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學邀請我做一場文學講座??旖Y束時,安排了一個互動環(huán)節(jié)。一位女同學問:“清心老師,您發(fā)表了那么多文章,靈感都從哪里來?”
正欲回答,只聽前排一個男同學低聲說:“經歷唄?!?/p>
我莞爾一笑,把食指放在嘴唇上,示意大家安靜下來。這樣過了一分鐘,我問:“剛才你們聽到什么了?”
大家面面相覷,不知我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只有一個梳馬尾辮的女同學站起來,輕輕說:“我聽到了風聲?!?/p>
我?guī)ь^為她鼓掌,又把自己剛出版的新書,認真簽了名送給她,“相信我,以后,你的作文水平一定會越來越棒?!?/p>
她捧著我的書,一臉的不解。其他同學也疑惑地望著我。
我頓了頓,一字一句地說:“靈感無處不在。這位同學已經捕捉到了,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我告訴他們,靈感在清風的呼喚里,在白云的招手里,在樹葉與樹葉的親吻里,在加速的心跳里,在柳樹的芬芳里,在清澈的藍天里,在老師的笑容里……當然,不僅僅是寫作,還有音樂、繪畫、雕刻、剪紙等等,所有藝術的靈感都四處彌漫,無處不在。
還記得,那年去騰沖開筆會。清晨,我是被小鳥的歌聲叫醒的。那天籟般美妙動聽的聲音,有意無意間,成了一種引領。我匆匆穿衣起床,顧不上洗漱就推開落地窗來到陽臺。躺在舒適的藤椅上,聽樹葉沙沙,感天地純然,呼吸著清新的空氣,那種感覺,真是久違的通透。放眼望去,遠山青翠,草木溫潤,光陰如此靈動,真想就這樣一直待下去。
那個早晨,我整個人如癡如醉,陶醉在這汪如水的明凈里。閉上眼,一個又一個靈感小魚般從腦海里冒出來。靜靜地,我與它們對話,給每一篇文章起標題,構思鳳冠似的開頭霞帔似的結尾……不知過了多久,同室的文友叫我去吃早餐,方才如夢初醒。
回來后,騰沖之行我一共創(chuàng)作了八篇文章,一篇游記,兩篇情感故事及五篇散文。即便這樣,仍舊感覺意猶未盡。騰沖的蒼郁古木,風土人情,特色小吃,以及小橋流水般的緩慢時光,時至今日,依舊如陳酒佳釀,陪伴我一路芬芳。
曾經看過一部美國電影,男孩叫伊文,自小失去父母,在福利院長大。由于癡迷音樂,看上去像個另類,經常被一些頑皮的孩子欺負。好在,他雖然孤獨,卻擁有著自己的音樂王國。一個人時,他能聽到從四面八方傳來的各種聲音。波濤洶涌的麥浪,震耳欲聾的雷雨,風起云涌的天空等等,甚至,連汽車的鳴笛聲,下水道的流水聲,地鐵的轟鳴聲,都能被他在腦海里譜出迷人的樂曲。
伊文是個外表柔弱內心執(zhí)著的男孩,他最大的愿望是通過音樂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他認為,音樂無處不在,父母聽到了一定會回來找他。
流年里,福利院的很多孩子都放棄了尋找,唯獨他,不管走到哪里,一直被音樂引領著,一路向前。最后,在一場由他指揮的公園音樂晚會上,男孩終于與父母幸福地重逢。
電影的結尾,與開頭相呼應。這個靈動的男孩,臉上蕩漾著遮不住的甜蜜,自言自語:只要讓自己靜下來,用心聆聽,音樂無處不在……
那一刻,心中有什么,突然破殼而出,朦朧一樹花開。我想,何止是音樂,人生的幸福也一樣,只要善于去發(fā)現(xiàn),也是無處不在的。
美無處不在,你看到了嗎?幸福無處不在,你感覺到了嗎?
(編輯 慕容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