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波
【摘要】 目的:對于呼吸內科感染常見病原菌的分布及其感染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探討。方法:搜集整理了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確診為肺部感染的患者共312例進行痰菌的培養(yǎng),進而對其造成感染的具體因素和結果加以分析探究。結果:312例患者的痰菌培養(yǎng)病原菌中共分離出132株病原菌,其中包括革蘭陰性菌96株,占據(jù)病原菌總數(shù)的72.7%,革蘭陽性菌有23株,在病原菌中所占的比例為17.4%,剩余有13株真菌,所占比例為9.8%。312例患者中由于氣管插管或者是氣管切開而受到感染的患者有87例,另外有未按醫(yī)囑規(guī)定使用抗生素或者其他藥物而感染的患者242例,此外還包括由于胸部或者腹部手術而受到感染的患者37例。結論:呼吸內科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桿菌,誘導出現(xiàn)感染的主要原因包括氣管插管以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胸部腹部手術等因素相關。
【關鍵詞】 呼吸內科感染病原菌相關因素研究
【中圖分類號】R5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7-0012-01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病原菌的耐藥性不斷加強,從而使得呼吸內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的構成和分布也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1]。本文便搜集了近幾年來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確診為肺部感染的患者共312例進行痰菌的培養(yǎng)和研究,旨在對病原菌的分布情況以及感染因素加以分析研究,旨在為臨床呼吸內科感染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依據(j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研究的患者均為我院呼吸內科自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確診為肺部感染的患者共312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06例,女性患者106例,年齡跨度為2歲至79歲,平均年齡為(63.4±1.3)歲,312例患者中60歲以上的患者共237例,占患者總數(shù)的比例為76.0%。患者的肺部感染共包括肺炎以及支氣管擴張和支氣管哮喘等。
1.2方法
將所有患者的咳痰進行取樣進行送檢痰菌培養(yǎng),具體培養(yǎng)方式為將培養(yǎng)菌的溫度控制位35℃,通過18至24h的分離作用之后對其所得細菌進行藥敏試驗檢驗[2]。將氣管切開患者的氣道分泌物取樣送檢,對于真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一律進行進一步的菌類鑒定[3]。
2結果
2.1痰菌培養(yǎng)陽性率
從312例患者的痰菌培養(yǎng)結果來看,共分離出病原菌132株,病原菌的陽性率為42.3%。
2.2病原菌分布情況
132株病原菌的種類分布主要包括革蘭陰性菌96株,占據(jù)病原菌總數(shù)的72.7%,革蘭陽性菌有23株,在病原菌中所占的比例為17.4%,剩余有13株真菌,所占比例為9.8%。具體分布情況詳見表1。
表1革蘭陰性桿菌的分布
2.3感染相關因素分析
本次實驗研究中患者中60歲以上的患者共有237例,占據(jù)患者總數(shù)的比例為76.0%,這237例60歲以上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68例,由此可見本次實驗研究的主要對象為6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312例患者中由于氣管插管或者是氣管切開而受到感染的患者有87例,另外有未按醫(yī)囑規(guī)定使用抗生素或者其他藥物而感染的患者242例,此外還包括由于胸部或者腹部手術而受到感染的患者37例。
3 結論
呼吸內科感染的患者一般為機體免疫力低下,長期服用抗生素從而造成了體內細菌群體的失調所致[4]。在本次實驗研究中的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呼吸內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占據(jù)病原菌總數(shù)的比例為72.7%。究其原因主要為在臨床用藥中長期大量服用抗生素使得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感染的病原菌由革蘭陽性球菌轉變?yōu)楦锾m陰性桿菌。從表1所統(tǒng)計的革蘭陰性桿菌的分布來看,銅綠假單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為主要病原菌,臨床中較為容易引發(fā)二次感染。本次研究的對象主要為60歲以上的男性患者,這些患者大多數(shù)有著慢性支氣管炎以及肺部支氣管擴張等疾病,從而可能和銅綠假單胞菌受感染演變?yōu)楦锾m陰性桿菌的病院感染存在一定關聯(lián)[5]。
在對造成呼吸內科病原菌感染的相關因素加以分析時發(fā)現(xiàn)氣管插管或者是氣管切開以及大量服用抗生素并且未遵照醫(yī)囑按規(guī)定服藥均容易導致正常菌群的破壞從而使得患者的呼吸系統(tǒng)受到嚴重的感染[6]。除此之外,胸部腹部的手術同樣對于腹部的感染存在著一定的威脅。由此看來,在對呼吸內科病原菌感染疾病的防治措施中需要對患者的用藥加以嚴格控制的同時加強對其胸部腹部手術的護理工作以防止患者遭受二次感染的傷害。
參考文獻
[1] 李靜波,王欣,陳佰義.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171株病原菌的分布與耐藥性變遷[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0,20(05) :730-733.
[2] 王曉霞,王安清,鄒連章,李文郎,曾妙弟. 醫(yī)院與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對比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0,20(12) :1797-1798.
[3] 鄭海波,謝明水. 隨州市手術部位感染病原菌耐藥性及干預對策[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1,21(03) :601-602.
[4] 樓大鈞,朱麒錢,金華偉,斯徐偉,官莉莉,俞鐘明. 糖尿病足感染病原菌特點及藥敏分析[J]. 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09,19(11) :1458-1460.
[5] 閆伯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 2011,28(05) :612-614.
[6] 潘珍,陳波. 社區(qū)獲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藥敏分析[J]. 今日藥學. 2011,21(03) :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