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 彪
小提琴教學是技術傳授和藝術表現(xiàn)同為一體的教學活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講授是重要的,演奏技能的傳授、演奏方法的介紹和對作品的分析……都需要通過語言的表達方式來進行。但是,小提琴教學的特殊性在于其本身所特有的實踐操作性。從本質意義上講,一切形式的知識內容的講授都是為演奏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服務的,而教師的示范演奏對學生來說,更是一種最直觀、最具體、最形象的教學方法和途徑。因此,對小提琴教學中的示范演奏進行理論上的探討就很有必要。
示范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是有目的的以教師的示范技能作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學生相應的行動,使他們通過模仿能夠有成效地掌握必要的技能?!捌湓硎怯^察者從示范者處獲得的信息被轉換成知覺──認知表象和內部中介演練反應,此后這些表象與反應便被作為象征性的線索或提示物來引出新的外顯行為?!雹僭谌祟惽О倌甑慕逃虒W實踐和研究成果中,示范教學是一種經典性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對于操作技能性質的學習,更具有明顯的應用價值。從本質方面來看,示范教學是“教”與“學”中的一個有效中介環(huán)節(jié),它溝通了學習者在知識技能獲得過程中的內部條件與外部條件,通過觀察進入編碼、儲存,進而更好地轉化為自我認知和操作的動力和能量。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認知行為主義代表班杜拉(Alberr Bandura)在他的《社會學習理論的概觀》中強調了觀察學習的重要性,指出“觀察學習使得學習過程縮短,這對于人類的發(fā)展和生存是很重要的”。認為示范是觀察學習的重要對象,并指出“某種復雜的行為的形成根據(jù)示范是可能的”。②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Robert Mills Gagne)在他的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中,提出了9個教學事件與學習過程的密切關系,其中“呈現(xiàn)刺激材料”“特供學習指導”“誘發(fā)學習表現(xiàn)”等③,都可以通過示范教學來實現(xiàn),這些有國際影響的理論支撐,充分肯定了示范教學的應用價值,驗證了示范教學不僅是教學方法,而且也是學習資源。從學習心理過程方面來看,示范教學方法源于學生的模仿。由于兒童、青年和成人都喜歡通過模仿的途徑來提高學習效率,因而在學校教學中就把模仿作為一種方法。其重要意義是使學生用較少的時間和精力就可以掌握所需要的技能;還可使學生明顯地看出學習的成功或失敗,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哪些方面需要克服。所以模仿是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學習方法。當然,模仿本身是一種“比著葫蘆畫瓢”式的機械重復,比較封閉保守,缺乏創(chuàng)造性,長期過多地使用容易束縛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影響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以模仿學習為基本取向的示范教學,就應該注意揚長避短。一方面,充分發(fā)揮示范教學的直觀、榜樣作用;另一方面,注意調動學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變被動模仿為參與性的探索,使他們能夠通過對“榜樣”的形象感知,獲取掌握技能技巧的力量。在示范教學中不刻板地重復例證,不過死地規(guī)定技能,而是注意靈活變通、合理操作,使學生不滿足于現(xiàn)成方法的模仿,注意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示范作為一種教學法,與音樂的傳承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關系。人類正是通過示范──模仿這種最古老、最簡樸的方式,傳播和積淀了豐厚的音樂文化瑰寶。在這方面,“口傳心授”可謂經典的歌唱教學法,以至于在器樂領域也離不開從師傅演奏的“一招一式”中,獲得技藝的啟迪,從模仿中走進音樂殿堂。
在五彩繽紛的音樂世界,小提琴藝術主要是以雙手的演奏技能來演繹和詮釋音樂的。雖然小提琴演奏的價值存在于她那獨特的音響流淌之中,但是雙手的演奏技能技巧正是創(chuàng)造和決定音樂質量和品味的本源所在。因此,小提琴教學基本任務不僅是要能夠聽賞、分析和評價音樂,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能夠以自己的雙手來演奏音樂。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小提琴教學必須通過聽覺、視覺和運動覺等感知心理的全面協(xié)調活動,才能取得應有的效果。
“示范教學法在音樂專業(yè)的教學中是極為重要的,教師在講解一首樂曲時,要花很多時間作示范,使學生真正有所感受和體會。教師的示范表演,目的不是讓學生去硬性模仿,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感性認識更深入、確切地理解教師所講授內容的精神實質,并通過自己的模仿去達到最終的領會和掌握?!雹芤虼?,小提琴教學中的示范演奏就不是技術層面的模仿,而是通過視、聽覺對小提琴音樂美的感知、鑒賞基礎上的自我演奏能量的轉化,其中既蘊涵著美的直覺感受,又包容著理性感悟的提升。如果說示范演奏只是一種小提琴教學法,那么這種教學法卻深刻地體現(xiàn)著深邃的教育原理和濃郁的美學法則。
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準確而有表情的教材音樂是重要的,因為通過對教材規(guī)范樣本的聆聽可以了解到本次教學所要達到的目標。因此,像全國小提琴考級示范演奏光碟等音像制品是有一定價值的。但是,小提琴教學畢竟不是音樂欣賞,它的基本目標是要讓學生能夠將小提琴作品通過自己的雙手演奏出來,因此,如何奏得規(guī)范、正確,就成為教學必須突破的要點和重點。在小提琴教學中,教師的示范演奏正是通過聽覺、視覺和運動覺的動能系統(tǒng)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全方位感受音樂、觀摩演奏的形象生動的教材。在示范演奏過程中,學生不僅聽到了小提琴教材作品的演奏效果,而且還看到了雙手如何操作才能夠產生出美好的音樂。因此,既能夠激發(fā)起學習演奏的欲望,而且也獲得了方法和技能的提示和啟發(fā)。由于示范演奏在小提琴教學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不僅普遍應用于各類性質的小提琴教學,而且還成為音樂音像市場的暢銷品種。例如由中國音樂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專家教授的小提琴示范教學的音像制品,就通過教授對系列小提琴教材的示范演奏,提供給學習者視、聽覺全方位觀摩學習的直觀教材,其中既有準確而動人的音樂,也有規(guī)范而嚴謹?shù)难葑噙^程,為普及小提琴教育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
和利用音像制品小提琴教材相比,現(xiàn)實中普通小提琴教學的示范演奏更具有真實感和親和力,由于是教師和學生面對面的示范,因此可以有針對性地靈活進行示范演奏??梢詫⑹痉杜c講解相結合,同時,還能夠了解學生的反映和態(tài)度。從學生方面來講,在教師的具體示范演奏中,可以更親切地感受到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和方法,既明確了學習目標,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琴積極性。
小提琴教學中示范演奏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演奏基本技能的示范,主要是演奏的基本姿勢和基本方法方面的示范演奏,主要用于剛入門的學生的小提琴課,使他們能夠從直觀感受正確的基本技能入門,避免走彎路;二是重難點方面的示范。這兩種示范演奏都是局部、片段性的,其重點應該放在技術的正確、規(guī)范方面。三是完整演奏式的示范,是將學生所要演奏的作品由教師準確而有感情地演奏,通常安排在本教材的開始,因為這樣既可以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審美印象,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又可以明確本單元的學習目標。這種完整性的示范不僅要求演奏的方法準確,而且更應該將作品的藝術內涵表現(xiàn)出來,這不僅要求教師有嫻熟而扎實的功底,而且還必須充分備課,才能夠達到示范演奏的目標。當然,這些形式并不是集中在一節(jié)課全部使用,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對象、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而有效地安排,以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
從理論和實踐方面來看,示范演奏在小提琴教學中的意義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實際運用和操作中,卻存在一個如何正確合理使用和充分發(fā)揮其潛在效能的問題。這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審美為核心,根據(jù)小提琴演奏的藝術規(guī)律和音樂教育的教學原則,對示范演奏進行優(yōu)化處理,使之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本人應該具備良好的包括小提琴演奏技能技巧在內的音樂文化修養(yǎng)。特別是在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功方面必須扎實、規(guī)范、過硬。如果教師本身拉琴姿勢不正確、指法錯誤,甚至演奏過程中出現(xiàn)“拋錨”現(xiàn)象,其示范演奏就會產生負面效果。當然,這并不是說小提琴教師的演奏水平高,就一定能夠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在具備了一定的小提琴專業(yè)技術的前提下,認真地備好課是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能夠準確而有表情地演奏教材作品、能夠理解和處理樂曲的風格、能夠分析和把握學生在習琴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只有這樣才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示范。
示范演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但僅靠示范且只采用這一源于模仿性質的教學,沒有其他的教學方式、手段配合,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科學合理選擇和安排示范演奏才能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和參與性教學相結合,將局部示范演示與學生參與學習穿插進行,從而避免教師唱“獨角戲”。還可以讓學生在觀看和聆聽了教師的示范演奏之后,發(fā)表意見和感想,既允許他們表達肯定、贊美之詞,也應該鼓勵他們提出不同意見,甚至是批評。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也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在不同的評價中,拓寬學術視野,獲取自我完善的動力資源。
從音樂審美心理過程來看,對藝術美感受的“第一印象”往往深刻、鮮明,容易產生“一曲難忘”的效果。根據(jù)這一心理特征,小提琴教學中作品的完整示范演奏應該安排在每堂新課的開始。對某些演奏技術的示范等,可以安排在局部講解、難點突破之時進行。除了某些特殊需要外(如對比性地糾正學生的某些錯誤、學習單元總結時的舉例等),一般不在本課結束時再進行示范,從而避免“馬后炮”的消極效果。此外,示范演奏者在通常情況下,由教師來擔任,也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外盡可能地利用音像制品觀摩名家的演奏。有條件的時候,還可以走出課堂,去觀賞與小提琴教材相關的音樂會等演出。
當然,對小提琴教學來說,示范演奏是重要的,但卻不是唯一的。只有當合理而規(guī)范的示范演奏和其他教學方法有機融為一體的時候,整個小提琴教學活動才能既生動活潑,又卓有成效。
[1]心理學大詞典(下)[Z].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39.
[2]郭占基(主編).心理學教學參考資料選輯[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61.
[3]何克抗(主編).教學系統(tǒng)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
[4]楊天君.聲樂教學感性經驗的理性觀察[J].交響,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