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竹君
摘要:
構圖是畫家向觀者傳遞情感的一種手段和媒介。一副完整的構圖,是要經(jīng)過畫家的辛苦經(jīng)營,精心提煉才能出來的。而在構圖中比較重要的是處理好虛實和疏密的問題,要做到以實求虛,以虛求實,以疏襯密,以密顯疏,便是知道了虛實疏密的變化之道。
關鍵詞:中國畫;構圖;虛實; 疏密
構圖是一副花鳥畫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它在中國的古代又稱“經(jīng)營位置”或“置陳布勢”,是所有繪畫藝術的根本。每一幅繪畫作品就是畫家向觀者傳遞情感的一種手段和媒介,它所體現(xiàn)的是一個畫家長期的生活積累和藝術修養(yǎng),也是一個畫家自身氣質的反應,以及他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影響的結果。構圖不能脫離內容,要以一定的物象為媒介,但又必須要與畫家所要表達的某種思想情感相呼應。
花鳥畫構圖,從本質上來講,就是把生活中的物象在畫面上組織起來,加以安排,并表達出一定的思想感情。但是對于物象來說,不是機械地照模照樣搬過來就可以了,而是要去經(jīng)營,就好比經(jīng)營管理一個企業(yè)一樣,是要有一整套戰(zhàn)略、戰(zhàn)術做指導的。也就是說要解決畫面上的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把它們有條理的組織在一張畫面上,使之形成一個具有對比變化,又有統(tǒng)一整體的相互關系。畫家往往為表現(xiàn)一個特定的情節(jié),把畫面中的鳥與鳥,物與物有條理地組織在一起,使他們產(chǎn)生一種寓意或表達一種情趣感,這也就是所謂的構圖或章法。
花鳥畫的構圖形式要以自然為本,但一切都要受到法理的約束和人的作用。天人合一可以說是它們的最高理想境界。所以說它們追求的是一種與大自然和諧親切,寧靜恬淡的藝術境界。
一副好的構圖,畫面的各個部分都要恰到好處,主賓分明,氣韻生動。如何做到這樣,就是要處理好幾大關系,比如疏密關系、虛實關系、收放關系、剛柔關系、疾緩關系、長短關系等等。而其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虛實和疏密的問題,它是一副畫成敗的關鍵。虛實疏密問題處理好了,畫面就會讓人舒服,否則就會顯得雜亂無章。而花鳥畫更多的也是用虛實疏密來表現(xiàn)遠近關系以達到借物抒情的意境。
中國畫構圖的虛實有著獨特的含義,就是虛即是空白,實既是畫材。老子曰:“知白守黑”,就是說黑從白現(xiàn),深知白處才能守住并處理好黑處。亦即深知虛處,著眼于虛處,才能畫好實處,掌握好實處。實處外露,是物象的形態(tài)結構,所以人們容易注意到、看到。而虛處指的是空白處,是畫中無畫之處,所以人們容易忽視。故人稱:“實處易,虛處難?!碧搶嵉脑瓌t就是:“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太虛則會給人一種空洞的感覺,太實則會讓人覺得悶塞,不舒服。所以在處理上,要做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就好比在花鳥畫中,在畫實處時要避免平涂,而是要畫出干濕濃淡的變化,因此一塊實面里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飛白,這些飛白就好比是實中虛。又例如畫石頭,石頭是一個物象,按理應算做“實”,但在具體畫的時候可以用線或者點的形式勾出石頭的輪廓,而石頭的主體則做空白處理,這樣的手法就好比是虛中實。虛實就是以白顯黑,以無襯有,以虛托實。實處是因虛處而生的,但是在處理實處中要有變化,實處有變化,才可以變簡單為復雜,變呆板為豐富。以空白的虛處來作為制約,才能使得變化有序,使各種繁雜的物象形態(tài)符合中國畫的空間規(guī)律,并且各居其位,各安其職,這樣才能使畫面的空間帶有主動性,畫面才會豐富、多變。構圖中虛與實的運用,是表現(xiàn)畫面氣韻和節(jié)奏的重要因素之一,虛實,從構圖的造型到用筆用墨,從大關系到小關系,甚至到每用一筆都要講究虛實。
疏密是指畫材的排比交錯,畫材與畫材的排比,相距的遠近,交錯的繁簡,有了遠近繁簡,就有了疏密。疏密的原則是:“密不透風,疏可走馬?!币馑际钦f密的地方要密到極處,而疏的地方要疏到極處。但這只是最基本的疏密對比關系,還要有所制約,如果沒有了制約,便會走上極端,這樣就沒有藝術性可言。陳半丁先生曾經(jīng)說過:“密可走馬,疏不透風?!币馑季褪且苤杏惺?,疏中有密。正如黃賓虹先生所講的“密中密,疏中疏,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在疏密問題上要注意的是畫材除了物象外,題款鈴印也是畫材中的一個,不能忽略,要把它和物象放在一起去思考疏密的問題。潘天壽先生曾在《聽天閣畫談隨筆》中說過:“古人畫幅中每有用一件無疏密之畫材成一幅畫者,在畫面上自無排比交錯可言,然題之以款志,或鈴之以印章,排比之意義自在,疏密對立自生,故談布置時,款志,印章,亦即畫材也?!?/p>
虛實相生,繁簡相托,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疏密構成了畫面的節(jié)奏,使它們既可以互補,又可以相生。虛以實救,實以虛救,重在隨機應變,以實顯虛,以虛求實,以疏襯密,密中求疏。潘天壽先生對虛實疏密問題研究較深,他說:“無虛不能顯實,無實不能存虛,無疏不能成密,無密不能見疏,虛實相生,疏密互用,繪事乃成?!保ㄅ颂靿邸堵犔扉w畫談隨筆》)也就是說實處不能太悶,要有空靈的感覺,而虛中也要有物,才不會空洞,這就是所謂的實者虛,虛者實。因此,畫畫的人知道以實求虛,以虛求實,以疏襯密,以密顯疏,便是知道了虛實疏密的變化之道,一張好的作品才能呈現(xiàn)。
中國花鳥畫的虛實大多是由心而生的,畫家更多的是關注自己心靈的感受,而非其他東西。這種特性注定了意境是中國花鳥畫家創(chuàng)作追求的最高境界,虛實相生則是意境的一個重要特征。對虛實關系的處理,不僅僅是一種技法、技巧,更體現(xiàn)的是一個人的藝術修養(yǎng)和悟性,只有巧妙地處理好畫面上的虛實疏密關系,整幅作品的氣勢就會出來,畫面就會更加生動,這樣才能形成一種畫外有畫的意境,給觀者無限的聯(lián)想和想象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宗白華.中國藝術表現(xiàn)中的虛與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2]韓瑋.中國畫構圖藝術[M].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10
[3]周積寅.中國歷代畫論[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