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靜
(河北省保定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二科,河北 保定 071000)
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不同時期光療治療的效果評價
劉曉靜
(河北省保定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二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目的 觀察足月新生兒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不同時期光療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擇新生兒中的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兒76例,將患兒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8例,監(jiān)測和記錄光療過程中血清膽紅素變化,比較2組血清膽紅素峰值、住院時間、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觀察組平均血清膽紅素峰值(205.20±34.20)μmol/L低于對照組(261.15±37.40)μmol/L(P<0.01),觀察組平均每日膽紅素下降(25.6±7.1)μmol/L多于對照組(22.1± 6.1)μmol/L(P<0.05),觀察組平均光療療程(4.5±1.1)d短于對照組(6.5±1.0)d(P<0.01)。結論 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病達到考慮光療標準時即予光療為主綜合治療,可降低血清膽紅素峰值,縮短平均光療療程及減少不良反應。
幼紅細胞增多癥,胎兒;血型不合;光療法
新生兒溶血病系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見,多數(sh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引起的高膽紅素血癥可以通過光療改善[1],嚴重病例光療作用有限,需要換血治療[2],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是膽紅素腦?。?],留有后遺癥,亦有死亡病例報道。本研究選擇足月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兒76例,探討在不同血清膽紅素水平開始光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對患兒血清膽紅素峰值、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兒76例,胎齡37~42周,出生體質量 2 500~4 000g,均符合以下標準[4]。①出生后早期出現(xiàn)病理性黃疸;②母子 ABO血型不合,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和(或)抗體釋放試驗有一項陽性;③排除其他原因(如頭顱血腫,顱內出血等)引起的血管外溶血或黃疸。依據(jù)入院時血清膽紅素水平,結合足月兒黃疸推薦干預方案標準[4]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 38例。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 25例,出生體質量 2 720~3 550g,胎齡(38.3±1.1)周;對照組男性 9例,女性29例,出生體質量2 600~3 935g,胎齡(38.4±1.2)周。2組患兒性別、胎齡、體質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實驗室檢查:凡本院出生的新生兒常規(guī)在母嬰同室期間用日本產JM-103經皮膽紅素測定儀動態(tài)篩查,母子ABO血型不合者測定血型及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抗體釋放試驗、游離抗體試驗,陽性者經測定皮膽紅素,將考慮光療或達到光療水平的足月新生兒轉入新生兒科,光療過程中用日本JM-103經皮膽紅素測定儀每 12h經皮測定膽紅素 1次,用日本產OLYMPUS 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膽紅素,每2d復測 1次,常規(guī)檢測血常規(guī)。
1.2.2 光療:2組均采用DAVID YDB-90新生兒單面光療箱進行連續(xù)光療,燈管距離患兒皮膚 35cm,箱溫31~33℃,每24h用Minolta藍光溫度儀測光強度1次,光溫度在35cm距離時維持在8~16μW· cm-2·nm-1,如衰減至8μW·cm-2·nm-1則換燈管,護理按常規(guī)要求進行[4-5],檢查燈管是否全亮,照光前先洗澡清潔皮膚,減少感染,每4h測體溫 1次,觀察并記錄光療的不良反應,經光療后血清膽紅素降至102.6μmol/L停止光療。
1.2.3 輔助治療:光療不能有效阻止血清膽紅素水平上升時加用靜脈丙種球蛋白 1g·kg-1·d-1靜脈輸注,連用 2d[6-7];血清膽紅素峰值接近換血時加用白蛋白 1g·kg-1·d-1靜脈輸注 1~2次[8]。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光療效果:觀察組較對照組血清膽紅素峰值明顯降低,平均每日膽紅素下降幅度大,光療療程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或<0.05),見表1。
表1 2組光療效果比較(n=38,)
表1 2組光療效果比較(n=38,)
平均光療療程(d)組別 膽紅素峰值(μmol/L)每日膽紅素下降值(μmol/L)觀察組 205.20±34.20 25.6±7.1 4.5±1.1對照組 261.15±37.40 22.1±6.1 6.5±1.0 t 6.791 2.475 8.293 P <0.01 <0.05 <0.01
2.2 不良反應:光療過程中觀察組發(fā)熱2例,稀便2例,皮疹3例;對照組發(fā)熱 4例,稀便 3例,皮疹 8例。2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91,P<0.05),見表2。
表2 2組光療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38,例數(shù))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常存在某種程度高膽紅素血癥,高膽紅素血癥不僅造成新生兒神經系統(tǒng)損害,而且損害腎臟等神經系統(tǒng)外器官[8],嚴重者可發(fā)生膽紅素腦病或致死,膽紅素高是新生兒溶血病時最為明顯的臨床癥狀[9],因此必須嚴密監(jiān)測血清膽紅素水平,及時送檢膽紅素、血型及溶血3項試驗,盡早診斷,早期治療[10]。
多數(shù)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高膽紅素血癥可以通過光療改善,光療通過轉變膽紅素產生異構體,膽紅素從脂溶性轉變?yōu)樗苄裕唤涍^肝臟結合,經膽汁或尿排出體外。若光療效果有限,需要換血治療[11-12],因此建議在血清膽紅素尚未大幅度升高前開始光療,減少膽紅素上升幅度,降低膽紅素峰值,縮短平均光療療程,減少不良反應。不規(guī)則抗體引起的新生兒非 ABO溶血?。?3],亦可發(fā)生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腦病,危害甚大,因此倡導新生兒出生后監(jiān)測膽紅素水平,送檢血型、溶血 3項、不規(guī)則抗體等相關檢查,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也有些患兒家長不配合治療,等患兒血清膽紅素接近高峰時再用光療,這既不能阻擋高峰的到來,也不能減少換血的需要[5]。因此,更應加強有關膽紅素危害性的宣教,得到患兒家屬的配合,爭取及早光療治療,減少換血率,降低膽紅素峰值,縮短光療療程,防止膽紅素腦病及死亡的發(fā)生。
[1]王衛(wèi)平,毛萌,李廷玉,等.兒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19-126.
[2]張慧,李貴南,胡月圓,等.單雙倍量換血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療效的比較分析[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0,25(3):170-171.
[3]徐瑞峰,吳珠明,高紅霞,等.新生兒膽紅素腦病33例臨床分析[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1,26(6):392-395.
[4]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等.實用新生兒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300-302.
[5]李薇,陳自勵.新生兒ABO溶血病早期診斷和治療的意義[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1,26(6):383-385.
[6]王晨.靜脈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兒的臨床應用[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1,26(1):69-70.
[7]李偉生,楊輔直,陳曉玲,等.新生兒ABO溶血病早期診治及轉歸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2,33(10):1429-1430.
[8]舒桂華,梁琪,姚家奎.新生兒ABO溶血高膽紅素血癥血尿胱抑素C測定及臨床價值探討[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0,25(6):328-331.
[9]蘇武珍.86例新生兒溶血病的臨床分析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上):568.
[10]彭興平.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病因及早期干預對策[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28):106-107.
[11]趙海燕,陳紅武,沈薇.全自動換血術對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血液內環(huán)境影響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26(4):278-280.
[12]張慧,李貴南,袁遠宏.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換血治療安全性研究[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26(4):275-277.
[13]楊慧.新生兒非ABO溶血病不規(guī)則抗體檢測分析[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0,25(2):111-112.
(本文編輯:趙麗潔)
R722.18
B
1007-3205(2014)10-1188-02
2013-09-16;
2013-10-20
劉曉靜(1982-),女,河北保定人,河北省保定市婦幼保健院住院醫(yī)師,醫(yī)學學士,從事兒科疾病診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4.1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