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對早期應用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選取188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些患者隨機的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針對對照組患者采用谷維素片進行治療,采用辛伐他汀針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在治療前后的變化情況進行比較。結(jié)果 在治療之后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明顯降低,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在早期對辛伐他汀藥物進行服用可以明顯改善血脂和炎癥相關(guān)因子,并進一步的促進了不良反應的降低,對患者的預后康復十分有利。
【關(guān)鍵詞】 辛伐他汀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臨床療效
【Abstract】 Objective simvastatin treatment for early clinical outcome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were discussed. Methods 188 case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 the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oryzanol, using simvastatin treatment for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dicator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hange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the indicator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the early administration of simvastatin dru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blood lipids and inflammation-related factors, and to further promote the lowering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very favorable prognosis.
【Key words】 simvastatinacute coronary syndrome clinical efficacy
【中圖分類號】R54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7-0080-01作為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危重急癥,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具有十分迅速的病情變化,而且會極大的影響到患者的預后,是導致冠心病患者出現(xiàn)傷殘的主要因素,針對冠心病患者進行預防的時候采用他汀類藥物可以有效的促進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的降低,同時,對其進行早期應用能夠?qū)颊叩念A后起到十分明顯的改善作用[1]。本文選取188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早期應用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探討,供大家參考,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0年9月至 2013年9月收治的188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當中有84例男性患者,104例女性患者,年齡在49歲到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76 ±9.79)歲。將肝、腎功能不齊全以及其他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排除。將這些患者隨機的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在臨床表現(xiàn)、年齡以及性別方面,兩組患者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在入院之后,針對兩組患者進行心肌酶、心電圖、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以及常規(guī)血脂等檢查,并采取β受體阻滯劑、擴冠、抗凝、溶栓等常規(guī)藥物進行治療。針對對照組患者采用谷維素片進行治療,在入院二十四小時之后采用辛伐他汀針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睡前服用,20mg/d,連續(xù)進行為期3月的服藥[2]。
對兩組患者的用藥前以及用藥三個月之后的高敏 C 反應蛋白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清總膽固醇進行檢查。對患者在服藥期間的不良反應進行密切觀察[3]。
1.3統(tǒng)計學分析
對數(shù)據(jù)庫的錄入及統(tǒng)計分析都是利用 SPSS16.O 軟件來進行。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 P<0.05 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患者血脂和超敏 C 反應蛋白在治療前后的變化情況
相對于對照組患者而言,觀察組患者在高敏 C 反應蛋白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以及血清總膽固醇等方面下降的十分明顯,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5),詳情見下表1。
表1兩組患者血脂和超敏 C 反應蛋白在治療前后的變化情況
3討論
作為造成冠心病患者出現(xiàn)傷殘的主要致病因素,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主要病理基礎(chǔ)是出血或破裂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血栓以及血管內(nèi)皮損傷等導致的動脈腔中出現(xiàn)堵塞以及狹窄。在不穩(wěn)定斑塊的破裂以及演變的過程中,炎癥細胞介導起到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這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非常關(guān)鍵的發(fā)病機制[4]。
在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進行治療的時候,他汀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是促進膽固醇以及血漿低密度脂蛋白的顯著降低。與此同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對他汀類藥的早期應用可以明顯的改善自身的病理生理,同時還可以改善自身的血管內(nèi)皮功能,并對自身內(nèi)皮細胞受到的單核細胞以及白細胞的粘附作用予以抑制。此外,他汀類的藥物還具有十分明顯的抗炎作用,其可以明顯的促進患者超敏 C 反應蛋白的降低,并促進在粥樣斑塊當中巨噬細胞以及炎癥細胞的降低。辛伐他汀的作用機制是對機體體內(nèi)膽固醇合成限速酶活性予以抑制,從而對體內(nèi)膽固醇合成起到減少或者阻斷的作用。
綜上所述,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對辛伐他汀藥物的早期應用可以明顯改善自身的血脂和炎癥相關(guān)因子,有效的促進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的降低,而且對患者的預后康復也具有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所以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鄭少娟. 早期應用辛伐他汀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預后的影響 [J] . 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 2012, 21 (3) : 304-305.
[2] 朱靜 . 早期應用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療效分析[J] . 當代醫(yī)學, 2012, 15 (7) : 120-121.
[3]劉青益.早期應用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 . 臨床醫(yī)學工程,2013, 40(7) : 1366-1374.
[4] 杜彩云, 孫曉翠, 張愛華. 早期應用辛伐他汀治療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探討 [J] . 黑龍江醫(yī)學, 2012, 31 (8) : 582-583.
作者簡介;王亞新 主管藥師 1970.6.9 籍貫 遼寧阜新 地址:鞍山市鐵東區(qū)南中華路77號 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