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英毅
內容摘要: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對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產生進行研究,可以為我們今天研究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關鍵詞:傳統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活動 家庭教育理論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對中國傳統家庭教育的產生進行研究,可以為我們今天研究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一.家庭教育活動的產生與發(fā)展
(一)家庭教育活動的產生
原始社會是人類的第一個社會形態(tài),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原始人類只能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人們依血緣關系聚族而居,一起捕獵野獸、采集野果、抓魚。隨著生產技術的提高,勞動產品有了剩余,人們在勞動中形成了一定的生產關系,積累了生活經驗。為了使人們的生活得以延續(xù)下去,使年輕人更好地進行生產勞動,大家庭里的年長者需要把生產生活經驗傳授給年幼者。
在原始大家庭里,出于生存的需要,年長者在勞動過程中,將勞動技能、生活經驗等向年幼者傳授,如此代代傳遞并不斷改進,原始大家庭的教育活動具有社會性、終身性,也正是這種教育活動使得人們得以生存并逐漸進步發(fā)展。
(二)家庭教育活動的發(fā)展
在前氏族社會,男女結成沒有性別分工的原始群,成年男女都出去狩獵,老人與兒童則負責看管獵物及構建住所,由老年人指導兒童參加勞動的方法;在母系氏族社會,幼童都由母親照管,大約到了8歲以后,男孩由男人指導其做男子應該做的事情,女孩則由女人指導練習女子應該做的事情;到了父系氏族時期,教育小孩的責任由大家庭成員共同承擔,實際上就是一種“公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涉及:社會適應能力、勞動技能、身體鍛煉、符號記事等,到原始社會末期則增加軍事技能的教育。
父系氏族特別是原始社會末期的這種教育,實際上就是原始形態(tài)的家庭教育,是傳統家庭教育的萌芽。“勞動即是學習,父母即是教師,獵場與牧地即是學校,教育與生活是一致的?!备挥薪涷灥拈L輩對晚輩進行生產方式、生活經驗等內容的教育訓導,受教育的兒童、青少年只能從長輩那里學習到生存技能,這幾乎是純粹的經驗傳授型的教育。
二.傳統家庭教育的產生
(一)傳統家庭教育的萌芽
專偶制家庭“是在野蠻時代的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交替的時期從對偶制家庭中產生的;它的最后勝利乃是文明時代開始的標志之一?!彪S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男人積累了更多屬于自己的財產,專偶制家庭是建立在丈夫的統治之上的,從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出現開始,對子女的教育由父母親自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家庭教育就此產生。
在奴隸社會,社會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高,原始社會的公有制被私有制所代替。戰(zhàn)俘由原來被殺死的命運轉為淪為奴隸,奴隸主占有生產資料以及大量的奴隸,剝削與被剝削階級形成。就在這個時期,家庭教育逐漸從活動轉向傳統意義上的家庭教育,主要方式是長老訓教,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家訓還沒有獨立成文,多為后人追憶而成。商周時期文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學在官府”,“惟官有學,而民無學”。
(二)傳統家庭教育的產生以及方式、內容
在奴隸社會,教育開始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活動。隨著奴隸社會兩大對立階級的形成,家庭教育也打上了階級的烙印,在奴隸主家庭中,專設師、傅、保來教育子女。奴隸社會的家庭教育既是為生產服務的,更是奴隸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
啟打破禪讓制是宗法政治的開端,宗族的成員聚族而居,宗族內部有著共同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傳統?!白谧宓募彝ソ逃饕勺谧迂撠?,教育內容包括生產、生活、軍事、祭祀等方面,其中祭祀共同的祖先,是宗族大家庭的主要教育內容?!痹谙纳讨軙r代,注重“禮、樂、射、御、書、數”的六藝教育只有貴族子弟能夠接受完整的“六藝”教育,貧民和手工藝者階層只能接受“小藝”教育。
(三)傳統家庭教育的典故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士階層逐漸崛起,家庭教育引起人們的廣泛重視,家訓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同時產生了許多流傳至今的家庭教育故事。比如首創(chuàng)私學、以詩禮傳家的孔子的《庭訓》;世稱賢母姜敬《論勞逸》;孟軻之母仉氏的“斷機教子”、“孟母三遷”;《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述的《曾子殺彘》的家教,故事等等。盡管這些家庭教育典故一般都是夾雜在古籍文獻中,主要是后人追憶的,但都充分顯示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家庭教育的發(fā)展和成就,同時也為后世家庭教育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作者單位:廣西百色學院經濟管理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