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批評要有辣味
☉陳魯民
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蘭考縣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后指出:“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有一點‘辣味’,讓每個黨員干部都能紅紅臉、出出汗。”批評要有辣味,是搞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關(guān)鍵。批評要有辣味,就要一針見血,不留情面,不僅勇于自我批評,“向我開炮”,而且要互相揭短,大膽亮丑。根據(jù)第一階段教育實踐活動的經(jīng)驗,要真正搞好批評與自我批評,切實收到整改實效,必須在“開炮”質(zhì)量上下大功夫,瞄得要準,打得要狠,不放空炮,不打啞炮,不開禮炮。
批評要有辣味,對自己不能放空炮。表揚是栽花,批評是挑刺,所以,批評別人難,批評自己更難。有些同志在民主生活會上,避重就輕,避實就虛,輕描淡寫地檢討幾句,說自己性格急躁,工作方法不夠講究,有時學習抓得不緊,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尚有差距云云。這種問題人人皆有,且無傷大雅,不傷筋骨,不觸靈魂,多說幾條也無妨。而對于自身存在的深層問題、具體缺點,卻諱莫如深,避之三舍。這就是典型的“放空炮”,其效果自然可想而知,無非自欺欺人罷了,對改進作風毫無裨益。
批評要有辣味,對同事不能放啞炮。一些人批評同事怕傷和氣,扭扭捏捏,裝聾作啞。畢竟每日里抬頭不見低頭見,大家都處得不錯,如果貿(mào)然批評同事,得罪對方,不但會影響感情、造成隔閡,說不定人家也會反唇相譏,揭你的老底,與其一損俱損,不如一榮俱榮。因而,發(fā)言時或者王顧左右而言他,東扯西繞,就是不說正事,或者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于是,你放啞炮,隔靴搔癢,我也放啞炮,投桃報李。這樣的民主生活會等于白開,沒有任何意義,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批評要有辣味,對領(lǐng)導不能放禮炮。在所有批評里,以批評領(lǐng)導為最難,因為一不小心,碰上心胸狹隘的領(lǐng)導,即便當時不發(fā)作,也會日后給你小鞋穿。但是,既然是開民主生活會,領(lǐng)導又鄭重其事地號召要“向我開炮”,不說幾句也過不去,于是,搜腸刮肚,絞盡腦汁,找上幾條貌似批評實則表揚、貌似否定實則肯定的話來交差。譬如,“您工作起來不要命,大伙都跟不上您的節(jié)奏”;“您一再要求我們注意身體,自己卻不把身體當回事”;“您工作太忙,很少有時間跟我們一起玩,這可有些脫離群眾喲”。領(lǐng)導也許會擺擺手,“尖銳點,再尖銳點嘛!”但心里卻是美滋滋的?!岸Y炮”一響,心花怒放,明貶暗褒,皆大歡喜。
過去一些民主生活會之所以效果欠佳,就是因為批評沒有辣味,相互之間空炮、啞炮、禮炮太多,結(jié)果是雖然會沒少開,但存在的問題卻長期得不到解決。有鑒于此,要使當前進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收到成效,“四風”得到有效遏制,就必須大力開展高質(zhì)量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力戒空炮、啞炮、禮炮。批評要敢于刺刀見紅,入木三分,自我批評要勇于刮骨療傷,觸及靈魂。這樣,才能真正通過教育學習,查出問題,發(fā)現(xiàn)差距,知恥后勇,激勵斗志,整改“四風”,克服時弊,使我們的黨員干部以新的精神姿態(tài),投身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帶領(lǐng)群眾在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上迅跑,創(chuàng)造新的更大輝煌!
【作者系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