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莎莎
2014年2月24日,首都機場,黃偉登上南下的飛機。
同一天,廣州火車站,鄭太芳登上北上的火車。
2月25日,沒買上票的謝小東,決定開車從新疆南下。
…………
他們向著同一個終點進發(fā)——武隆縣羊角鎮(zhèn)石床村。
“2月27日是外祖母(楊興明)90歲大壽,家訓教導我們這些子孫,無論多遠都要趕回來盡孝。”謝小東說。
這天一大早,黃家老屋前。
“傳家忠和孝,興家文和德,持家勤和儉,安家忍和讓……”楊興明家五代同堂,100多人齊誦《黃氏家訓》。
“家訓就是黃家的魂,丟了魂,家就會出問題?!睏钆d明說。
家訓,正是這個“最美家庭”的“最美密碼”。
百年傳誦
1943年,黃繼財10歲。
一天,他放學玩到很晚才回家。
“跪下,背家訓!”父親黃上懷很生氣。
“又背家訓,哪里有家訓了,你拿出來看看!”黃繼財反駁。
黃上懷啞口無言。
雖是賭氣,但黃繼財還是乖乖背起了家訓:“無論世之變遷……”
在家訓回蕩聲中,黃上懷陷入沉思。
“家訓雖從老一輩就傳下來,但沒有任何文本記錄,何以服眾兒孫!”
不識字的黃上懷決定口述,請村里教書先生代寫。
于是,一本220余字的《黃氏家訓》流傳至今,內容涵蓋勵志勉學、治家教子、修身處事、慈孝婚戀等,形成了“以孝為首,克勤克儉,忠厚傳家”的家風。
在黃家,傳誦家訓,是家規(guī)。
當年,不到20歲的楊興明就嫁給黃上懷。
“嫁入黃家的第一天就開始背家訓!”楊興明說。
“到現(xiàn)在都沒變,我一進黃家也要背家訓!”第四代兒媳楊桂節(jié)說。
“我們出嫁,家訓是嫁妝?!贝笈畠狐S繼書說。
如今,黃家開枝散葉,在羊角鎮(zhèn)已延續(xù)五代香火,五世同堂。
2013年,黃彥豪12歲,是黃家第四代子孫。生日當天,黃彥豪要交考卷——背誦家訓。
這是黃家的“成人禮”——年滿12歲的子孫必須全文背誦家訓。
“背不會一直背,直到會背為止?!睏钆d明說。
在全家人監(jiān)督下,黃彥豪很輕松地背了出來——“道德傳家,十代以上;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別人家逢年過節(jié)聊天打牌,他們家卻齊誦家訓?!贝謇锢先苏f。
知行合一
家訓是黃家人立身做人之本。
抗日戰(zhàn)爭時期,黃上懷的弟弟黃上田參軍報國,血灑東北戰(zhàn)場。
黃上懷二兒子黃繼全,曾參加淮海戰(zhàn)役,榮立過一等功。
受此影響,黃家第四代重孫黃春紅從小就立志保家衛(wèi)國。
2004年,剛滿18歲的黃春紅走進綠色警營。
“小時候背誦家訓,雖不懂其中道理,但每一個字都烙在了骨子里?!秉S春紅說。
當兵后,黃春紅夢想將來當一名警官,結果兩次考學均落榜。
夢想破滅,黃春紅十分難受,于是有了退伍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
父親知道后,非常生氣,罰他電話里背家訓。
當背到“能受苦,志遠大”時,黃春紅猛然領悟——不能因為遇到挫折就放棄夢想。
于是,黃春紅放下包袱,更加刻苦地學習和訓練。2012年11月,經(jīng)過努力,黃春紅晉級上士。
如今,黃家子孫遍及各行各業(yè)——軍人、醫(yī)生、教師、工人等,他們都把黃氏家風帶到了工作中。
“風熱感冒的小病,黃醫(yī)生從來不收費?!编従觽兒芨屑?。
黃繼財略懂中醫(yī),常為村民看一些感冒咳嗽的小病,從不收費。
不僅如此,黃家忠厚的家風也得到村里認可,誰家有矛盾了,便會找黃家來調解。
“感謝老黃,否則我們家的房子現(xiàn)在都動不了工!”村民楊國文說。
幾年前,楊國文買了胡素碧家的地蓋房,忘了立字據(jù),現(xiàn)在對方要漲價。
楊國文氣憤不已,胡素碧不依不饒。僵持之下,村干部請黃繼財出面調解,才得以解決。
“我們信老黃家!”村民們說。
不僅如此,家訓更是黃家幸福和睦的法寶。
“夫妻吵架時,一背‘安家讓和忍,修身戒惱怒,我們就會紅臉變笑臉?!秉S家兒媳婦們說。
“‘共樓居,休猜忌,寬仁慈厚,母親與媳婦親如母女,哪有處不好的道理?!秉S家子孫們說。
信仰寄托
2007年2月,胡代華因病去世。
對于丈夫的離開,黃繼芳(黃上懷最小女兒)已經(jīng)可以坦然面對。
20年前,胡代華染上肺結核,那時他們的兒子才幾個月大。
一邊要照顧兒子,一邊要給丈夫治病,黃繼芳咬牙堅持著。
“這一堅持就是20年,我們家幺妹是最苦的?!贝蟾琰S繼財說。
對黃繼芳來說,家訓是勇氣,讓她挺過艱難:“堅持不下去時就默念家訓!”
“如果不是幺妹的悉心照顧,她丈夫不會活這么久!”大妹黃繼書說。
如今,黃繼芳的兒子已長大成家,她也有了孫子。
“一家人要幸福地過下去!”黃繼芳微笑著說。
對于黃春紅來說,家訓是鞭策。
2004年,黃春紅剛到部隊。訓練的艱苦讓他難免想家,他就往家里寄信訴苦。
祖母得知情況后特地寫信寬慰——“‘以孝為首,忠厚傳家,要好好當兵,保家衛(wèi)國才是最大的孝道……”
“這句話像鉚釘一樣,鍥進我的心田,鞭策我前行?!秉S春紅說。
黃春紅姑公胡代華去世時,家人都選擇沒告訴他。
“小時候,我跟姑公特別親,參軍時,是他親自為我報的名?!秉S春紅說。
當兵是保家衛(wèi)國的大事,全家人集體隱瞞了此事。
第二年休假,黃春紅才得知消息。
“雖有遺憾,但我明白家人的良苦用心,這也更加堅定我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黃春紅說。
現(xiàn)在,黃家120余名子孫遍及祖國各地,他們把“家風”也吹向了全國——2014年,楊興明家庭獲“全國最美家庭”“全國最美教子有方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