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主要海軍風帆訓練艦概況:
阿根廷海軍“自由”號鋼質三桅訓練帆艦,它的艏部有象征自由的雕像,全艦成為阿根廷海軍和國家的象征和驕傲。該艦曾于1988年來上海訪問。
智利海軍“埃斯梅拉達”號,是世界海軍訓練帆艦中最長的一艘,1954年由西班牙卡迪斯船廠建成。活躍在世界各大洋上,為其海軍官兵遠航訓練服務。
意大利海軍“阿美利哥·威斯普西”號鋼質三桅訓練艦,主要用于訓練年輕軍官,并任友好形象大使,出席各種帆船的檢閱與聚會。
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鷹”號鋼質三桅訓練艦是海岸警備隊學院的旗艦,滿載排水量1816噸,可搭載學員180人。駐泊母港是康狄涅格州新倫敦港,但經(jīng)常以形象大使身份參與國際海事活動,而出現(xiàn)于世界港口。
哥倫比亞海軍BE-160“Gloria”號Gloria級三桅風帆訓練艦。滿載排水量1250噸。船上配10名軍官、50名專業(yè)船員兼教官,可容60~75名學員航海實習,組織在南北大西洋上巡航訓練。
委內瑞拉海軍命名為“西蒙·波里瓦爾”號,是紀念1783—1830年的南美民族英雄,他對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拿馬、秘魯、委內瑞拉的獨立是有貢獻的,并體現(xiàn)著民族的理想與自由的精神。
印度海軍“波濤”號鋼質三桅訓練帆艦,此艦是1997年11月在日本建成的,駐泊在印度西南的柯欽港。編配6位軍官、23名船員,每次航海訓練可容30名學員。它除為海軍部隊培訓青年軍官,也接受印度國防學院和海軍學院的高級學員培訓任務。
波蘭海軍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1艘“火花”號三桅訓練木帆艦,服役50余年,共培訓出4000余名波蘭海軍軍官。新造鋼質三桅訓練帆艦,是波蘭格丁尼亞船廠1982年自制的,仍繼承沿用原訓練艦名,艦名前增加ORP三個字是“波蘭軍官儲庫”的縮寫,也是波蘭格丁尼亞海軍學院的校訓。該艦揚帆遠航成為波蘭共和國參與國際性訪問的代表。
英聯(lián)邦為澳大利亞建國200周年將“青年奮進”號贈送給澳大利亞政府和人民,成為國家的訓練帆艦。該艦是雙桅鋼質巴克恩廷型縱帆船?,F(xiàn)交由澳大利亞海軍定編9名官兵進行管理和組織培訓,每航程可容24名青年學員,每年組織20次澳大利亞本國沿海環(huán)航,每次10天。因此數(shù)百名青年和官兵可以接受實船航海訓練。
荷蘭皇家海軍學院的旗艦“烏蘭尼亞”號于1928年建造,在1950年改裝帆具后做為訓練艦沿用至今。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鋼質雙桅訓練帆艦,且艦齡已達78年,但荷蘭40多年來所有出色的海軍軍官都曾在該船上培訓過。該艦僅配3名軍官、2名士官,可供12名學員實習訓練。
法國海軍“拉·貝雷·保羅”和“埃托雷”號是同型姐妹艦,木質帶大三角帆斯庫納型雙桅縱帆艦,建造于1932年。一直為自由法國力量服務。盡管已有70余年的船齡,現(xiàn)在仍為培訓法國年輕一代海軍軍官服務??偨y(tǒng)保衛(wèi)年輕共和國時代的海洋權益的6艘同型之一,該艦總面積達42270平方英尺,載44~50座射程1200碼的火炮,全船原配官兵450名。艦首有希臘神話中的大力英雄海格利斯雕像。當時整船造價約為32萬美元。1828年曾擔任美國地中海艦隊的旗艦,1871年改裝后擔任若干年的訓練艦,又做為炮靶,直到后來停在碼頭旁逐漸被人們淡忘。1927—1930年再度因公眾關注而獲得國家教育基金贊助修理和改裝后,由一艘掃雷艦拖航周游訪問美國沿岸90個港口,接待450萬參觀者,聲威大振。3年后被確定為國家級文物,駐泊在波士頓市查里斯敦海軍船廠已不用的船塢旁,作為美國海洋與海軍歷史里程碑,是浮動的海軍與海洋博覽教育基地。
美國海軍“憲法”號三桅木帆艦是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