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鴻 駱惠玉 陳秀梅
(福建省腫瘤醫(yī)院,福建350014)
自我效能干預對鼻咽癌患者行胃造瘺術后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
陳奇鴻 駱惠玉 陳秀梅
(福建省腫瘤醫(yī)院,福建350014)
目的:探討自我效能干預對鼻咽癌放療患者行經(jīng)過胃造瘺置管術后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方法:選擇行“經(jīng)皮胃造瘺置管術”的鼻咽癌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在圍手術期內(nèi)進行自我效能增強干預。比較自我效能增強干預前后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的評分情況。結果:經(jīng)過自我效能增強干預后患者焦慮、抑郁程度明顯下降(P<0.05)。結論:對行PEG術后患者進行自我效能增強干預,可消除其不良心理反應,對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zhì)量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自我效能;鼻咽癌;PEG;護理
自我效能是由美國心理學家Bandura1977年提出的,系指人們成功地實施和完成某個行為目標或應對某種困難情境能力的信念?;颊咦晕倚茉u價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具體有社會支持、經(jīng)濟狀況、文化程度、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應對方式、患者自身行為結果、替代性經(jīng)驗、疾病及其治療等[1]。鼻咽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放射治療是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但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性,口腔、咽喉、腮腺等都在鼻咽癌的放射野內(nèi),常導致口干、味覺與食欲改變和口腔黏膜炎等并發(fā)癥,表現(xiàn)為進食量少及體重下降等營養(yǎng)不良的癥狀和體征。通過放療開始前1周至放化療結束后為患者行經(jīng)皮內(nèi)鏡下胃造瘺置管術(PEG),并通過胃造瘺管行腸內(nèi)營養(yǎng),能較好地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放射治療的耐受性。但術后患者可出現(xiàn)一系列生理、心理及社會方面的變化,包括無法經(jīng)口進食導致廢用感增強,內(nèi)心焦慮、抑郁等,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為此將自我效能理論應用鼻咽癌放療患者行PEG術后護理中,以探討自我效能增強干預對鼻咽癌放療患者行PEG術后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F(xiàn)介紹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科放療開始前1周左右行“經(jīng)皮胃造瘺置管術”的鼻咽癌患者83例。其中,男49例,女34例,年齡30~71歲,平均年齡52.3歲;文化程度:小學21例,初中23例,高中17例,大專以上22例。納入標準:①經(jīng)醫(yī)生建議愿意行“經(jīng)皮胃造瘺置管術”的患者;②有自理能力,能接受護理干預;③既往和現(xiàn)在無重大精神疾患和意識障礙;④小學及以上文化程度;⑤愿意參加本次調(diào)查研究。83例鼻咽癌患者均采用根治性放射治療,其中調(diào)強放療60例,常規(guī)放療23例;其中56例Ⅲ、Ⅳ期患者于放射治療前均接受2~3周期以鉑類為主的聯(lián)合新輔助化療。
1.2 干預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圍手術期內(nèi)進行自我效能增強干預。
1.2.1 心理疏導行PEG術前,責任護士與患者面對面地交談、溝通,包括PEG的優(yōu)點、作用、手術目的、操作全過程及導管的日常維護等,將PEG的安全可靠性、臨床可行性和實用性詳細介紹給患者及其家屬。行PEG術后,患者正常的經(jīng)口進食秩序感被打亂,患者廢用感增強,根據(jù)其心理變化特征,指導其在口渴、干燥不適時,可選用淡鹽水或茶水含漱,有助于提高口腔舒適感,使患者逐漸適應新的自我。
1.2.2 重視家庭和社會的支持為患者家屬、同事及其親朋好友講解PEG相關的知識以及在患者置管期間的心理調(diào)適,飲食選擇等知識。指導他們關心、鼓勵及支持患者,為患者營造一個積極、友好的治療氛圍,使其以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社會、單位、家庭。
1.2.3 激勵積極培養(yǎng)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教會患者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如怎樣選擇合適的胃造瘺飲食、造瘺周圍皮膚護理等。對患者一點一滴的進步,多加鼓勵與贊賞,讓患者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提高自身潛力,消除焦慮、抑郁情緒。
1.2.4 借鑒經(jīng)驗行PEG術前,請已行經(jīng)皮內(nèi)鏡下胃造瘺術的病友介紹經(jīng)驗和體會,以解除不必要的顧慮。行PEG術后,盡量將行PEG術的患者安排在同一個病房,患者之間可以互相觀察,激發(fā)自己積極參與治療護理活動。
1.2.5 放松訓練[2]行PEG術前教會患者進行放松訓練,讓患者全身各部位處于舒適狀態(tài),想象自己處于令人輕松的情景中,例如,靜坐在河邊或者漫步在一片美麗的田野上,使其達到一種安靜平和的狀態(tài)。然后,用輕柔愉快的聲調(diào)引導患者放松訓練,放松順序依次為前臂、頭面部、頸、肩、背、胸、腹及下肢,重點強調(diào)面部肌肉放松,每日1~2次,每次20~30min,指導患者反復練習,直至能運用自如。
1.3 評價
1.3.1 評價工具
1.3.1.1 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由Zung于1971年編制,包括20個反應焦慮主觀感受的條目,每個條目按癥狀出現(xiàn)的頻率分為很少,有時,經(jīng)常,持續(xù)4級評分,記1~4分,其中15個為正向評分,5個為反向評分,正反向計分所得總分乘以1.25即標準分。本量表是心理咨詢門診中了解焦慮癥狀最常用的測評工具,具有成熟的中國常模。
1.3.1.2 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由Zung于1965年編制,包括20個反應抑郁主觀感受的條目,每個條目按癥狀出現(xiàn)的頻率分為很少,有時,經(jīng)常,持續(xù)4級評分,記1~4分,其中10個為正向評分,10個為反向評分,正反向計分所得總分乘以1.25即標準分。本量表特別適用于發(fā)現(xiàn)抑郁癥患者,其評定對象為具有抑郁癥狀的成年人,具有使用方便,應用廣的特點。
1.3.2 評價方法患者在行PEG術前(干預前)及術后第7天(干預后)由責任護士發(fā)放SAS及SDS問卷,采取不記名式,使用同一指導語,單獨進行,問卷由研究對象逐項認真填寫。共發(fā)出調(diào)查表83份,回收83份,回收率100%。問卷均一次性完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收集的有效資料輸入SPSS10.0并采用頻數(shù),x±s行描述性分析及t檢驗。
干預前后患者SAS、SDS評分比較(表1)。
表1 干預前后患者SAS、SDS評分比較(n=83)
3.1 鼻咽癌放療患者行PEG術前、術后心理狀況術前患者由于對手術的有關知識缺乏,不了解行PEG的必要性,擔心影響以后的生活容易出現(xiàn)焦慮、恐懼情緒。術后患者第1次看到自己腹壁上的胃造瘺口時,會感到害怕不安。在置管期,患者往往認為自己殘廢無用,害怕被人厭惡和歧視,而化療、放療等引起的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會加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使患者對生活失去信心。
3.2 自我效能增強干預對患者行PEG術后情緒反應的影響自我效能增強干預重視人的主體意識對行為的控制作用,強調(diào)從挖掘患者的潛能入手來實現(xiàn)行為目標。一般來說,個體所擁有的自我效能越大、強度越強,對行為的堅持和努力程度的正性影響作用也越大,而個體自我效能的形成與其獲得的直接經(jīng)驗、替代性經(jīng)驗、言語勸說以及生理情緒狀態(tài)4個信息源有關[3]。本研究以上述4種信息源為框架,結合患者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開展自我效能增強干預。從表1可看出,經(jīng)過自我效能干預前后比較患者焦慮、抑郁程度明顯下降,可見,以增強自我效能作為解決護理問題的切入點,能更好地減輕PEG術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護理能力。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類的健康和疾病相互轉化過程不僅受生物因素的影響,而且還與心理社會因素有密切關系[4]。本研究表明,對行PEG術后患者進行自我效能增強干預,可消除其不良心理反應,減輕精神壓力,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療,變消極的心態(tài)為積極的心態(tài),對減輕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zhì)量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1〕盧佳美,楊麗,曾小芬,等.以自我效能理論為指導護理干預對鼻咽癌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變化趨勢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29):3581-3583.
〔2〕張明芳,隋煙寧,張鳳嶺.心理行為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活質(zhì)量與抑郁焦慮情緒的影響[J].中國行為科學醫(yī)學,2008,17(9):817-818.
〔3〕張蓉,林占峰,岳秋菊.認知重建和自我效能增強干預對乳腺癌病人心理狀況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2):405-406.
〔4〕葛曉紅.心理干預在減輕無創(chuàng)通氣病人恐懼中的作用[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3,25(1):99.
(2014-02-12收稿,2014-06-19修回)
R473.73
B
10.3969/j.issn.1006-9143.2014.05.046
1006-9143(2104)05-0452-02
陳奇鴻(1965-),女,副主任護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