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霞
拖延來了別驚慌
明明知道還有一堆工作沒有做,但卻打開電腦刷微博;明明有一周時間做計劃,卻一定要耗到最后一刻才開始動手……生活中,面對許多該做的事情,有些人總是選擇先發(fā)發(fā)呆,聊聊天,擦擦地,洗洗碗……直到最后一刻他們才會深深自責:我們都有拖延癥!
每個人都可能遇到拖延的情況,但不一定非要上升到病癥的高度。畢竟人人都喜歡舒服地活著,當遇到不感興趣的事或“巨大”的困難時,自發(fā)地就會選擇逃避。所以當我們因為去做一件事感到恐懼、厭惡、抵觸、壓力、焦慮的時候,拖延經(jīng)常會找上門來。
但是,如果拖延帶來了比較嚴重的后果,影響到正常的生活時,可能就離拖延癥不遠了。比如因為拖延常常完不成重要的任務;因為拖延影響到人際關系;因為拖延常常感到后悔、自責、焦慮、絕望等。此時,應正視這種情況,尋找心理的根源,積極應對。
五花八門的拖延癥
拖延癥不就是懶嗎?其實并非這么簡單。如果仔細分析拖延的心理因素,會發(fā)現(xiàn)有五花八門的原因:有的是缺乏自信,有的是動力不足,還有的是害怕社交……
■1.害怕失敗
@莉莉:我突然明白自己害怕未來、害怕失敗、沒有自信,所以不停地找借口逃避、拖延……有時候,我真覺得自己就是個懦夫。
病因分析
當遇到比較艱巨的任務時,有些人會擔心自己做不好,害怕失敗,害怕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因此他們會選擇逃避,直到最后關頭才硬著頭皮去做。即便最后失敗了,他們也會用“時間不足”“沒有盡全力”等理由來當借口,不愿意被別人認為是沒有足夠的能力。
■2.完美主義
@瀟瀟:有時候總想盡量做到最好,就一直拖著,不停查各種資料……結果,越想做得盡善盡美就越容易失望,我的拖延癥就是這么惡性循環(huán)的。
病因分析
為了證明自己足夠優(yōu)秀,有的人力求做任何事都能出色地完成。以至于在做事之前總認為自己的計劃不夠完備,準備得還不充分,還有更好的方案在等著他……時間就在各種準備中慢慢地流逝了,但卻一直沒有行動。
■3.動力不足
@薇薇:我的弱點就是心軟,總是因為同情去做一些自己根本不想去做的事。于是不是盡量拖著,就是遇上困難半途而廢……
病因分析
面對老板布置的任務、別人拜托的事情,有些人雖然根本不想去做,卻無法拒絕,便會使出“拖”字訣,這其實是潛意識中反抗情緒的反應……拖延就是最徹底的拒絕。
■4.害怕社交
@美美:我覺得我是非常嚴重的患者?,F(xiàn)在想起來,我曾經(jīng)為了一個不超過3分鐘的電話,拖延2周之久,而且動用各種理由,然后謊言來彌補。
病因分析
很多人會因為患上了社交恐懼癥,進而患上了拖延癥。他們會不斷拖延那些必須通過社交才能搞定的事,因為他們害怕跟別人打交道。
立即行動終結拖延癥
“我們的目標是,戰(zhàn)勝拖延!”如果你還在空喊口號、向病友們抱怨、做著各種“戰(zhàn)拖”準備,那么你永遠也無法逃出拖延癥的“魔爪”。其實,拖延癥也沒有那么可怕,關鍵就是要邁出第一步。
1、 立即行動
一百次心動不如一次行動!許多拖延癥患者都有這樣的感受:一項工作拖了幾周,但是當你真的動手做了幾分鐘以后,就會一直干下去,而且發(fā)現(xiàn)做得很順利。研究發(fā)現(xiàn),人的大腦對不同刺激的興奮性是不一樣的。只有面對重大緊急的事情,大腦才會被驚醒而迅速進入到工作狀態(tài)。相反,如果只做一些瑣碎的小事,只會讓大腦產生惰性,經(jīng)常偷懶。
2、抓大放小
工作之前刷碗、擦地、洗衣服……拖延癥很多時候都是由于分心造成的,大都將時間投入到雞毛蒜皮的雜事上。但成功者只花時間做最重要的事,因此,你要學會把工作按照“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不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分類。然后,拒絕那些不重要的事情,節(jié)省下來時間用于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中。堅持下去,養(yǎng)成習慣。
3、 化整為零
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也不是一天吃成的,工作也不是一口氣就能完成的。把大任務分成比較容易的小塊,化整為零,告訴自己其實每一個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與此同時,每完成一個小部分就會產生成就感,推動自己繼續(xù)前進。
4、設定專注時間
工作之前,設定一個計時器(20分鐘)。規(guī)定自己在這20分鐘之內必須專注于眼前的任務,直到鬧鈴響起。休息5分鐘,然后再設定下一個20分鐘。這種倒計時的方法會讓人產生急迫感,促進集中注意力。
特別提示
應對“拖延癥”要從娃娃抓起
雖然“拖延癥”是上班族中的流行病,但追查病根便會發(fā)現(xiàn)——拖延癥和一個人的童年有很大關系。
缺乏自信 天生就比較羞怯的孩子,或者從小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他們在人前始終無法建立價值感,很難建立起自信。缺乏自信是導致拖延癥的一個主要因素。
不夠堅強 “拖延癥”很大程度上與一個人的意志品質有關。人的意志品質形成的關鍵期在嬰兒后期,嬰兒期意志品質培育的不足很容易導致一個人成年后出現(xiàn)“拖延癥”等一系列意志力薄弱的癥狀。
家長因素 兒童時期,很多家長總會情不自禁地督促孩子不要這樣做、不要那樣做,甚至越俎代庖。然而,過分的控制會破壞孩子獨立生存、獨立選擇和自己規(guī)劃人生的自我感。這些都會導致孩子做事拖拉。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把時間交還給孩子,培養(yǎng)他們重視時間、管理時間的習慣。
童年陰影 如果小時候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常被父母、老師訓斥體罰,孩子就會不斷壓抑自己真實的喜好,做著大人要求做的事,最后就會選擇用拖延來進行對抗,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到成人。所以,家長要幫助孩子從小學會用健康、恰當?shù)姆绞奖磉_自己的不滿和憤怒,并且建立友誼與互相尊重的親子關系,而不是權威和獨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