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煙花三月,漫步在揚州老城區(qū),目光掠過古香古色的老宅老巷,心神會一下子安靜下來,沉浸在無邊的想象中,仿佛自己的每一個足音都能與古時的喧囂重合。
在一個古樸的小巷口,一個賣茶葉蛋的攤子闖入了我的眼簾。這里賣茶葉蛋的攤子很多,攤主大多是上了年歲的老人。但在這個攤子后面坐著的,卻是一位中年男子。他拿起勺子輕輕地敲著雞蛋,臉上帶著恬然淡定的微笑,一如出家人輕敲木魚時的那種虔誠態(tài)度。
我情不自禁地走過去,買了兩個茶葉蛋,坐下,慢慢地剝蛋殼,細細地品味浸足了香料和茶葉清香而醇厚滋味兒的雞蛋。咂著嘴里的余香,我與攤主攀談起來。攤主邊輕敲著雞蛋,邊娓娓地講述自己半生大起大落的經(jīng)歷。隨著他的講述,我的心激動得跟著起起落落。他的表情和語氣卻很平淡,仿佛在不經(jīng)意地講著別人的故事。
蘇東坡曾說,少小時須令氣象崢嶸、色彩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這位攤主的心態(tài),不正是絢爛后的歸于平淡嗎?揮手告別時,我突然覺得他靜靜端坐的身影與古樸的小巷是那么和諧、融洽……
靜讀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書中透出的樸素、干凈,讓我不由得感受到她高尚、樸素的品質。楊絳、錢鐘書、錢瑗,三個人性格各異,志趣卻相投,都將讀書治學作為自己人生的追求,甚至生命本身。他們的善良、智慧和正直,他們對生、老、病、死的覺悟和豁達,使我獲益匪淺。在共同經(jīng)歷了那么多風風雨雨之后,丈夫和女兒相繼去世,楊絳先生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哀傷,而是把錢鐘書的作品全部整理出來,并把他們的全部稿費和版稅捐給母校清華大學設立“好讀書”獎學金,獎勵好學上進、家庭困難的學生。
整理完丈夫和女兒的作品,楊絳先生開始漫不經(jīng)心地整理自己的作品。她說:“做完他們的事情,心里才踏實。剩下我自己的事,已經(jīng)不要緊了。即使此時走了,也可放心了!”是呀,這位百歲老人真的老了,但她依然認真地過著普通老人的生活。平靜地回顧過去的繁華和滄桑,坦然面對未來的風雨以及死亡,寵辱不驚、淡定優(yōu)雅,如一朵恬靜的蓮花靜靜地開放、凋謝,香味卻裊裊不絕、亙古不變。這就是楊絳先生,這就是她淡而雅的精神境界。
“將取一壺閑日月,長歌深入武陵溪?!蓖硖圃娙怂究請D出身官僚世家,卻對所謂的榮華富貴、錦衣玉食異常排斥。在歷史的洪流中,他選擇了隱退。很多名士仰慕他的名聲,常多饋贈,他都決絕不納。有一次,王重榮兄弟騙他做了碑文,贈他絹數(shù)千匹。司空圖卻把絹全部放到虞鄉(xiāng)市上,任眾人取用。唐昭宗即位后,多次委以重任請他出山,他都以“老、病”為由堅辭不受。
“休,美也。既休而美具。謂其才,一宜休也;揣其分,二宜休也;耄而聵,三宜休也。而又少而墜,長而率,老而迂,是三者皆非濟時之用,則又宜休也。”這篇《休休亭記》里的句子表明了司空圖的心志。他低調(diào)、淡然、毫不張揚地過著自己認定的隱士生活,直至終老。
讀到司空圖編寫的《二十四詩品》里一句“落花無言,人淡如菊”,不由得拍手叫絕?;ㄩ_無聲,落亦無聲?;ㄩ_時不必欣喜,花落時亦不必傷懷,花開花落都只是自然的規(guī)律?!帮S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冬日的菊花淡然開放,雖無蝶來,卻清香依舊;沒有傲氣,但存傲骨!
落花無言而有言,人淡如菊亦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