有福?!?/p>
流浪漢時時感恩老法師的深情厚愛,他專心致志地跟隨老法師修行求道,最終成了一位得道的高僧。
多年以后,老法師已經(jīng)圓寂了,流浪漢腦海中時常浮現(xiàn)師父慈善博愛的形象,心中一直銘刻著師父的深情教誨。
流浪漢每當(dāng)收徒時,便諄諄教導(dǎo)弟子道:“恨只能毀掉一切,愛才能開啟一切!恨只能毀滅人生,愛才能成就人生!”
2、慧比天下與惠澤天下
一個青年作家向慧明禪師請教道:“我從小就喜愛文學(xué),希望自己在文學(xué)方面能夠取得大成就,成為文學(xué)方面的紅人。我一直用心努力奮斗,然而卻事與愿違,這是為什么呢?”
慧明禪師反問道:“你是怎樣用心努力的呢?”
青年作家愁眉苦臉道:“我在校讀書時,總是希望自己寫的文章在全班甚至全校拿第一,與別人比智慧;我走向社會,在一家雜志社做編輯,凡事爭強好勝,處處希望比別人強。我感到自己活得很苦很累。”
慧明禪師說道:“你是希望自己在文學(xué)上有所建樹,成為真正的文人嗎?”
青年作家說道:“是呀!這正是我的心愿?!?/p>
慧明禪師說道:“我現(xiàn)在贈送給你一句箴言?!?/p>
慧明禪師說著便在紙上寫道:“窮者不可比富!富者不可比智!智者不可比惠!?。 ?/p>
青年作家看后說道:“老師,惠應(yīng)該是智慧的慧,你是否寫錯了呢?”
慧明禪師說道:“是惠澤天下的惠,而并非智慧的慧。做真正的文人應(yīng)該是惠澤天下,而不應(yīng)去慧比天下?!?/p>
青年作家困惑不解地問道:“這是為什么呢?”
慧明禪師說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一味地追求比別人富貴,比別人才智高超,但總有人比你富貴,總有人比你才高,那樣你就會越比越累、越比越苦,你的心胸就會越來越狹窄,最終苦了自己。相反,如果你追求創(chuàng)造比別人好,貢獻比別人大,奉獻比別人多,比是否能夠惠澤天下,即使你沒有達到目的,你的心胸也是開闊的,心情也是愉悅的,你的成就必然獨特非凡?!?/p>
青年作家聽了豁然醒悟——
心態(tài)不同,思想不同,精神不同,境界不同,其成就必然迥然不同!
3、天慧禪師與兩個弟子
法海寺的天慧禪師有兩個得意弟子,一個叫無明,一個叫悟明,他倆的品德智慧難分伯仲。
有一天,天慧禪師準(zhǔn)備外出云游,臨行時專門召見這兩個徒弟。他對這兩個弟子說:“我要云游四方,可能要過幾年才能回來。我有兩件寶貝,你們替我好生保管。”
天慧禪師隨即交給無明弟子一本心經(jīng)書,交給悟明弟子一本禪經(jīng)書。
無明弟子拿到寶貝,小心翼翼地將它鎖進了一個鐵箱子里,隱藏在寺院一個神秘之地。
悟明弟子拿到寶貝,每天專心致志地鉆研禪經(jīng),他不僅將禪經(jīng)背得滾瓜爛熟,而且鉆研得透徹心明。
第二年春季,天降滔天洪災(zāi),將法海寺沖得翻天覆地。無明與悟明帶著眾僧人倉惶逃生,才僥幸逃過滅頂之災(zāi)。
災(zāi)后不久,天慧禪師回來,看見法海寺一片狼藉的情景,詢問無明與悟明兩位弟子,自己交給他倆的寶貝在哪里?
無明說道:“師父,你交給我的寶貝,我想方設(shè)法將它隱藏在最隱秘的地方,誰知一場前所未有的洪水降臨,將寺院沖毀,那件寶貝也被洪水沖得不知去向。”
悟明弟子說道:“師父,你交給我的寶貝,我千方百計將它隱藏在心底,雖然滔天洪災(zāi)沖毀了寺院,但你交給我的寶貝已經(jīng)完好無損地保存在我的心里?!?/p>
天慧禪師對兩位弟子說道:“寶貝只有保存在心靈里,才能永生珍藏。厄運天災(zāi)可以毀掉很多寶貝財富,但它很難毀掉心靈里豐盛的智慧精神財富。我現(xiàn)在老了,從今天起,方丈之位由悟明接替,希望你能夠重新振興法海寺,將佛法佛道發(fā)揚光大。”
法海寺在悟明弟子的領(lǐng)導(dǎo)下,不僅很快得到了修復(fù),而且香火也日益興旺。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