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唐故蘄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孫府君墓志銘試釋

        2014-06-08 06:51:22李金鑫
        懷化學院學報 2014年3期
        關(guān)鍵詞:北庭回鶻刺史

        李金鑫

        (新疆師范大學文學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54)

        本方墓志出土于山西省臨猗縣,志蓋遺失、志石為正方形,長寬約為66厘米[1]37。志文為楷體,標題為“唐故蘄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孫府君墓志銘并序”,無方界格,墓志全文共計1 312字(含銘文),撰書者不知。志文如下①:

        唐故蘄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孫府君墓志銘并序

        府君諱杲,字囗,富陽人也。曾祖應(yīng),皇朝博州清平縣令;烈祖矩,皇朝瀛州河間縣尉;烈考澄江,皇朝甘州張掖縣令。惟臏楚也,克播于克名;惟登權(quán)也,實振其英邁。代繼賢哲,間生良材。

        公性植謙沖,秉節(jié)孤直,游心劍術(shù),發(fā)跡詞林。賦擅擲金石之聲,器推斷犀之利,懷報國殺身之節(jié),展忘家立事之勤。永泰中,杖信北庭,獻書軍府,陳犬戎之利害,葉軍旅之機要。本道奏聞,敕授伊州參軍。秩滿,授西州交河天山縣尉、前庭縣丞、天山縣令,北庭大都護府司馬。尋改中大天、試將作監(jiān)兼北庭大都護府長史。久處虜庭,長懷魏闕,既至京兆,果沐圣慈,改試太子詹事,仍封北??h開國男,食邑三百戶,依前充都護府長史。尋加正議大夫兼侍御史,充伊西庭節(jié)度行軍司馬,賜紫金魚袋,食封如故。

        初,公誓志伊西,策名沙漠,深副邊疆之望,不辭州縣之勞。建中三年,奉使入朝,途經(jīng)獫狁,屬囗圍四合,河北興師,單車而來,一身歸國,冒艱歷險,方達鎬京。德宗朝嘉乃臣節(jié),烈于漢官,實王府有光,司武稱當。惟新寵命,再卜嘉姻,懼貽尸祿之譏,表請理人之職。志安凋瘵,庶復流庸,惠洽黎庶,化感行商。五年在任,四知州事,累書上考,首出眾寮。時偶旁求之詔,雅符廉問之囗,再居王府,步武鹓行。屬順宗升遐,天下震悼。今上嗣位,率土稱慶,宜申興亡之運,俾竭梯航之誠,率由此道,爰命杰俊。

        公有和眾之德、應(yīng)對之才,固當杖旄節(jié)之雄,告存歿之役。歷砂磧,履堅冰,展以忠貞,深入遐阻,恭宣漢詔,深愴蕃情。初結(jié)葬衣之悲,旋切來朝之戀,昔年漢使,因或拘留,既悅甘言,悉還京闕。罷羊馬之人,杜縑繒之求,安彼虜庭,存我國用,不辱君命,美哉使乎!及旋師塞門,對揚休命,特承優(yōu)詔,累荷寵光,簡在帝心,咨于列岳。分圣憂以撫俗,杖廟算以靜難。蘄春丕變,期月政成,征稅既均,逋逃畢復。 鰥之黨,仰公之德,猶旱苗之沐膏雨然;負販之類,慕公之化,若渴者之獲醴泉然。將期耆而艾,曷而熾,豈意玉斯缺,蘭斯焚!未展血誠,俄傷薤露,元和己丑歲閏三月廿有四日薨于官舍,享年六十有八。茫茫楚塞,眇眇河汾,囗德感于遺黎,旅櫬傷于行路。

        嗚呼!梁木斯壞,今斯見矣。日月有時,龜筮葉吉,歸葬于河中之臨晉原,禮也。歷言凡十有二政,經(jīng)考凡廿有四,參其軍事,再尉交河,囗副貳之班,為百里之長。司武擅美,題輿代能,再歷月卿,兩居王府,職雄獨坐,位重專誠。慎其所未至者,御大患、靜邊陲而已。夫人河內(nèi)常氏,乃故靈武節(jié)度檢校、工部尚書謙先之孫,故坊州刺史巽之第二女也。早聞詩禮,素蘊賢明,兆葉凰皇,囗齊琴瑟,志存偕老之操,遽深同穴之悲。嗣子 ,饒州余干尉;次子鎮(zhèn)、钅奇,并鄉(xiāng)貢明經(jīng)。有女三人,長才初笄,將適郗氏;次皆幼稚,望望皇皇,皆柴毀茹荼,孺慕泣血。傷隙駒之不駐,嗟朝露之已唏,懼歲月推移,陵谷遷變,非憑翰墨,曷紀平生。嗣子以予還往分滌,見托為志,爰征茂實,用刊貞石。

        通讀志文,試將其分為六段如上:

        第一段為志題,交代了志主所生活的朝代以及生前最后的官職。因墓主卒于元和己丑歲(809)閏三月廿有四日,享年六十有八,可知其生年為天寶一載(742)。

        蘄州[2]654:唐為江南道轄下上州②。唐量戶口定州縣等第,據(jù)《唐會要》卷七十載:開元十八年三月十七日敕:太平時久,戶口日殷,宜以四萬戶已上為上州,二萬五千戶為中州。其親王任中州下州刺史者,亦為上州。王去任后,仍舊。蘄州開元戶僅兩萬六千八百九,尚不滿足上州戶數(shù)??芍?,蘄州或因有親王兼領(lǐng)刺史而為上州。刺史[3]959:職事官名,本為御史一種。宋朝臣出知州(或府)事,所任即隋、唐刺史之職。元以后刺史之名廢,清人則用作知州的別稱。

        御史中丞[4]172:秦始置,漢為御使大夫的次官。漢哀帝廢御史大夫,御使中丞轉(zhuǎn)為御史臺的長官。唐朝、宋均御史大夫與御使中丞并置,以中丞為長官。此處墓主以刺史代御使中丞銜。

        第二段,主要介紹志主的姓名、籍貫以及家族世系。

        富陽[2]604:漢富春縣,屬會稽郡。晉孝武皇帝太元中,避鄭太后諱,改春為陽,吳孫堅父子即為此縣人。志主孫杲曾祖孫應(yīng),為河北道博州清平縣令。清平[2]458:本漢清陽縣地,屬清和郡。隋開皇十六年改貝丘為清平縣,屬博州??h令[5]600:古職官名,是中國古代縣級行政區(qū)劃的最高官員名稱,下設(shè)縣丞、主簿、縣尉、典史等。唐縣令,京縣、畿縣正五品上有與正六品上,余自從六品上至從七品下,宋縣令只存虛名,以京朝官任其職,稱知某縣事,因而有知縣的之名。清平為上縣,官從六品上。

        祖父孫矩,為河北道瀛洲河間縣尉,河間為望縣??h尉[5]596:中國古代地方職官名,掌管一縣軍事和治安的官吏。始于秦、漢,與縣丞同為縣令佐官。唐初再改為正,旋復為尉,縣二或一人,掌分判諸司之事。父張澄江,為隴右道甘州張掖縣令,張掖為上縣,官從六品上。

        志文云:孫杲為富陽人。富陽為孫姓一郡望,據(jù)《元和姓纂》孫條云: “吳郡富春,吳孫武子世居富春。堅、策、權(quán),權(quán)為吳地……孫武之后,世居富陽?!盵6]467《三國志》亦載:“孫堅,字文臺,吳郡富春人,蓋孫武之后。”[7]809《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第五》云:“臏生阿、鄄之間,臏亦孫武之后世子孫也”[8]2162。可知,孫臏、孫權(quán)皆為孫武后世子孫,特別是孫權(quán)更使富春孫氏顯赫一時。志主為富陽孫氏后人,加之唐代墓志有諛墓之習,故志文“惟臏楚也,克播于克名;惟登權(quán)也,實振其英邁”夸贊孫杲像其先祖孫臏、孫權(quán)一樣,名聲遠播,才智出眾。富陽孫氏賢哲代代相繼,棟梁之才不斷涌現(xiàn)。

        第三段:主要講述志主孫杲品性及仕宦西域的經(jīng)歷。

        孫杲為人謙虛,保持著孤高耿直的節(jié)操,潛心劍術(shù),揚名詞壇,可謂才兼文武。其賦作辭藻優(yōu)美,聲調(diào)鏗鏘;思辨決斷犀利敏銳;身懷殺身救國之氣節(jié);國爾忘家,盡心盡力于職事。

        而孫杲西域仕宦經(jīng)歷卻與安史之亂緊密相關(guān)。天寶盜起,中國用兵,而河西隴右不守,陷與吐蕃,至大中,咸通始復隴右。[9]96安史之亂后,吐蕃逐漸蠶食河隴。唐代宗時期,吐蕃大舉侵犯河隴,據(jù)《資治通鑒》載:“吐蕃入大震關(guān),陷蘭、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盡取河西、隴右之地?!盵10]7146《舊唐書·地理志》亦載: “上元元年,河西軍鎮(zhèn)多為吐蕃所陷。”[9]1647據(jù)《元和郡縣志》,甘州也在永泰二年(766)為吐蕃所陷。甘州失陷前,河西節(jié)度使楊休明,曾遣官前往安西四鎮(zhèn)征調(diào)援軍。

        孫杲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在永泰年間,憑借自身信義,向北庭都護府獻策,陳述吐蕃對于西域的威脅,所談涉及到了當時的軍事機要。北庭都護府旋即向朝廷奏報孫杲獻策一事,孫杲被任命為伊州參軍。伊州[2]1029:古稱昆吾,后轉(zhuǎn)為伊吾。唐為下州,屬隴右道,下轄伊吾、柔遠、納職三縣。據(jù)陳國燦先生考證:伊州陷蕃時間應(yīng)為代宗大歷二年(767)[11]453,而杲在永泰年間(764-765)獻策北庭都護府,可知其任伊州參軍的時間應(yīng)在764-767年之間。

        孫杲在伊州任滿后歷任西州交河縣尉、前庭縣丞、天山縣令、北庭大都護府司馬。西州[2]1030:本漢車師國之高昌壁,班超定西域,以超為都護府,復置戊己校尉,理車師前部高昌壁,以其地勢高敞,人物繁盛,因名高昌。唐改名西州,屬隴右道,治高昌城,領(lǐng)前庭、柳中、交河、天山、蒲昌五縣。縣丞:唐代,縣丞為一縣的佐官,赤縣(京縣)設(shè)兩人,其他縣設(shè)一人,在縣官中僅次于縣令。天山縣唐為下縣,天山縣尉為從九品下,天山縣令為從七品下。前庭[2]1032:貞觀十四年置高昌縣,取舊高昌國名也,天寶元年改為前庭縣。唐為下縣,依唐制,下縣縣丞為正九品下。

        北庭大都護府:開元初設(shè)北庭都護府。709年,北庭都護府升為大都護府。北庭大都護府是唐設(shè)立于西域天山以北的行政單位。和安西大都護府平級,分管天山南北,是唐治理天山北麓軍政合一的領(lǐng)導中樞。司馬[5]454:官名。唐朝,州設(shè)司馬,作為刺史的佐官,實際無職掌,多用于處置貶官。據(jù)《唐六典》載[12]755:大都護府設(shè)長史一人,正五品上;設(shè)司馬一人,正五品下。……都護、副都護之職,掌撫慰諸蕃,輯寧外寇,覘候奸誘,征討攜離;長史、司馬貳焉。諸曹如州、府之職??芍捍蠖甲o府司馬、長史為大都護府副官。中大夫[4]308:文散官名。唐與宋初,為從四品下之文階官。將作監(jiān):中國古代負責宮室、宗廟、陵寢等公共土木建筑的官員,兼領(lǐng)百工。唐為從三品,應(yīng)為朝廷拜授。志文云:孫杲試將作監(jiān),可知因河隴陷蕃,北庭與中原交通受阻,其并未被正式任命。

        建中二年(781):西域恢復了中原的聯(lián)絡(luò)。據(jù)《資治通鑒》載:數(shù)遣使奉表,皆不達,聲問絕者十余年;至是(建中二年七月),遣使間道歷諸胡自回紇中來,上嘉之。[10]故志文云:久處虜庭,長懷魏闕,既至京兆,果沐圣慈。北庭諸官,久處邊塞,即使在河隴陷蕃,與中原失去聯(lián)系后,仍心系大唐王朝。在取得聯(lián)系后,德宗被他們?yōu)閲M忠的精神所感動,北庭諸官也受到嘉獎。孫杲此時被任命為太子詹事,得到了北??h開國男的爵號,其都護府長史也得到了朝廷的敕封。太子詹事[4]129:官名。秦始置,掌太子家事。唐太子詹事不任職事。開國男:[4]爵位名。唐為從五品上,食邑三百戶。

        不久,孫杲又被加授正議大夫兼侍御使,并擔任伊西庭節(jié)度行軍司馬,賞賜紫金魚帶③。正議大夫[4]1258:文散官名。隋煬帝時始置,秩正四品。唐沿置,秩正四品上。侍御使[4]918:官名。秦始置,漢、魏晉沿之。唐以侍御使屬臺院,主糾察百官。宋制同唐,至明廢。伊西庭節(jié)度使實際為北庭伊西庭節(jié)度使,是總管伊、西、庭三州及天山北麓的軍政合一組織。北庭伊西庭節(jié)度使又多兼領(lǐng)北庭大都護府或北庭都護。[13]426行軍司馬為節(jié)度使下置職,每鎮(zhèn)設(shè)“一人,申習法令”[14]895,屬于軍事色彩濃厚的文職佐官。

        孫杲憑信義聞名北庭,其向北庭都護府獻計獻策,縱談吐蕃對于西域的威脅,“陳犬戎之利害,葉軍旅之機要”。其審時度勢的眼光和不畏艱難為國盡力的氣魄使孫杲在永泰年間至建中三年④,短短的十多年間,由從九品下的參軍,升為正五品上的大都護長史,其升遷速度可謂令人驚嘆,足見其在西域的作為。

        第四段:記述了志主孫杲不畏艱險,只身歸朝,并受到朝廷優(yōu)待的傳奇經(jīng)歷。

        孫杲最初立志要在西域有所作為,獻身朝廷,勤于職守,不辭辛勞,不負朝廷對其守邊御疆的重托。建中三年(782),孫杲受時任北庭大都護李元忠之命,經(jīng)回鶻路,入朝覲見。時值淄青節(jié)度使李正之子李納,與魏博節(jié)度使田悅合謀同叛。德宗派兵鎮(zhèn)壓,引起戰(zhàn)禍。⑤故志文云:河北興師。孫杲只身單車歸朝,歷盡艱辛,方達鎬京。孫杲忠順于大唐王朝的氣節(jié),受到了德宗皇帝的嘉獎。孫杲被朝廷在其本官的基礎(chǔ)之上加授試官試太子詹事,從北庭大都護府長史調(diào)任伊西庭節(jié)度行軍司馬。故志文云:實王府有光,司武(司馬)稱當。貞元二年(786)⑥,孫杲被朝廷賜婚。故志文云:“維新寵命,再卜嘉婚”。

        受隴右陷蕃影響,北庭與朝廷之間的交通被阻斷。孫杲滯留京師,并未赴任伊西庭節(jié)度使司馬一職,因此有尸位素餐之嫌。于是,孫杲上書請求它任。他的志向在于安撫困苦之人,使流亡在外的難民重歸故土,恩澤遍及普通民眾,以自己的德行感化流動經(jīng)營的商人。其請求被朝廷批準,故志云:五年在任,四知州事。可知,其被外放,任地方官。在任地方官期間,孫杲累次考課均被評為上等,在同僚之中名列前茅。適逢朝廷下詔,征選良官,察訪查問的大臣認為孫杲很符合標準⑦。孫杲被再次舉薦任京官,回到了朝官的行列。孫杲回到京師不久,順宗駕崩,天下驚愕悲悼。憲宗即位后,普天同慶,商討興盛與衰亡之運勢,尋找竭誠的引薦人才的有效途徑,使天下才智出眾之人能夠為朝廷所用。

        第五段:主要記述了孫杲出色完成出使回鶻,吊祭并冊立新可汗的使命。

        孫杲有使百姓和順的德行,出眾的口辯能力,本來就可以勝任出使的任務(wù),展示大唐的雄風。永貞元年(805),回鶻懷信可汗卒,孫杲奉命出使回鶻。關(guān)于孫杲出使回鶻一事,《新唐書》、《資治通鑒》、《唐會要》均有記載。茲將史書中相關(guān)記載列表如下,以見其出使之情況:

        表1 史書中孫杲出使情況記載

        由上表可知:孫杲以鴻臚少卿⑧兼御使中丞于貞元元年(805)出使回鶻。因出使回鶻要經(jīng)過杳無人煙的沙漠且在深冬出行,故志文云: “歷砂磧,履堅冰”。孫杲久在北庭任職,熟悉周邊民族事務(wù),因此說其“深愴蕃情”。因?qū)O杲巧言善辯,說服了回鶻,往年出使回鶻受到羈押的唐使臣也都“悉還京闕”。

        志文“罷羊馬之人,杜縑繒之求”說的是唐與回鶻的“絹馬貿(mào)易”。⑨在唐與回鶻的關(guān)系史上,絹馬貿(mào)易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傳統(tǒng)史書評價為:“蕃得帛無厭,我得馬無用,朝廷甚苦之”。

        孫杲此行促使了回鶻減少了對唐羊馬的出口,使回鶻在“絹馬貿(mào)易”中讓步,而且還安撫了回鶻,鞏固了唐與回鶻的聯(lián)盟,成功的完成了使命。故志文云“安彼虜庭,存我國用,不辱君命,美哉使乎!”孫杲不虛此行,出使回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凱旋后,為皇帝所知曉,“特承優(yōu)招”,升任蘄州刺史,集恩榮光耀于一身,位高權(quán)重,得到重用。故志文云:“分圣憂以撫俗,杖廟算以靜難”。

        孫杲任蘄州刺史⑩后,蘄州大變,賦稅均攤,流民皆歸。鰥寡孤獨,仰慕其恩德,如同久旱逢甘霖;擔貨販賣之人,敬仰其教化,猶如口渴者之飲醴泉。

        “玉斯缺,蘭斯焚!”好景不長,孫杲在蘄州任上僅三個月,就病逝,于元和己丑歲(809)閏三月廿有四日薨于官舍。百姓無不為之哀悼,故云“旅櫬傷于行路”。

        第六段:簡要概述了孫杲的歸葬地、生平紀略,以及夫人子嗣。

        志文“日月有時,龜筮葉吉,歸葬于河中之臨晉原(11)”,可見孫杲的下葬時間是經(jīng)過占卜所得的吉時。臨晉今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臨晉鎮(zhèn),即為本墓志出土地。

        孫杲一生著述:策略十二,經(jīng)考二十四。其軍事也卓有成就:“再尉交河,為百里之長(縣令)”。為司馬期間,又獨享美名,朝野上下無不景仰其賢達。其兩任王府(太子)內(nèi)侍職官,位高權(quán)重。志文云: “慎其所未至者,御大患,敬邊陲而已”,當為志文撰寫者對其的溢美之詞。孫杲妻為河內(nèi)常氏(12),為名門之后,故志文云: “早聞詩禮,素蘊賢明”。其嗣子孫煉,為饒州余干縣尉;次子孫鎮(zhèn)、三子孫钅奇;并有女三人,據(jù)墓志云: “長才初笄,將適郗氏(13)”,次女、三女皆幼稚。

        綜上所述:孫杲墓志的出土,為了解墓主生平、家世,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志云孫杲出使回鶻,進一步印證了史書關(guān)于孫杲出使回鶻的記載。其通過回鶻入朝的事跡,為我們研究唐中葉吐蕃陷蕃后,中央王朝與西域的聯(lián)系提供了直接的出土物證,也為唐代西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據(jù)其墓志,可補史闕:蘄州刺史(14)、北庭大都戶府司馬等職官所任人員可茲補出。更為可貴的是其墓志中亦有唐與回鶻“絹馬貿(mào)易”情況的反映,是研究唐特別是唐中葉經(jīng)濟情況不可多得的寶貴史料。當然,孫杲墓志資料的內(nèi)涵,不僅以上筆者之陋見,相信它研究價值還會得到進一步的挖掘。總之,孫杲墓志文物史料價值彌足珍貴,惜原物不知所蹤,僅見拓片。

        [1]王仁波,吳綱.隋唐五代墓志匯編(北京卷第二冊)[M].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2]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卷三十七·志第二十七[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俞鹿年.中國官職大辭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

        [5]徐連達.中國官制大辭典[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

        [6]林寶.元和姓纂[M].北京:中華書局,1956.

        [7]陳壽.三國志·卷四十六·吳書一·孫破虜討逆?zhèn)鞯谝籟M].北京:中華書局,2005.

        [8]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59.

        [9]劉日句.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0]司馬光編.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11]陳國燦.安史亂后的唐二庭四鎮(zhèn)·煌學史事新證[M].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

        [12]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

        [13]薛宗正.北庭歷史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14]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15]王溥.唐會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注釋:

        ①收錄本篇墓文的主要有:《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29冊46頁;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志匯編》 “元和02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101頁;周紹良主編:《全唐文新編》卷二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第15388頁;《全唐文補遺》第4輯,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頁。

        ②唐州縣按其地位輕重,轄境大小,戶口多寡以及經(jīng)濟開發(fā)水平的高低劃分為不同等級。一般以戶口多寡有雄、望、緊、上、中、下等級。

        ③魚袋為唐宋時官員佩戴的證明自己身份,內(nèi)裝魚符的袋子。唐制三品以上穿紫衣者用金飾魚袋,五品以上穿緋衣者用銀魚袋。而孫杲官位此時尚未至三品,所以賜穿紫袍,賜佩金魚袋,故稱賜紫金魚帶。

        ④據(jù)志文云,孫杲在建中三年,奉使入朝,故云至建中三年。

        ⑤詳見:《新唐書·卷二百一十·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鎮(zhèn)魏博》。

        ⑥孫杲妻墓志銘載:“笄纓之歲,始歸于府君”,“元和五年正月廿九,終于臨晉縣之官舍,享年卅九”,可知推知其妻“笄纓之歲”應(yīng)為貞元二年(786)。

        ⑦志文:“廉問之囗”,筆者據(jù)文意試補為“廉問之臣”?!度莆摹ぞ戆耸拧べ易凇芬嘤小肮?jié)制廉問之臣,州牧縣宰之吏”之用法,“廉問之臣”與本志文用法相同。

        ⑧鴻臚少卿為鴻臚寺副 之官,官從四品上。據(jù)《舊唐書·職官志》載鴻臚寺“若諸蕃人酋渠有封禮命,則受冊而往其國”。

        ⑨關(guān)于絹馬貿(mào)易,可參見劉正江《回鶻與唐的馬絹貿(mào)易及其實質(zhì)》(黑龍江民族叢刊,2011年第2期),此處不再贅言。

        ⑩據(jù)孫妻墓志云:“府君出牧于蘄,才 三月,蘄人不幸,府君即世”,可知孫杲應(yīng)在元和己丑(809)初,任蘄州刺史。

        (11)據(jù)其妻墓志載:“厝于臨晉縣蛾眉原之里,邇先瑩也”。

        (12)據(jù)其妻墓志載:“其先即漢長羅侯惠之后。曾祖泰,懷州刺史;祖光輔,贈兵部尚書;父 ,贈坊州刺史;季父愿,將作監(jiān)贈工部尚書”。

        (13)即是其妻墓志銘撰寫者:前試秘書省校書郎郗弘度。

        (14)郁賢皓先生據(jù)其墓志已補出元和九年(809)蘄州刺史,詳見其大作《唐刺史考全編》,第1796頁。

        猜你喜歡
        北庭回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新傳奇(2023年1期)2023-02-08 07:55:06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5-8世紀的北庭佛教*
        俄藏回鶻文《玄奘傳》第六卷七葉釋讀
        小議回鶻文《玄奘傳》第六卷所見之?g?一詞
        邊塞詩歌與北庭歷史文化
        回族文學(2018年5期)2018-01-15 00:57:16
        回鶻文《慈悲道場懺法》動詞的式范疇
        關(guān)于回鶻文書中幾個詞的探討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午夜熟女插插xx免费视频| 黄污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熟女人妻中文字幕av| 亚洲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777 | 中文字幕隔壁人妻欲求不满| 国产性自爱拍偷在在线播放|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国产乱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六月丁香婷婷色狠狠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丰满少妇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 91九色免费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91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极品新娘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20p|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丝袜美腿人妻第一版主| 欧美狠狠入鲁的视频777色|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 无遮挡中文毛片免费观看| 精品亚洲不卡一区二区| 青青草久久久亚洲一区| 色综合天天综合欧美综合 | 国产成人av片在线观看| 日韩一欧美内射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一|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www| 男人天堂网在线视频| 久久久亚洲女精品aa| 免费在线国产不卡视频|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精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