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三十五
朝鮮國王肅宗李焞患眼疾,于康熙五十六年向清國求請購買治眼藥物“空青”(一種礦石類中藥),康熙帝專門派人去朝鮮賜空青一枚,并稱:“朝鮮國王焞安靜奉法,人民愛戴,四十余年國中享太平之福,未有如此之久者,朕甚嘉之?!钡珜嶋H上康熙帝賞賜的這枚空青全無用處,本來要做滴眼之用,但卻全無漿汁,朝鮮君臣絕望已極。但即便是這樣,朝鮮方面還是不得不厚饋清使,并派謝恩使帶上貢物到北京謝恩。雖然此次謝恩使帶去的貢物“抵下次常貢”,但朝鮮為此事前后卻花了數(shù)萬兩白銀。
對于康熙帝禮遇朝鮮使臣的記錄也頗多,如康熙十年,冬至使李柟向朝鮮國王匯報自己受到康熙帝的親自接見,在接見后清國通官李一善對李柟稱:“今日之召見使臣,至念本國民事,且命歸告國王者,皆出于親厚國王,優(yōu)待使臣之意,使臣亦知此為特恩乎?”李柟自己揣測:“蓋彼之招(召)見臣等,有所勞問,似是優(yōu)待之意?!?/p>
康熙五十年,康熙帝在減免朝鮮歲貢的同時,又命地方官修葺朝鮮國使沿途館舍,以顯其“加惠遠人至意”??滴跷迨荒?,朝鮮使團副使軍官崔德中是這樣記錄朝鮮驛館的:“察院乃皇帝今以千金,買得村民三大家,合作一院,一行人馬裕余止接。而門上掛板曰朝鮮館,左右書紅紙付曰:‘臣節(jié)重如山,君恩深似海。其夸矜可想,而亦可痛也!”康熙帝好心花了銀子,朝鮮使團卻覺得“亦可痛也”。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帝招朝鮮使團中善射之人到暢春園試射,演練后清通官私下跟金昌業(yè)說:“今日之舉,前古所無,亶出于皇帝親愛朝鮮也?!苯鸩龢I(yè)則認為“試射遠人。而無所賚賜,此亦不足貴矣”。而與金昌業(yè)同一使團的副使軍官崔德中則分析康熙帝招朝鮮人試射別有用心,認為是想偷學射“片箭”(片箭,朝鮮的一種桿短質輕的箭,類似于中國的鞭箭?!独畛瘜嶄洝分杏浻谐r人怕明人學習片箭之法而左右為難的記錄)之法:“令我三人觀光,使其蝦來夸備至云。此乃學射片箭之法,而自夸其中的之能。而弓矢桶兒,乃我國之制作,勅行時所持來者,而亦有習射之痕云矣。第念此地所畏者片箭,所未學得者片箭,而作此無前之舉者,必是看效射法。而竟未曉其意,各盡其法而歸,誠可慨然也?!?/p>
按著慣例,清國會賞賜朝鮮使團成員物品,但朝鮮人并無絲毫感謝之意。一位朝鮮閔姓左參贊的謚狀這樣寫道:“胡皇例贈銀緞,悉歸之南漢軍需。戲語人曰:‘正宜他日用此易胡人頭?!睂憼钫咛氐靥峒伴h氏的這則政治笑話,并由此對閔氏頗為推許。
康熙帝對朝鮮的優(yōu)遇,朝鮮君臣一方有明確的感知,同時清國國內(nèi)對此也感知明確??滴趿荒辏r領議政趙泰耉談及:“臣于昔年,奉使燕京,聞彼人稱故胡皇,為朝鮮皇帝。蓋以胡皇顧恤我東有別故也?!背r人對康熙帝的優(yōu)遇行為進行歸因,進而試圖理解康熙帝的行為。從內(nèi)部歸因(也稱特質歸因)來看,康熙帝一直留給朝鮮君臣性喜自矜,且好名的印象,因此一些優(yōu)遇行為就會被解釋為“其夸矜可想”,或是“自夸其中的之能”;從外部歸因(也稱情境歸因)來看,很多朝鮮人認為康熙帝的優(yōu)遇是出于戰(zhàn)略考略,如崔德中所分析的:“沈陽介在于兩山之間,東接我國,西接蒙古,南臨遼河,北接戎狄。若不親和我國與蒙古,則決非可守之地,故即今皇帝款遇我東,親姻蒙古可知也。”或是如前文所述,朝鮮人認為康熙帝對朝鮮的減免歲貢是在留后路,并認定將來清人敗亡之后必有求于朝鮮。由以上的歸因結果來看,朝鮮人自然對康熙帝的優(yōu)遇沒有絲毫感戴的義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