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梅,柳楓
(1.解放軍總參謀部第四部門診部,北京 100191;2.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十三病區(qū))
北京某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分級管理效果分析
高世梅1,柳楓2
(1.解放軍總參謀部第四部門診部,北京 100191;2.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十三病區(qū))
目的探討分級管理在社區(qū)老年高血壓的應用,以提高對老年高血壓的有效管理。方法對北京某社區(qū)的年齡大于60周歲的369名高血壓患者實行危險度分層及分級管理。監(jiān)測患者血壓達標率,依從性及滿意度等指標。結果經(jīng)過1年分級管理,老年高血壓中危組及高危組收縮壓及舒張壓較之前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低危組患者血壓值有輕度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分級管理前后血壓達標率、依從性及滿意度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應推廣及采用分級管理。
高血壓;患者分級醫(yī)療;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老年人
1.1 一般資料 從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選取以北京某社區(qū)醫(yī)療點為基層定點醫(yī)療,確診并同意參加研究的369例本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符合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2],明確診斷高血壓病。男性190例,女性179例,年齡60~83歲,平均(68.2±6.6)歲。369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前期均進行醫(yī)療體檢,由受過專門培訓的醫(yī)護人員收集基礎數(shù)據(jù):年齡、性別、危險因素、血壓級別、合并癥、隨診周期、服藥依從性及滿意度等指標。
1.2 研究方法 所有納入的研究對象,根據(jù)1999 年WHO高血壓患者心血管危險分層標準分為低危組、中危組及高危組。低危組予以一級管理,建立電子管理檔案,先開始非藥物治療(如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3個月。3個月復診,血壓仍未達標,開始藥物治療。3周隨訪血壓1次,至血壓達標和穩(wěn)定后。每3個月監(jiān)測1次血壓。中危組予以二級管理;對尚未服降壓藥并且無臨床癥狀的患者,先開始非藥物治療1個月。1個月后血壓仍未達標的即開始藥物治療。2周隨訪測血壓1次。血壓達標和穩(wěn)定后,每2個月監(jiān)測1次血壓。已服降壓藥物治療的患者,2周隨訪測血壓1次,血壓仍不達標者,調(diào)整藥物。血壓達標和穩(wěn)定后,每2個月監(jiān)測1次血壓。高危組患者予以三級管理,立即以藥物治療作為主要手段。1周監(jiān)測血壓1次,加強各種危險因素監(jiān)測和綜合干預。血壓達標和穩(wěn)定后,每1個月監(jiān)測一次血壓。對治療困難的高血壓轉高血壓??凭驮\。三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始終予以健康教育與行為干預。
血壓<140/90 mm Hg作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值[1]。1年后,對患者通過問卷調(diào)查進行依從性及滿意度調(diào)查。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采用配對t檢驗比較組間的差異性,計數(shù)資料采取χ2檢驗。
2.1 分級管理周期內(nèi)低危、中危及高危組血壓值的變化 隨訪周期內(nèi),低危組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較分級管理前均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中危組及高危組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較管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分級管理前后患者血壓值的比較(±s,mm Hg)
表1 分級管理前后患者血壓值的比較(±s,mm Hg)
注:與同組分級管理前比較,aP<0.05
組別例數(shù)分級管理前SBP DBP分級管理后SBP DBP低危組71 40.90±6.60 85.12±7.09 135.10±9.39 79.00±6.09中危組138 150.60±6.96 90.21±6.34 132.50±12.29a77.49±5.19a高危組160 152.24±7.92 89.83±7.20 130.29±9.42a78.35±6.93a
2.2 分級管理前后,患者血壓達標率、依從性及滿意度改變 納入的高血壓患者分級管理前后血壓達標率、依從性及滿意度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分級管理前后血壓達標率、依從性、滿意度比較(例)
研究表明,在社區(qū)高血壓患者中進行分級管理能夠顯著改善高血壓的控制情況[3-6]。多個大規(guī)模臨床實驗證實,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治療可使其持久獲益,平均降低4 mm Hg的舒張壓和降低10 mm Hg的收縮壓,使卒中的危險降低30%,心血管事件和病死率降低13%[2]。老年高血壓有其自身的特點,又常合并多種疾病,這就需要采取個體化的治療方法。分級管理,主動對患者進行高血壓危險分層并進行綜合評估,專人進行血壓隨訪,使高?;颊叩玫街攸c監(jiān)護。本組實驗中,中危組及高危組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較管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血壓達標率明顯上升,與既往研究觀點一致。低危組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較管理前有所下降,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考慮與該組患者雖有血壓上升但無臨床不適癥狀,因此對高血壓病重視不夠有關。針對低危組患者本社區(qū)醫(yī)療點將會加強宣教力度及增加隨訪頻次。
高血壓是一種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不良行為生活方式起著加重病情的作用[7-8]。教會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以提高降壓藥物的療效,減少藥物的用量,預防或延遲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教會患者及家屬在家自測血壓,以及對老年高血壓血壓控制的目標值認識,預防血壓過高及過低引起的老年人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本試驗納入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分級管理前、后血壓達標率、依從性及滿意度較前有較大提高。
高血壓是終身病,需要社區(qū)醫(yī)療的終身相伴。分級管理可以持續(xù)性監(jiān)測和照顧,是控制血壓,減少并發(fā)癥的有效手段。
[1]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老年高血壓的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1版)[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志,2011,9(11):801-808.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8-22.
[3]王增武,張馨,張林峰,等.社區(qū)高血壓控制:血壓管理效果的評價[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0,31(1):1-4.
[4]王娟,陳麗.高血壓社區(qū)綜合干預效果評價[J].新疆醫(yī)學,2011,41(10):63-65.
[5]郭劍華.高血壓與社區(qū)防控[J].中國臨床實用醫(yī)學,2010,4(10):255-257.
[6]蔡廼繩.關注社區(qū)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藥物治療——基層版高血壓防治指南[J].中國社區(qū)醫(yī)生,2010,26 (16):10.
[7]朱岫芳.正常高值血壓的干預選擇[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10B):3337.
[8]劉學英,云青.高血壓的社區(qū)健康教育[J].當代醫(yī)學,2011,17(22):161-162.
Effect of grading management m odels on the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of Beijing
GAO Shimei*,LIU Feng(*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Four Part,Bureau of Guard,Department of General Staff,PLA,Beijing 10019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grading management models for the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Methods The degree of risk were graded and grading management were applied in the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n=369,age>60)in the community during Dec.2011 to Dec.2012.The blood pressure,compliance,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measured.ResultsTh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P in average-risk group and high-risk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baseline BP after one-year grading management.(P<0.05).The blood pressure in low—risk patients decreased with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the blood pressure,complianc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P<0.05)after grading management.Conclusion The grading management should be adopted and promoted for the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Hypertension;Progressive patient care;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Aged老年人發(fā)生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顯著升高,是導致老年人群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有效管理老年人群高血壓病,可很大程度上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本研究在社區(qū)開展老年高血壓的分級管理,觀察如下。
R544.1
A
10.3969/J.issn.1672-6790.2014.01.020
2013-11-08)
高世梅,副主任醫(yī)師,Email:laohu_shime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