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夢蘭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腹股溝疝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從2011年1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腹股溝疝病人中,隨機抽取7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9例。其中,對照組予以傳統(tǒng)手術進行治療,而觀察組則是選擇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對所選兩組病人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經過相應的治療后,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相關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予以腹股溝斜疝病人實施治療,治療效果十分顯著,這種治療方法經濟實惠,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使用。
【關鍵字】無張力疝修補術;腹股溝疝;臨床治療效果;疼痛
【中圖分類號】R6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732-02
腹股溝屬于人體下腹壁與大腿交界的三角區(qū),腹股溝疝(Inguinal hernia)是指腹腔內臟器通過腹股溝區(qū)的缺損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稱“疝氣”。腹股溝疝氣分斜疝和直疝兩種[1-2] 。在臨床普外科中,腹股溝疝屬于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相關臨床相關研究表明,對于腹股溝疝實施傳統(tǒng)手術治療,病人不僅術后住院的時間以及痛苦的持續(xù)時間都較長,而且手術費用高,術后的生活質量受到極大影響[3] ?,F為了分析治療腹股溝疝中有效方法,筆者隨機選取了從2011年1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腹股溝疝病人,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對其中的39例患者實施治療,療效滿意,具體情況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1年1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腹股溝疝病人中,隨機抽取7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各39例。其中,觀察組有34例為男性,5例為女性,其年齡在42-77歲間,平均年齡為(59.3±4.5)歲;而對照組中,有28例為男性,11例為女性,其年齡在43-7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1±4.2)歲;診斷標準:(1)反復出現的腹股溝區(qū)帶蒂“梨形”腫塊,可回納腹腔。(2)腫塊回納后,指壓內環(huán)和增加腹壓后腫塊不再出現。(3)術中證實疝囊位于腹壁下動脈外側。本次所選兩組病人,其在性別、年齡以及其它一般資料的差異比較,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卻存在一定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于對照組中的病人,則是予以傳統(tǒng)手術進行治療,而觀察組則是選擇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其具體步驟如下:手術切口同傳統(tǒng)手術相同,對皮膚至疝囊頸位置進行緩慢切開。若是病人的疝囊直徑未超過1.2cm,則可將網塞直接放置于其中;網塞應依照病人疝環(huán)的大小進行選擇,并且最好在外瓣以及疝環(huán)呈自然展開的情況下,將其置入。把已經進行過修剪的網片安置于精索后方;使其代替此位置的腹橫筋膜層[4-5]。如果病人的疝囊直徑超過1.2cm,則將其疝囊橫斷,并將近端進行分離,最后再結扎。結扎時,不可高位結扎,也不可對遠端進行處理;在使大疝囊轉變?yōu)樾○弈乙院?,再進行以上相同的方法。注意:在手術操作期間,應讓術野得以充分暴露,這不但有助于手術操作,還能減少手術時間[6]。
1.3 研究項目與療效判定
本次研究的項目主要包括:手術時間、病人疼痛持續(xù)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手術費用等。相關療效判定標準包括: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手指緊壓住內環(huán)囑患者咳嗽時,疝塊沒有出現可判定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手指緊壓住內環(huán)囑患者咳嗽時,指尖有微弱沖擊感可判定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無任何改變甚至出現病情加重者判定為治療無效[7]。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數據采用SPSS12.0 (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或X2檢驗對相關數據進行比較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時間以及疼痛持續(xù)時間比較
通過比較分析發(fā)現,觀察組中的病人,其手術時間同對照組相比,并無明顯差別,其組間的差異比較,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中病人,其疼痛持續(xù)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其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住院時間以及手術費用比較
經比較發(fā)現,觀察組的住院時間與手術費用都明顯低于對照組,其組間的差異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臨床治療療效比較
觀察組中,顯效有36例,占92.3%,有效有3例,占7.7%,并無無效病例,其總有效率高達100%;而對照組中,顯效有24例,占61.5%,有效有11例,占28.2%,無效有4例,占10.2%,其總有效率是89.7%。觀察組的臨床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腹股溝疝(Inguinal hernia)屬于普外科比較多見一類疾病,其致病機制比較復雜,一般可分成[8]。相關研究發(fā)現,腹股溝疝氣分斜疝和直疝兩種,斜疝的發(fā)病率高于主要常見于腹外疝,其在所有腹外疝中占90%左右,而在腹股溝疝中,占95%,且男性的患病率顯著高于女性。在臨床中,對于腹股溝疝主要是實施外科手術進行治療,但此種術式還具有疼痛持續(xù)時間長以及術后復發(fā)率較高等缺點[9]?,F為分析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腹股溝疝疾病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我們進行了本次課題研究。
從此次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病人,其除了手術時間與對照組并無明顯差異之外,不管是疼痛持續(xù)時間與住院時間,還是手術費用及手術療效都優(yōu)于對照組(P<0.05)。從治療結果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中,顯效有36例,占92.3%,有效有3例,占7.7%,并無無效病例,其總有效率高達100%;而對照組中治療無效者有4例,治療總有效率也僅為89.7%。從相應的數據對比中我們不難看出,對于腹股溝疝病人實施無張力疝修補術,臨床治療效果更為明顯。
綜上所述,醫(yī)師予以腹股溝疝病人實施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其不僅治療效果十分顯著,而且術后的疼痛持續(xù),以及住院時間都較短,這種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醫(yī)學中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梅策略, 黃孟, 簡偉才, 等. 局麻下無張力疝修補治療老年人腹股溝斜疝療效分析[J] .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2, 18 (16) : 2384-2386.
[2] 王立忠, 金秀梅. 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老年腹股溝斜疝46 例分析[J] .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 9 (31) : 7713-7714.
[3] COLLABORATION EH.Laparoscopic compared with open methods of groin hernia repair[J]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2010,17 (10):169—171.
[4] 羅學宏,黃樟生,羅云蜂. 腹股溝斜疝無張力修補術120 例的術后并發(fā)癥分析[J]. 杭州師范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8,28(1):25-26.
[5] Chen Yong, Huang Wanpeng, Ye Hongping, et al.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flat sheet no, [J]. foreign medical tension repair of hernia in 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 in 2011, 9 (10): 86-87
[6] 楊世斌, 肖隆斌, 吳文輝, 等. 復絲聚酯補片無張力修補老年腹股溝斜疝56 例臨床分析[J] . 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 電子版) ,2010, 4 (3) : 237-239.
[7] 張新,謝加東,王蔭龍.Lichtenstein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4011例[J].國際外科學雜志,2011,38(9):588-591.
[8] 丁汝剛 . 疝環(huán)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 .[J]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2,09(24):586-587.
[9] 羅世璧 . [J]傳統(tǒng)疝修補術與疝環(huán)填充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臨床對比分析. 中國醫(yī)療前沿, 2013,02: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