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永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發(fā)展
文/唐永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根據(jù)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提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先后出臺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是“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都旨在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爸袊鴫簟钡膬?nèi)涵就是要實現(xiàn)這樣一個三位一體的夢想,她承載著中華兒女的共同向往,既是中華兒女不懈追求的美好愿景,又是中華民族內(nèi)心深處的集體意愿。
中國夢作為中華民族美好愿景和集體意識,能夠凝聚實現(xiàn)“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力量。中國夢靠什么凝聚力量?馬克思主義哲學昭示我們:精神能夠轉化為力量,億萬中國人的力量能夠匯集成像長城那樣堅不可摧的力量——中國夢依靠其對全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回應,依靠其所譜寫的一曲植根中華大地、既威武雄壯又婉約動人的交響曲,體現(xiàn)其精神價值和力量。從哲學高度審視,“價值”是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一種效益關系?!爸袊鴫簟弊鳛榭腕w,在滿足主體需要——凝聚實現(xiàn)“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力量方面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為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中國共產(chǎn)黨于1921年成立后,肩負起歷史賦予的帶領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使命。歷經(jīng)28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華民族歷經(jīng)磨難,百折不撓,從苦難中走向輝煌,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強調(diào)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fā)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構建系統(tǒng)完備、科學規(guī)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不失時機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理論和實踐表明、改革開放36年的歷程告訴我們——惟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實踐,才能把民族、國家、個人凝聚為一個命運共同體,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個人利益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激勵每一個中國人為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深化改革,不懈奮斗。審視理論,全面深化改革的風雨昭示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命題,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中提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中逐步開辟、拓展并越走越寬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中逐步形成和不斷豐富、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健全和完善的。
全面深化改革是當代中國的主旋律,改革作為實現(xiàn)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理想的路徑,具有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威力——無論改革進程中面對多少挑戰(zhàn)、多大困難,全國各族人民始終以深厚的文化積淀、歷史智慧、現(xiàn)實選擇為底蘊,凝聚力量、百折不撓。改革不竭,希望永在?!敖ǔ筛粡娒裰魑拿骱椭C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共同理想,能夠把全國各族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激勵大家共同度過改革的艱辛、創(chuàng)新的陣痛,共同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全面貫徹落實這些部署和要求,關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關系落實全面深化改革頂層設計,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長遠發(fā)展。為此,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十八大的主題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圍繞這個主題,十八大要求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問題,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竊以為,從十八大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再到十八屆四中全會,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我們黨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越來越清晰,藍圖越來越清澈,目標越來越具體——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法治體系和法治國家。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迄今為止,我們黨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目標的最新表述。隨著依法治國總目標的逐步實現(xiàn),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不斷完善和鞏固。
從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的視角審視,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通過的這兩個《決定》,內(nèi)容上相互銜接,客觀上構成了姊妹篇、上下篇。具體而言:一方面,黨的十八屆三中通過的《決定》,將改革的總目標確定為“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這兩個目標需要法治保障,呼喚用“法治”破解改革難題;另一方面,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需要深化改革。理論和實踐表明,只有把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改革主張,轉換成法治主張,用法治方式規(guī)避、化解改革風險,才能確?!巴晟坪桶l(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革在“依法治國”的框架內(nèi)有序推進,才能確保“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改革平穩(wěn)實施。
唐永進,四川省社科聯(lián)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四川省政府專家評審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政府社科優(yōu)秀成果評獎委員會委員、特約研究員、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