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萬杰
高允是北魏的大臣,為人正直敢說實話,因他博學多才,被太武帝任命教太子拓跋晃讀書。
450年,高允因與崔浩編寫《國記》,按照實話實說的方針,所以寫得皇族很齷齪,又為了讓大家記住這段歷史,高允命人把《國記》刻在石頭上,皇族非常氣憤,向太武帝告高允故意侮辱皇族,圖謀不軌。
太武帝接到報告震怒,想第二天嚴懲高允。這件事被太子拓跋晃知道,召來高允,說明天陪他一起見太武帝,又叮囑他:“假如皇上有什么話問你,你千萬要順著我的話應(yīng)答?!?/p>
高允問什么事?拓跋晃沒有說。第二天,兩個人見到太武帝。拓跋晃搶著說:“中書侍郎高允自在兒宮中,兒與他相處多年,高允小心謹慎,兒很了解他。高允與崔浩同事,但他身份微賤,只有聽命于崔浩,兒認為高允無罪。”
太武帝看了看高允,問:“《國記》都是崔浩寫的嗎?”高允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說:“《先帝記》以及《今記》,為臣與崔浩一同所寫,但是崔浩政事繁忙,寫得不多,基本都是我完成的?!?/p>
太武帝大怒說:“你比崔浩罪嚴重多了,應(yīng)該誅滅九族。”
這時,拓跋晃又說:“高允膽小,見到皇上威嚴,一時間迷亂,他昨天和我說就是崔浩寫的?!?/p>
太武帝想給拓跋晃一個面子,問:“真像太子說的那樣嗎?”
高允搖了搖頭說:“為臣才疏學淺,所寫《國記》不能盡善盡美,犯觸天威,罪應(yīng)滅族,今天死到臨頭,又關(guān)系到別人的性命,決不敢亂說。太子因為臣為他講書時間長,可憐為臣,為臣求命,臣無以為報。如皇上不問臣,臣便沒有這番話。既問了,臣如實對答,不敢有半句謊言。”
太武帝很感動,對拓跋晃說:“正直,這是人很難做到的,而高允能臨死不移,這就更難了,高允能以實對君,真是忠貞的臣子。把你交給高允,我也就安心了?!比缓笊饷饬烁咴实淖镞^。
(編輯/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