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尊重技術(shù)么?
在本屆日內(nèi)瓦車展,最吸引我眼球的不是奧迪新TT或是BMW X4,而是最新款的本田Type R。它一直以來就像傳說一樣存在于我們周圍,沒機會見到真車,只是在國外測評稿上過干癮。其實像Type R這樣熟悉而陌生的日系性能品牌還有不少,比如雷克薩斯ISF、馬自達MPS等。
中國的汽車市場在長時間井噴之后,人們滿足了第一次汽車的門面以及運載功能之后,開始慢慢尋求個性化。性能操控必然是個性化的一大部分,何況各個廠商推出極高精尖技術(shù)為一身的性能車款都是拉動品牌價值的好幫手。這方面歐洲高檔廠商走在最前面,奔馳AMG、BMW M、奧迪RS都已經(jīng)進行了多年的中國市場運作,都非常成功。慢慢地,諸如MINI JCW、福特ST、大眾R這個檔次的車也都開始來中國進行“拉粉運動”。但似乎日本大廠們一直都不太有動靜,我們唯一見得到是相對較小的品牌斯巴魯STI和三菱EVO。要說日本人在性能方面有著幾十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曾經(jīng)踴躍的參加WRC、F1、達喀爾這些賽事,無論是技術(shù)還是知名度都不缺乏,但為什么雷克薩斯IS大張旗鼓的叫板BMW M和奔馳AMG,卻不在中國也拼一下?馬自達在幾年前的RX-8失敗之后,從來也沒在這里提過MPS的事?本田的Type-R在珠三角地區(qū)有著多少狂熱粉絲不惜開著走私車去擁有,卻不把日內(nèi)瓦車展閃閃亮的新車拿來宣傳?
我認為定價難是最大的問題,其實Type-R在歐洲的價格甚至比JCW和ST更貴,但是如果照搬放到國內(nèi),我相信人們會很難接受,甚至是持平的價格。國內(nèi)的大部分用車者對于技術(shù)和操控本身目前還沒有足夠尊重,品牌還是關(guān)鍵影響因素,即便你的Type-R有著和F1一樣的技術(shù),那我也認為你這是一輛本田,一輛思域。日系車長久以來形成的相對物美價廉形象使其性能車款很難賣到應有的價格,與其花錢宣傳投放做賠本生意還不如過幾年再說,我想這就是日本產(chǎn)商們的看法。
以目前銷售的相對不錯的日產(chǎn)GTR和豐田GT86來說,我相信大部分GTR車主是當時買不起法拉利458或者保時捷911 Turbo,86的車主是因為“頭文字D”的緣故,頭腦一熱買了,很快又賣了,這些車的長期車主不是改裝商就是專業(yè)賽車隊。就像有兩百萬預算卻因為嘉年華ST有著拉力賽車般的操控而出手購買的人鳳毛麟角。
其實,中國車市在注重量產(chǎn)的基礎(chǔ)上已經(jīng)開始向著個性化慢慢地探索,技術(shù)成為賣點的時代也許不會太遠。那些產(chǎn)于歐洲德國等地的超級車或許因為其品牌的影響力在眼下的起步階段占據(jù)了一定的優(yōu)勢,但隨著性價比占有的日系車能夠找到合適的方法銷售自己的產(chǎn)品,這一領(lǐng)域肯定有著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Φ?。日系性能車們,你們還需要時間,但這個時間會比世界任何地方都會快。Type-R已經(jīng)確定要進口了,我們將讓它來驗證一下技術(shù)比以前更受尊重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