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
最近,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wǎng)和手機騰訊網(wǎng),對12萬多名網(wǎng)友進行的一項在線調(diào)查顯示,96.1%的受訪者直言身邊官員的“派頭”足。調(diào)查中,91.5%的受訪者直言對追求“派頭”的官員感到不舒服。
毛澤東在其名作《為人民服務》開篇指出:我們的共產(chǎn)黨和共產(chǎn)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毛澤東還在全國即將解放、進城“趕考”前夕又提出: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為人民服務,就是告訴我們的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明確自己的身份,擺好自己的位置。
然而,現(xiàn)實中總有那么一部分人,一旦袈裟裹身就忘乎所以,尾巴翹得高高的,架子拿得大大的,好像“烏紗帽”戴在頭上,立時變了另一副模樣,大有鶴立雞群,唯我獨尊的架勢,讓人十分反感。
“八項規(guī)定”出臺之前,許多人都會遇到這樣的場景:馬路動不動就被“管制”。所謂的“有任務”,影響了多少人的正常出行,又有多少人的生活秩序為此打亂。一兩分鐘疾馳而去的車隊,有時根本不是在接送“首長”,只不過是一些“自我拔高”或“人為拔高”的領導干部招搖過市而已。這些人并不符合安保條件,但在自己管轄的一畝三分地上耍一番“威風”,既過了“官癮”,又滿足了自我膨脹的欲望,可謂一舉兩得。接待也是如此。當?shù)厣宵c檔次的賓館、酒店,只要看到門口站滿了翹首以待的接待人員,毫無疑問,領導必有宴請。果然,臨近開宴,一輛輛小車魚貫而來。接待人員開車門、殷勤招呼、欠身引領,一整套動作下來,領導們個個趾高氣揚,如同皇親國舅駕到。哪有半點“公仆”的模樣。
級別高的講究,級別低的也不甘落后。之前縣一級領導配秘書是不成文的規(guī)定。“八項規(guī)定”下達后,表面上有所整改,實際上照跟不誤,只不過換個名堂掩人耳目而已。一些縣級領導干部,離開秘書似乎“寸步難行”,連飯后散步也要隨其左右,好像沒人陪著就不知道如何邁步了。說起來,“縣太爺”們配個秘書也有點理由,畢竟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地盤,事無巨細,有個幫手打點具體事,情有可原。但是,一個縣里的局長,科級干部也配上秘書,除了“擺譜”,恐怕沒有更合適的解釋理由了。
“前呼后擁”本來就過頭過分了,但有人還嫌不夠“到位”,儀表上也要大做文章。慕綏新、王立軍算是做到了極致,那一襲“高貴”的重色服飾,讓人如同見了“黨衛(wèi)軍”,頓覺瘳得慌,誰還有膽量去接觸?有些人把衣冠楚楚,當成顯示權勢的裝飾,以為“派頭”十足,方能表現(xiàn)出自己的“獨特”。豈不知,華貴的外表無形中把自己跟屬下之間挖了一道鴻溝。
領導干部一味講“派頭”,既是脫離群眾的表現(xiàn),也是官本位意識的具體表露,發(fā)展下去,最終勢必走向腐敗。實踐證明,那些很在意“派頭”的領導干部,要的并不單純是表面的風光,而是通過擺架子,講排場,樹立個人權威,攫取更大的利益?!芭深^”的背后,離不開享受和鋪張。這些都需要大量金錢支撐,從何而來?當然不會掏自己的腰包。
講不講“派頭”,是反映一個領導干部素質的試金石。有頭腦的領導干部,都會懂得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人民日報》曾發(fā)表過一篇題為《領導干部不妨看低一點自己》的文章,文章指出,一個干部只有清醒地認識自我,才能正確地把握自我,不斷提高思想境界,提升工作能力,增強黨性修養(yǎng),養(yǎng)成優(yōu)良作風。
的確,看低一點兒自己,缺不了什么。相反會使自己更清醒,去掉許多毛病,包括本就不該存在的“派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