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靜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yī)院,北京100045)
過敏性紫癜(HSP)是兒童常見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關節(jié)炎或關節(jié)痛、腹痛、胃腸道出血及腎炎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1]。近年來,HSP的心臟損害已逐漸被引起重視。青紫合劑為我院院內(nèi)制劑,多年來用于治療臨床各類型過敏性紫癜,均收到滿意效果[2~6]。2013年 6~10月,我們觀察了青紫合劑在HSP心臟損害患兒治療中的作用?,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入選標準:①根據(jù)《實用兒科學》[7]及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關于《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確診HSP;②HSP病程中,除具有診斷價值的心臟癥狀、體征外,需具備心電圖異常或心肌酶升高至少其中一項;③排除原有其他心臟病者,不伴有可能引起心臟損害的其他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選擇符合標準的HSP合并心臟損害患兒91例,男43例,女48例;年齡2~18歲,平均8.8歲。將患兒隨機分為觀察組46例和對照組45例。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予常規(guī)抗炎、抗凝、改善血管通透性及靜脈應用營養(yǎng)心肌藥物(維生素C、磷酸肌酸鈉)等治療,另囑臥床休息。觀察組加服青紫合劑,2~6歲每次20 mL、6歲以上每次30 mL,3次/d。兩組療程均為14 d。
1.2.2 療效觀察方法 治療2周后,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制定療效標準:顯效為紫癜完全消失,未出現(xiàn)新紫癜,腹痛嘔吐等癥狀完全消失;有效為皮膚紫癜減少,腹痛嘔吐等臨床癥狀減輕;無效為皮膚紫癜未見消退,臨床癥狀未見減輕或者加重。記錄皮疹、消化道癥狀、關節(jié)癥狀緩解時間?;純喝朐簳r及治療第1、2周結束時均測定凝血功能、血沉、心肌酶,各項均在正常范圍內(nèi)為正常,數(shù)值較治療前降低≥50%但未達正常為好轉(zhuǎn),較前降低不足50%甚至較前升高為無效?;純喝朐簳r及治療第1、2周結束時均檢查心電圖,心電圖無明顯異常為正常,較治療前改善但未完全恢復正常為好轉(zhuǎn),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或加重為無效。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組間率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顯效24例、有效16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86.96%,對照組分別為16、12、17 例及 75.5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 <0.05。
2.2 兩組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d,±s)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比較(d,±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
組別 n 皮疹消退時間 緩解時間觀察組 46 6.13±1.01* 4.28±0.92* 3.24±1.25消化道癥狀緩解時間關節(jié)癥狀*45 8.64±1.65 6.47±1.41 4.71±1.67對照組
2.3 兩組心電圖、心肌酶恢復情況比較 治療1周后,觀察組心電圖正常19例、好轉(zhuǎn)25例、無效2例,對照組分別為12、21、12例,P <0.05;治療2周后,觀察組正常35例、11例、無效0例,對照組分別為25、18、2 例,P >0.05。治療 1 周后,觀察組心肌酶正常26例、好轉(zhuǎn)20例、無效0例,對照組分別為15、30、0 例,P <0.05;治療2 周后,觀察組正常 40 例、6例、無效0 例,對照組分別為28、17、0 例,P <0.05。
2.4 兩組凝血功能比較 治療1周后,觀察組凝血功能正常27例、好轉(zhuǎn)16例、無效3例,對照組分別為22、10、13例,P <0.05;治療 2 周后,觀察組正常30 例、16 例、無效0 例,對照組分別為22、18、5 例,P<0.05。
2.5 兩組血沉恢復情況比較 治療1周后,觀察組學成正常27例、好轉(zhuǎn)19例、無效0例,對照組分別為22、23、0例,P >0.05;治療 2周后,觀察組正常43例、3例、無效0例,對照組分別為35、10、0例,P<0.05。
國內(nèi)學者大多將HSP中醫(yī)證型歸為風熱、熱毒、血瘀、血熱、濕熱型,少數(shù)為陰虛、氣虛型。我們在長期臨床中發(fā)現(xiàn),HSP多屬實熱證,治療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3],認為HSP多由于小兒臟腑嬌嫩,易于感受外邪,感邪后極易入里化熱,濕熱相合,進而化火[2],化火傷絡動血則為紫斑、嘔血、便血,灼傷心絡,擾亂心神,可有心悸、脈結代等。
HSP合并心臟損害可能為綜合性因素所致,其中以免疫性血管損傷為主要基礎,血流動力學改變、凝血機制異常等因素可進一步加重心臟微循環(huán)障礙;另外,病毒和細菌感染可直接或間接地引起心臟損害;而代謝異常導致重癥HSP內(nèi)環(huán)境紊亂,進一步影響心肌代謝使心臟損害程度加重[9]。
青紫合劑臨床應用已40余年,療效確切,用藥安全,于1998年申報醫(yī)院制劑并獲得北京市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批準文號,在HSP及合并癥的治療中應用廣泛。其主要藥物組成為青黛、紫草、白芷、丹參、寒水石等。青黛與紫草為君藥。紫草氣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熱。古以治臟腑之熱結,后人則專治痘瘍,而兼療斑疹,皆涼血清熱之正旨。藥理研究,其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抗炎作用[10,11]。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可用于溫毒發(fā)斑,血熱吐衄。白芷、丹參共為臣藥:白芷解表散風,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用于瘡瘍腫毒,皮膚風濕瘙癢。丹參活血,涼血消癰,用于瘡瘍癰腫。二者進一步加強清熱解毒,涼血化瘀的作用,故為臣藥?,F(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白芷所含的佛手柑內(nèi)酯、花椒毒素、異歐前胡素乙對兔回腸具有明顯的解痙作用[12,13]。白芷煎劑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人型結核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14]。本品所含的氧前胡素體外試驗對11種菌株有抗菌作用,歐前胡素亦有抗菌作用;花椒毒素,對人型結核桿菌 H37RV的 MIC為100 mcg/mL[15],水浸劑對奧杜盎小芽胞癬菌等致病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16];丹參可降低血漿內(nèi)毒素水平,改善微循環(huán)[17];寒水石清熱瀉火、利竅消腫,治丹毒燙傷、濕熱水腫,為佐使藥。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中藥青紫合劑可縮短HSP心臟損害患兒的心電圖、心肌酶、凝血功能、血沉的恢復時間,改善HSP患兒的臨床癥狀;其機制可能與青紫合劑改善血流高黏狀態(tài),抑制炎性反應,減輕心肌細胞缺血、缺氧及炎性損傷有關。
[1]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688-690.
[2]胡艷,幺遠,柳靜,等.裴學義老中醫(yī)治療過敏性紫癜經(jīng)驗[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9,18(4):577-578.
[3]盧燕,馬松春,幺遠,等.清熱化瘀法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附95例療效分析[J].北京中醫(yī),1995(6):17-19.
[4]張淼,潘宇琛,幺遠.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2,21(9):1503-1504.
[5]呂霜,甄小芳,閆慧敏,等.中藥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用藥規(guī)律研究[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1.4(5):364-366.
[6]侯林毅,甄小芳.陳昭定教授運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小兒疾病的經(jīng)驗[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1,20(3):396-397.
[7]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68.
[8]陳佑邦.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2.
[9]馮玉麗,王曉忠,李秀玉,等.心肌酶譜分析對小兒過敏性紫癜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3):264-268.
[10]張少卿,張君.紫草湯治療過敏性紫癜療效機制的實驗研究[J].中醫(yī)兒科雜志,2008,4(4):7-8.
[11]師建國,劉茂君.紫草湯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52例[J].陜西中醫(yī),2002,23(11):45-46.
[12]吳媛媛,蔣桂華,馬逾英,等.白芷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9,20(3):625-627.
[13]周學尋.壯醫(yī)藥線點灸聯(lián)合白芷固腸湯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療效觀察[J].廣西中醫(yī)藥,2013(3):51-52.
[14]李永超,宋楊,齊云.白芷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藥:植物藥分冊,2007,22(4):161-162.
[15]胡榮,李祖?zhèn)悾瑮盥?,?白芷提取物歐前胡素對急性胸膜炎大鼠抗炎作用研究[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2,21(4):576-577.
[16]鄭輝,王德才.白芷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醫(yī)藥導報,2009,28(1):83-84.
[17]劉光穎,李崢.丹參現(xiàn)代藥理研究概述[J].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13(10):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