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屬于在二語習得遷移理論下,探討英語專業(yè)學生在英文作文中的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的實證研究。本研究搜集并研究了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yè)學生(大一)的32篇英語作文,結果表明母語負遷移對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影響涉及詞匯、句法、語篇等層面。
關鍵詞:母語;負遷移;二語習得0引言
作為一門獨立學科,二語習得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過去的四十幾年里,二語習得方面的研究層出不窮,主要包括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對比分析法、錯誤分析法、表現(xiàn)分析法以及語篇分析法(LarsenFreeman,2000)。本文首先回顧二語習得中關于遷移的研究,隨后討論中國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
1語言遷移
語言遷移指一種語言(通常指學習者的母語)對另一種語言(通常指學習者所學的二外語)的影響。大量研究揭示了母語對二語習得的影響,但針對這一影響的范圍和程度,學者們還未達成統(tǒng)一意見。行為主義理論認為,語言習得,即習慣的養(yǎng)成。換言之,學習者在二語習得過程中逐漸放棄母語表達習慣,重新建立新的表達習慣。母語中已有的表達習慣會干擾新習慣的養(yǎng)成。因此,母語“干擾”在行為主義理論中占據(jù)中心地位。語篇分析法提出,語言遷移包括正遷移和負遷移兩種。當兩種語言在結構上具有相似性時,正遷移產(chǎn)生;反之,負遷移產(chǎn)生。語篇分析法的缺陷在于它不能解釋學習者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出現(xiàn)的某些錯誤。許多實證研究表明,二語學習者所犯的一些錯誤并非源于兩種語言在結構上的差異,反而恰恰源于兩種語言在結構上的相似性。兩種理論均認為,學習者的母語會影響二語習得,盡管這一影響可能并非是決定性的。
2母語負遷移
二語習得過程中的母語負遷移可能有多個方面的表現(xiàn),本文主要探討三個層面,即詞匯層面,句法層面,以及語篇層面。
2.1詞匯層面
詞匯是構成一門語言最基本的要素,詞匯習得的失敗會導致思想表達乃至整個跨文化交際的失?。▍呛蛥?,2007)。學習者的詞匯習得水平在其整個二語習得水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經(jīng)常被鼓勵擴大其詞匯量以促進語言學習。然而,詞匯的習得和積累通常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很多時候沒有為學習者所熟知的現(xiàn)成的二語詞匯,此時學習者會從母語的詞匯中“借”詞,滿足表達需要。
從母語中“借詞”的現(xiàn)象,究竟是屬于中文詞匯的誤用?還是二語學習者學習英語時的策略?由于學習者的學習特征具有多樣性,所以這兩個問題并不好回答。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即他們“求助”于母語的行為通常會導致語言負遷移的產(chǎn)生。詞匯負遷移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學習者經(jīng)常將漢語的詞匯表達習慣通過直譯的形式轉(zhuǎn)化為英文。例如,(1)…because books help me to learn(acquire) a lot of knowledge.(2)…and parents often have big(great) expectation for their children.(括號內(nèi)為英語慣用表達)
2.2句法層面
中國學生在其英語寫作中還經(jīng)常出現(xiàn)句法負遷移,即遷移漢語的句子結構(陳,2009)。英語句法結構包括祈使句,否定句,關系從句等等。例如,(3)When opening the window,a beautiful and white world is presented in front of me.(4)Observe life more can help people to appreciate the beautiful things in life.
在例(3)中,學生犯了垂懸修飾語錯誤,即兩個分句的主語不一致。該錯誤出現(xiàn)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漢語通常不強調(diào)兩個分句間主語的一致。例(4)中,學生使用動詞短語,而非名詞短語或動名詞短語做主語。這是因為,在漢語中,任何詞性都可能充當主語。
2.3語篇層面
銜接與連貫語篇的兩個重要概念,是篇章的基礎。銜接指語篇中詞與詞之間,句子與句子之間存在的表層聯(lián)系。Halliday和Hasan(1976)提出五種主要的銜接手段,即照應,替代,省略,連接,詞匯銜接。連貫指通過概念系統(tǒng)讓表層語篇達到深層的連貫,成為一個完整的意義整體。中國學生在語篇連貫方面沒有大的問題,但是他們在寫作中通常缺少明顯的銜接手段,反而依靠上下文(語境)實現(xiàn)文章各部分之間的銜接。例如,(5)Today is the end of the lunar month.The moon should be called waning moon.The ethereal clouds obscure the sky,the moon.(6)There is an old tree standing by the gate of my home.The height of the tree is over twenty meters.It is really beautiful now.There are many branches of the old tree.
上面例句中句子之間缺乏表層聯(lián)系,只是句子的簡單羅列。句子之間銜接手段的欠缺讓句子與句子之間看似毫無關聯(lián),從而延長讀者的理解時間。
3結語
本文從二語習得遷移理論出發(fā),對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yè)學生(大一)的32篇英語作文進行分析,探討了作文中的出現(xiàn)的詞匯層面、句法層面、語篇層面的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該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外語教師對于學生所犯錯誤的提前預設,讓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系統(tǒng)了解母語負遷移的表現(xiàn)形式,促進中國英語教學的發(fā)展。參考文獻:
[1] Halliday M,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 LarsenFreeman D,Long,M.H.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009.
[3] 陳玉.二語習得中的母語負遷移想象[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9,11(10).
[4] 吳群,吳慧華.英文寫作中母語負遷移現(xiàn)象分析及其對策[J].教學經(jīng)緯,2007.作者簡介:劉少杰(1988—),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外國語言文學系助教,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和語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