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你看,東西我也看到了,價格你們也說了,我確實很喜歡,你就讓給我吧?!苯?jīng)過大半個月的“糾纏”,石飚將那方《仕女對弈》的硯臺賣給了對方。說起這件事,石飚滿臉無奈。這方硯是他多年前創(chuàng)作的古代仕女系列,就剩最后一個了。前些日子朋友賞玩后順手放在店里,誰知新來的店員不清楚狀況將它擺了出來,結果被人一眼看中,當即便要付下9萬元帶走硯臺。得知是非賣品后,對方依舊不依不饒,每天一通電話“威逼利誘”,足足磨了大半個月??磳Ψ酱_實是愛硯之人,石飚無奈忍痛割愛?!捌鋵嵞欠匠幙梢再u十幾萬元的。”一旁的徒弟忍不住補了一句。石飚沒有否認,“那確實是一方難得的好料。”
一年十方
約定拜訪的地點在銀川古玩城里。一個普通的門面,裝修十分簡單,幾層博古架,擺滿了賀蘭石雕作品,硯臺、印章、筆架、鎮(zhèn)紙……
石飚身著格子襯衫,坐在店鋪最里面的一個角落,全神貫注地對著一塊石頭,全然沒注意到我們的到來?!安缓靡馑?,習慣了?!彼晳T隨身帶著石頭,隨時揣摩,因為賀蘭石紫中嵌綠,綠中附紫,需要花大量時間去揣摩紫綠兩色的走向。
“現(xiàn)在我一年雕十方硯?!币荒晔?,聽上去量并不大,但賀蘭硯是俏色雕,需先構思,再手工雕刻,一般一方硯的雕刻時間是20~90天。一年十方,量還是相當大的。所謂構思,是根據(jù)每塊原材料的大小、紋理進行設計,這個過程一般占硯臺成型時間的1/20,剩余時間是雕刻。石飚的高效率也得益于他的雕刻習慣——手中雕一塊,眼前放幾塊,等手里這塊雕完,另一塊的設計方案也盤算完畢。
“不是不想再多做幾方,確實是沒有多余的時間?!睆?013年開始,石飚的個人作品就不再出售。他計劃在兩三年內(nèi)舉辦一場個人硯雕作品全國巡回展,而他從前的作品,除了參加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的三套,一個也沒留下來。朋友們上門求硯,他總是拉不下臉面,看著心愛的“孩子們”一個個被“拐”走,這個作品展計劃,總算給了他一個拒絕賣硯的理由。
說起作品展,石飚有些不好意思:“就是一個圈內(nèi)的小展覽,在安徽歙縣、廣東肇慶這些有硯文化的地方做一個交流。畢竟算上我收藏的和我雕刻的硯,頂多也就三四十方而已?!?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7/10/10/hand201403hand20140320-2-l.jpg" style="width: 650px;"/>
外來“和尚”
石飚進入賀蘭硯雕行業(yè),很是偶然。他并非寧夏人,1988年,20歲的他從張家口地質(zhì)學院畢業(yè)后,分配到寧夏地礦局工作。同年,地礦局辦了賀蘭山玉雕廠,石飚和另外兩個年輕人有幸入選進廠,拜在硯雕世家閆家第三代傳人閆子洋門下。他這個外鄉(xiāng)人,從此進入賀蘭硯制作技藝傳承體系。
硯雕功夫,首重在“工”,先“工”才能“寫”(寫意)。銀川的冬天銀裝素裹,手握雕刀就像捏著冰塊,石飚從來也未曾放下過。“學藝哪有不苦的?!闭劶皩W藝,他一句帶過。
1996年,學藝8年的他停薪留職,在地礦局門口盤了一間房,開始自立門戶?!皠傞_始效益十分差,若非是地礦局的門面,估計撐不下來?!敝钡絻赡旰螅瑢幭穆糜螛I(yè)開始起步,為了大力促進旅游發(fā)展,政府積極宣傳推廣“寧夏五寶”,作為“藍寶”的賀蘭石受到游客大力追捧。
那時,外地來的游客到處購買賀蘭硯雕,市場供不應求。“既然如此,何不機雕和手工雕刻兩條線發(fā)展?”針對需求,石飚開始“兩條腿走路”,一邊收了兩個徒弟做純手工雕刻,一邊又招了10余名工人用機器雕刻,并針對各個層次的受眾,配上不同檔次的包裝,做成禮盒售賣,沒想到大受歡迎,連自治區(qū)政府部門都上門來定做禮盒。這個不會經(jīng)營的人竟然誤打誤撞闖出一條賺錢的路來。
直到2003年,石飚突然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是時候靜下來追求自己的風格了。那一年,他去了安徽歙縣、廣東肇慶、甘肅洮硯等產(chǎn)硯之地及多個木雕、玉雕、根雕名產(chǎn)地。“雕得多了,就想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彼f,“一般去十天半個月,那時候也不認識雕刻名家,就是走走看看,回來再琢磨?!?/p>
傳統(tǒng)硯雕藝人太想把賀蘭石的俏色充分利用,高浮雕、鏤空雕……極盡繁復之能。看得多了,石飚才明白,賀蘭硯不管是文化氛圍還是技藝都太落后,雕刻工藝更是過于拘謹。于是,他將端硯的薄雕手法借用過來,并廣泛借鑒牙雕、玉雕、根雕等雕刻手法,“化繁為簡”,與石頭對話,嘗試把賀蘭硯雕做得更“雅”一點,更“活”一些……
這一悟,又是七八年。他悟成“器成于心,技雕其意”之道,提出“舍彩、去糙,存精、取意”之雕刻理念,將賀蘭石的獨特品質(zhì)與個人創(chuàng)作風格融為一體,師古而不拘泥于古,傳統(tǒng)而又創(chuàng)新,可謂“人石通靈”。
石飚捧出三個盒子,是2012年他評“國大師”的三方作品——《祈?!贰ⅰ冻厝ぁ?、《遠古》?!冻厝ぁ芬蛔魃畹梦倚摹YR蘭硯一般是俏綠彩雕物,紫彩作底,而《池趣》正好相反,是俏紫彩雕物,綠彩為底。盛開的荷花在微風中搖曳,一只蜻蜓安靜地落在花苞上,下方兩只青蛙蹲在荷葉和蓮蓬上竊竊私語,小魚在荷下成群游過,似乎能聞到荷花傳來的陣陣清香……盡管運用了傳統(tǒng)的高浮雕和鏤空雕,整方硯臺卻清雅簡潔,寥寥幾筆,將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面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傳下賀蘭
“一端二歙三賀蘭”。賀蘭硯有300多年歷史,品質(zhì)絕佳,呵氣出水,不損筆毫,發(fā)墨快而細,存墨不干不臭……目前中國制硯的“國大師”有9位,其中端硯4位、賀蘭硯2位、歙硯1位、苴卻硯1位、魯硯1位。盡管如此,賀蘭硯的發(fā)展情況仍遠遠落后于端硯、歙硯,甚至不如洮硯、澄泥硯。
“這跟寧夏的整體文化氛圍有關,拿毛筆寫書法的人都寥寥無幾,誰會花上萬元的價格買一方手工制作的硯臺?!闭劶按?,石飚有些失落,“你看安徽歙縣,寫毛筆字的人很多,賣文房四寶的店隨處可見?!?/p>
何況賀蘭石還十分緊缺,可供開采的賀蘭石只在賀蘭山脈的筆架山前溝,可供開采的中心區(qū)儲量不過5.93萬立方米。這10余年,賀蘭石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已經(jīng)漲了十幾倍,如今每噸賀蘭石料要2萬元到4萬元,且很難買到好料。大多數(shù)手藝人都是靠多年前積累在支撐,石飚也不例外。
原料的缺乏、價格的瘋漲導致外來石“入侵”。“前兩年特別嚴重,不是內(nèi)行人,幾乎買不到真正的賀蘭石?!逼渲?,苴卻石的“入侵”最為嚴重?!昂玫能趨s石品質(zhì)并不比賀蘭石差,我也雕過兩塊?!闭劶败趨s石,石飚十分理性,“但它畢竟不是賀蘭石,這樣會傷害到整個賀蘭石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p>
有著對賀蘭硯的極度熱愛,讓石飚一雕就是20余年,還帶出兩個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如今他每天至少雕4個小時,如果哪天沒握刻刀,就悵然若失。他的兩只手,都被厚厚的老繭布滿,甚至可以從他右手虎口的老繭形狀猜出他握刀的習慣,這是一個手藝人的特征,也是一位手藝人的驕傲??墒牵皇敲恳粋€人都有這樣的熱忱,賀蘭硯雕的從業(yè)者不過200多人,除卻20余位工藝美術大師,大部分手藝人都是從底層工匠而來,他們埋頭在自己的小作坊里,彼此絕少溝通、交流,對他們來說,硯雕不過是謀生的手段,幾乎不會考慮到技藝的傳承、創(chuàng)新,這使得賀蘭硯雕后繼乏力。“從1996年到現(xiàn)在,我至少搬了5次地方,都是帶著大量設備、原料一起挪,非常麻煩?!笔M麑幭目梢越ㄔO一個手工藝產(chǎn)業(yè)園,把手藝人集中到一起。“因為如果你不保護,有些技藝沒法傳承,真有消失的可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