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彩霞
閱讀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閱讀教學既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上的 難點。說它是重點,是因為它是學習詞匯、句法和語法等語言基本知識的基本材料;說它是難點,是因為教師 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處理好語言形式教學與語言意義教學之間的關系。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只追求語言形式 的教學,而忽視語言意義的教學,將一段完整的閱讀材料分割成若干部分,逐句或逐字地翻譯和講解,有時還 進行無謂的對比、引申和分析,將整整一節(jié)課的時間全部用在對十幾行文字的分析上。甚至將一個完整的饒有 趣味的故事肢解得支離破碎,學生弄不清人物的關系,難以把握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脈絡,既不利于對語言形式的 學習和理解,也不利于學生對語言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學效果很不理想。整體教學是一種現(xiàn)代教學方法,它 不僅僅是指有完整故事情節(jié)的教學,而主要是指把語言形式教學與語言基礎知識結合起來,獲得豐富的語言信 息,從而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激發(fā)學習興趣,思維能力也得到發(fā)展。
在學生閱讀前,教師作一些背景知識介紹是十分必要的,這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而且還能使 其學習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其他知識。當然介紹最好用英語,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聽力和理解能力。
為提高學生閱讀效率,加快閱讀速度,在閱讀前可借助實物或簡筆畫先教一部分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尤其 是那些會對學生閱讀理解構成重大障礙的生詞,另一部分生詞則讓學生在閱讀時根據(jù)上下文自己去理解,這樣可培養(yǎng)學生猜詞的能力。指導學生查字典和鼓勵學生根據(jù)上下文 猜測詞義是培養(yǎng)他們獨立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這是一種閱讀技巧,要注意培養(yǎng)。
在閱讀之前,教師事先問一兩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邊讀邊找答案。因為閱讀總要有個目的。有目的地進行閱讀有助于提高閱讀速度。 這些指導性問題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掌握課文內容。
學生帶著上述指導性問題快速地讀一遍課文并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為了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第一遍閱讀可要求學生作為家庭作業(yè)完成,要求了解大意,找出重難點,發(fā)現(xiàn)問題,以便在課上主動提出。第一次閱讀應是快速的、“掃描式的”,切忌用手或筆指著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鼓勵學生在閱讀時根據(jù)上下文猜測生詞的 意思,并用使用字典或教科書附錄中的詞匯表及課文注釋。對于那些用腦思考和使用字典的學生都應給以表揚 ,用腦思考和使用字典是語言學習的一項重要技能。
語言要點包括詞匯、短語、句型及語法,還有難句分析等,在講授新的語言知識時可適當復習有關的內容 。如人教版八年級Unit2 reading部分中有一固定詞組,as ……as possible,中間加入不同的副詞,如as soon as possible(盡可能快地) ,as early as possible (盡可能早地), as often as possible(盡可能經(jīng)常地)。Unit3中everyday和 every day是有區(qū)別的,前者作“日常的”、“一般的”、“平常的”解,在句中作定語,后者是名詞性詞組, 在句中作狀語。然后要求學生用everyday和every day填空。在教生詞時要舉一反三,不可“生詞遍地開花”,教新的語法時可分析、對比、舉例練習。精講多練是語言形式教學的基本原則。 在學生對整篇課文有所理解的基礎上,教師還應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這就要對課文的細節(jié)提出一些問題?;卮鸺毠?jié)問 題有助于學生對課文主要事實的理解和掌握。對于reading中的課文理解問題,可讓學生充分討論,相互補充,不僅使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還練習了口語表達能力。根據(jù)實際情況也可要求學生把答案寫下來,以訓練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 通過學生的閱讀、回答和教師對課文的分析講解,學生對課文內容已有相當程度的理解。
學習語言是為了運用語言。理想的英語教學過程應是教師組織指導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在英語教學中,沒有學與用的界限。根據(jù)本課所學的語言材料進行實際的語言運用是十分有意義的。單純的機械操練只是對語言的感知和理解 ,并不是在運用語言。只有將學和用真正結合起來,語言學習才會有實際意義。例如,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 ,改寫或續(xù)寫課文等。教師就課文中語言知識,對學生進行語言練習,可選用完型填空、完成句子、選詞填空 、選擇等形式,語言知識的練習往往是機械性的,但也應盡量做到語言練習有意義、情景化,否則易使學生喪 失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中學英語閱讀整體教學包含著一個廣義的整體性教學原則,它既強調教學材料本身的整體性, 也強調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的統(tǒng)一性,它既強調教學活動的整體性,也強調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的有機統(tǒng)一。 整體教學是提高英語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