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運,“搶票難”是永恒的話題。相對于火車票瘋狂搶購,買一張價廉物美的飛機票,成了最近網絡上的熱門話題。但在看似規(guī)范的機票銷售背后,卻隱藏著強綁航意險的“潛規(guī)則”。
去年8月,中國保監(jiān)會就正式下發(fā)通知,要求全面清理排查保險銷售中可能存在飛機票、火車票、汽車票、旅游門票等銷售環(huán)節(jié)強制搭售短期意外保險問題。
但記者調查發(fā)現,一直被詬病的航意險強綁現象至今仍然存在。在春秋航空,票價最低的輕松特價行優(yōu)惠套餐,需要綁定一份20元、保額為80萬元的航意險。除了春秋航空之外,攜程旅行網也存在低價票強制綁定航意險的現象,攜程網里機票價格最優(yōu)惠的惠飛保套餐,必須綁定一份價格為30元、保額為100萬元的航意險。而其他航空公司,在訂票過程中幾乎無一例外的將航意險作為“反選”選項。即網站將航意險設定為已選項,如無需購買須自行點擊取消,稍不留神,消費者就“被消費”了。
“綁定航意險,是低價航空的盈利模式之一。”某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透露。
公開信息顯示,2013年我國航空全行業(yè)實現利潤總額273億元,比2012年下降7.7%。而僅有40架飛機的春秋航空,利潤總額卻呈現10%左右的增長。
上述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經濟低迷和國內公商務需求的限制,導致整個航空業(yè)都呈現疲態(tài)。
低成本航空能成為一抹亮色,除了對于成本的有效調控外,航意險對其盈利的貢獻也不容小覷。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曾表示,在“渠道為王”的保險行業(yè)中,保險兼業(yè)代理機構比如航空機票售點、旅行社等壟斷著絕大部分航意險的保費資源,而現如今航空公司也加進了哄抬代理手續(xù)費的大軍中?!耙环莺揭怆U20元的保費中,保險公司只能分得三四元,其他都被代理方拿走。這在業(yè)內已經是公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