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雨新
高中新課程改革明確強調(diào),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針對學生實際,堅持因材施教,立足學生的基礎實施分層次教學。每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參差不齊,學生的基礎有各不相同,學生的綜合能力強弱不一。講課的難度一定要結(jié)合學生的層次,如果教學內(nèi)容過于簡單,就不能夠讓基礎層次較好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fā)揮和成長;如果教程難度過高,又不能夠兼顧基礎層次較差的這一部分學生。本人結(jié)合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在此探討一下高中物理分層次教學的思考和探索。
一、依照學生基礎,實施科學分層
分層次教學的前提首先是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分層,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和能力,根據(jù)學生現(xiàn)有的基礎,確定不同學生的發(fā)展等級,對于那些基礎層次較差、接受能力不強而學習積極性又不高的學生,把他們定義為A層次。那些基礎層次一般,學習比較自覺,有一定的上進心,并且養(yǎng)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但是成績和綜合能力處于中等水平的學生,定義為B層次。每個班級里面都會有物理基礎非常好,學生的接受能力和發(fā)展能力非常強,對物理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并且有非常高的學習激情,又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班級里面綜合成績非常優(yōu)秀的部分學生,可以列為c層次。確定了學生的基礎層次,然后進行科學的分組,在分組的時候,每一個小組內(nèi)部,既要有學習成績較好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那些技術層次較弱的學生,確保每一個小組內(nèi)部,都有ABC等不同層次的學生,這樣每一個小組內(nèi)部都有層次性,從而讓學生能夠很好地進行合作。保護每一個層次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能夠減輕分層和分組給學生帶來的各種心理壓力和負擔。
二、實施目標分層,促進學生整體進步
高中物理備課要堅持從教學目標、內(nèi)容、步驟、方法、練習作業(yè)等各個方面與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做相應分層,針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平制定出針對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難易程度與學生的基礎能力和發(fā)展等級相對應。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學習當中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都能夠在學習當中很輕松地完成教學目標,感覺到自己學習的進步,學習的收獲,感到付出的快樂,進步的喜悅。同一個知識點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目標之間應該注重各種各樣的差距,應該堅持一定的等級,各個目標之間應該具備拾級而上的臺階,學生充分認識并逐步逐層的認知各種知識和目標。
例如,學習“機械能“時,給學生確定一下幾個層次的教學目標,①感知重力勢能和動能。②理解各種機械能的計算公式。③不同情況下各種能的轉(zhuǎn)化計算④動能定理在各種情況下的應用。針對A層次的學生需要掌握①②兩個基礎目標;B層次的學生需要完成①②③三個目標,而對于C層次的學生就要實現(xiàn)①②③④是個目標,尤其是第四個高等目標,這樣,目標明確,學生既不會感到困難很大,又能增強學生自信,促進學生整體進步。
三、堅持課堂教學過程分層
堅持分層式課堂教學過程就要改變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要保證同一節(jié)課內(nèi)容有面向全體學生合的環(huán)節(jié),同時要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分的環(huán)節(jié),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教學,面向不同層次學生的提高教學,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對于低層次的學生來講,他們的基礎能力較弱,他們的學習習慣不好,他們學習積極性較差,需要接受老師的直接教學。B層次的學生他們有著較好的學習習慣,有著較好的學習積極性,這時候教師要給他們提供一定的教學要求和能力目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對于C層次的學生來講,他們的基礎能力較好,只需要完成最基本的學習內(nèi)容以后,開始針對不同的問題合作小學,讓這一層次的學生能夠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為這一層次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提出更多的學習要求,讓他向著更為高的目標邁進,促進學生向更全面的能力發(fā)展。
例如,學習摩擦力的教學內(nèi)容時,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案,A層次的學生用雪橇運木料,總重為4。 9 ×105 N,冰道是水平的,一匹馬拉雪橇勻速前進的水平拉力為980 N,試求出冰道和雪橇摩擦因數(shù)是多少?而對于BC層次的學生就要給出較有難度的學案,假設冬季滑雪運動員正好沿傾斜角為θ的滑道勻速下滑,則運動員與滑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多大?,讓他向著更為高的目標邁進,促進學生向更全面的能力發(fā)展。
四、課后檢測分層
課后檢測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反思,更好地進行教學信息的反饋,以便于教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課后檢測對學生來講也應該實施分層次檢查,在試題的命制或者練習的設計上,應該把習題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必做題是全體學生都應該做的基礎練習,選做題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應同一知識點按照不同的要求,分作幾個小題,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基礎選擇不同的試題。對于A層次的學生來講,在做好必做題的同時,選擇一道選做題,可以在攻固基礎的同時,讓學生有所提高。對于B層次的學生來講,就要做兩道三道試題,這樣可以給學生以更多的提高和發(fā)展空間,讓學生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基礎有所發(fā)展,有所進步。對C層次的學生來講就應該做到全部的試題,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不同的發(fā)展等級,給他們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讓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鼓勵他們多學多做更高標準的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課后堅持分層能夠讓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夠?qū)W有所得,讓他們更加自覺地積極地學習物理共同進步。
例如,在復習有關“彈簧”專題知識時,就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目標分層,對于A層次的學生引導他們了解彈簧的有關屬性,理解掌握彈力計算公式;對于B層次的學生就要目標高一些,讓他們理解掌握碰撞粘合,系統(tǒng)動量守恒的有關知識,系統(tǒng)能量之間的轉(zhuǎn)化;對于C層次的學生不僅要掌握這些知識,還要理解彈簧壓縮與伸長與物體速度計勢能的關系,還要感知何時相關聯(lián)物體速度最大,彈簧的作用力復零等。
總之,分層次教學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教師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和實際操作的工作量比較大,因此,就需要教師有強烈地責任心以及務實創(chuàng)新的工作精神,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提升自己的職業(yè)精神和專業(yè)素質(zhì),真正的立足學生的基礎,針對每一個學生堅持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學習中學有所獲,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