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烏克蘭政府批準了命名為墻的邊界工程項目。按照該項目的規(guī)劃,將耗資10億格里夫納(約6600萬美元)沿全長2295公里的烏克蘭-俄羅斯陸上邊界修建界墻。
工程項目雖然叫墻,但實際上將開挖一條深2米、寬4米的壕溝,用挖出的土在溝旁構筑一道土堤,堤旁豎立一道有紅外線攝像頭和報警系統(tǒng)的鐵絲網(wǎng),間隔20公里建一座瞭望塔。此外,界溝沿線還將修建上萬個工事和掩體。烏克蘭政府曾提出在2015年4月底前完工,然而規(guī)模龐大、倉促上馬、缺少資金、戰(zhàn)亂未停等因素決定了這一工期只能被延長。
今年10月中旬,烏克蘭總理亞采紐克高調視察了哈爾科夫州境內的界墻工程。他聲稱,如果不完成這項工程,就無法解決烏克蘭獲得歐盟免簽證待遇和加入北約的問題。此前,亞采紐克談及建墻目的時表示,這是為了防止俄羅斯軍隊輕而易舉地越過邊界對烏克蘭發(fā)動侵略。另外,工程還可以制止非法移民、走私、偷運武器入境等現(xiàn)象。但在烏克蘭國內,無論是政客、專家,還是百姓,對這個工程叫好者不多,吐槽者甚眾。軍事專家戈爾帕奇認為,這樣一個工程發(fā)揮的主要是心理作用和政治作用,而不是軍事作用。工程從軍事角度來看意義不大,它雖然會給敵方制造一些麻煩,但如果敵人真來了,他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越過壕溝。與其說這是一個邊界工程,不如說是一個政治工程。一位學者表示,烏克蘭當局顯然希望以墻來渲染俄羅斯的軍事威脅,向西方展示烏與俄決裂和堅定向西走的決心。
不過,如果沒有錢,這樣的決心顯得難以付諸實踐。2000多公里的界墻幾乎是當今世界現(xiàn)存的國家間界墻長度的總和。如此規(guī)模的工程對于烏克蘭這樣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而言實在是個過重的包袱。
記者從與烏克蘭民眾的閑聊中了解到,對他們而言,墻工程并不會改變俄烏兩國人民之間的交往。記者的鄰居奧列格說,大多數(shù)烏克蘭人去俄羅斯的方式都是乘坐火車或飛機,或者開私家車。邁開雙腿走過邊界的只是少數(shù)邊民,因此邊界工程對大多數(shù)人沒有影響。
有意思的是,雖然烏俄兩國關系緊張,烏克蘭當局經(jīng)常指責俄羅斯對本國東部地區(qū)進行軍事干涉,但前不久兩國有關機構聯(lián)合進行的民意調查表明,對俄羅斯持有好感的烏克蘭人竟然接近一半。這或許與兩個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切相關。在烏克蘭家庭中,父母中的一方是俄族、另一方是烏族的情況很普遍。對許多人而言,很難說烏克蘭和俄羅斯哪個是自己的祖國。正因為如此,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很少能撼動民眾之間的親近感。
盡管如此,烏俄關系緊張對兩國人民并非幸事,但要緩解這種關系十分困難,因為這牽扯到兩國的地緣政治利益和對外政策方針??梢?,兩個斯拉夫民族國家在改善關系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笪(張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