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口糧是維系軍隊戰(zhàn)斗力的最低標準。各國軍事后勤部門為讓士兵能“迅速而愉快地填飽肚子”,挖空心思推出了各色花樣的口糧,讓大兵們“吃飽”更要“吃好”。
美國:先保分量后保質量 美軍最新的野戰(zhàn)食品當屬1981年發(fā)布的“個人即食口糧”(MRE):MRE軍糧每隔幾年就改良一次口味和菜單,從當初12種菜單發(fā)展到24種。MRE食品大多采用“濕裹法”制作,用聚酯、鋁箔、聚丙烯三層復合薄膜包裝,它可在無需冷藏的情況下保存5年之久。食用時也無需加熱,食物本身富含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每份熱量高達3000卡路里。
美軍對軍糧的設計原則是,首先保證士兵吃飽。1777年,華盛頓率領的大陸軍連續(xù)4天只能吃由粗面粉做的面團,結果死于因營養(yǎng)不良導致疾病的士兵人數是戰(zhàn)死士兵的兩倍。一戰(zhàn)前,美國制定了基本戰(zhàn)地軍糧規(guī)格,即C、K、D和E四種口糧。C口糧是基層部隊的主要口糧,其目的是給士兵提供“一天中三頓足量、滿意的飲食”;K口糧則提供給深入敵后作戰(zhàn)的游騎,以經過冷凍、干燥處理后的食物為主,其重量和體積都比C口糧小。D口糧是應急戰(zhàn)斗口糧,人手一份,供一餐食用;最豪華的當屬1950年開始出現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E口糧,由7個罐頭、1個附件包和20支香煙組成;這些標準聽起來很不錯,但士兵吃起肉來覺得像嚼鋸末,面條、土豆吃起來則像糨糊。美軍曾用E口糧賑濟韓國難民,結果卻被韓國老百姓拿來喂豬,因為這玩意兒太難吃。
俄羅斯:總少不了茶和香煙 俄軍平時的基本口糧標準有6種,戰(zhàn)時有10種,還有5種補充口糧,3種干口糧標準:除了空軍、潛艇兵、特種兵伙食標準不同外,一般部隊的巡邏隊伍、哨兵和執(zhí)勤分隊的標準也不相同。同時,對面包的面粉等級、肉制品原料來自動物的什么部位也有嚴格要求。俄軍的菜譜也十分豐富,對蔬菜的規(guī)定更是嚴格。此外,每天都要吃的干果和新鮮水果也有明文規(guī)定。
許多人不會想到,從1886年開始,俄軍正式把茶葉列為軍用食品,定量供給士兵。即使遭遇嚴重的經濟困難,茶葉仍被作為紅軍戰(zhàn)士每天必需的軍需供應。后經不斷改進,俄軍把過去飲用的普通茶葉改制成由牛奶、黃油、食鹽、糖與茶葉合成的茶磚,這種茶磚送到士兵手中時已經被磨成粉末,沖上水,相當于蒙古族的奶茶。直到今天,這一飲食傳統(tǒng)仍在不少獨聯體國家軍隊中流行。俄軍口糧還有一大特色,就是不論何時都對軍人供應香煙,這在世界各國軍隊中還是不多見的。所供應的香煙,軍官自費選購,士兵則為免費供應。不吸煙的軍人可不領香煙,改為每月領取300克糖。
法國:風味罐頭搭配葡萄酒 秉承“美食王國”的傳統(tǒng),法國Ration系列軍糧因風味多樣、營養(yǎng)齊全被冠以“最可口的軍人食品”。1991年海灣戰(zhàn)爭期間,駐扎在沙特阿拉伯的多國部隊曾私下“黑市”交易,法軍的Ration軍糧就比美軍的MRE軍糧受歡迎得多,基本行情是三箱MRE軍糧才能換到一箱Ration軍糧。戰(zhàn)后,美國軍事記者甚至將Ration軍糧列為“打敗薩達姆的十佳武器”之一,因為它“有效鼓舞了聯軍將士的肚皮”。
Ration系列口糧分為兩種:供一周內食用的任務口糧和脫水口糧(即壓縮餅干類食物)。以最受歡迎的Ration任務口糧為例,它有早餐、正餐、正餐加早餐以及單口份餐(兩份正餐加早餐)四種。單口份餐的基本含量是8包硬餅干(巧克力味和咸味各一半)、兩個350克主菜罐頭以及飲料包、凈水藥丸等,士兵可以此為基礎,任意選擇如意大利式烘餡餅、熏牛肉香腸、油煎魚、迷你比薩餅等熟食作為搭配,甚至少不了一罐易拉罐裝的地中海莊園葡萄酒。主菜罐頭是Ration口糧中的極品,它多達30種口味,不管士兵是素食主義者,或者是穆斯林,總有一款適合他們。?笪摘自《人物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