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見
面對說話總是不算數的寶寶,父母常常感到無奈。專家提示,要巧妙地幫助孩子學會遵守約定。只有讓孩子從小養(yǎng)成誠信的好習慣,將來才能獲得社會的信任。
案例
方方的爸爸最近感到十分困惑,因為今年3歲的調皮兒子方方總是說話不算數,剛剛答應的事情轉眼就變,根本不履行諾言。譬如有一次,方方看了半個小時的電視后,到洗手吃飯的時間時仍不肯關電視。爸爸想了個主意,用猜拳頭的方法決定關不關電視。方方答應了。結果爸爸贏了,關掉了電視,方方卻又過去把電視打開。爸爸說:“咱倆不是說好我贏了就關電視嗎?”便再次關掉電視??煞椒骄褪遣淮饝?,又伸手打開電視。兩個人鬧了一陣子,方方就躺在地上耍賴,爸爸只得無奈地隨他去了。
專家解析
年幼的孩子不遵守約定有兩方面因素。一方面,跟年齡有關。方方3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般剛開始建立社會交往原則,遵守約定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比較新鮮的理念,需要一段時間來習慣,也需要反復地實景練習才能確立。另一方面,父母在給孩子建立規(guī)則過程中的行為是至關重要的。方方跟爸爸約定好贏的人決定開關電視,結果方方違約。但他爸爸既沒有采取恰當的方式堅持原則,也沒有采用語言安慰和勸解方方,而是流露無可奈何的情緒,這就讓孩子覺得爸爸拿自己沒轍,無能為力,以后也就不必再遵守規(guī)則了。
專家設計情景游戲
可以用方方最喜歡吃的草莓,邀請方方參加一個有獎游戲——打保齡球:誰打倒了幾只球瓶,誰就能往自己的盤子里放進同樣數量的草莓。通常,小孩子對這樣的游戲會特別感興趣。當方方投入進去后,爸爸就該以身作則,向方方示范如何遵守游戲規(guī)則。游戲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每次輪到方方往自己的盤子里放草莓時,他都要多放一只或兩只。這時,爸爸應該規(guī)勸他,把多余的草莓放回原處。此時,方方一定會不高興,繼而可能破壞其他規(guī)則,如不肯輪流、不讓爸爸打球、不肯站在指定的線外打球甚至用腳把球瓶踢倒等。這時,爸爸應該警告方方,如果繼續(xù)破壞規(guī)則的話,草莓將被端走,游戲將中止。如果方方仍決定試探一下成年人的規(guī)則,踢翻剛剛擺好的球瓶,那么,爸爸就要說話算數,堅決地把草莓盤子端走。如果方方嚷著試圖把草莓盤子奪回來時,爸爸就要對他提出條件,只有遵守規(guī)則,游戲才能繼續(xù)。這樣,方方就可能會答應。
這樣的游戲能讓孩子在歡快的氛圍中體驗遵守約定的重要性。在家里設計一些類似有趣的游戲以幫助孩子認知約定、反復練習,鍛煉孩子延遲滿足。值得提醒的是,剛開始時一定會遇到孩子的抵抗和阻撓。遵守約定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快,因為不能馬上滿足他們所有的愿望,孩子不可能一下子習慣規(guī)矩的約束,會想盡辦法逃脫和搗亂。這就需要父母具備足夠的耐心以及靈活的頭腦,想一些辦法幫助孩子約束自己。
鏈接:幫助孩子遵守約定
1.制定規(guī)則要簡單易懂,讓孩子容易遵守。簡單易守的規(guī)則讓孩子感到遵守規(guī)則是一件愉快的事情,給他們以自信。
2.父母要以身作則地向孩子示范如何遵守約定。
3.不要放棄。父母不要一碰上孩子反抗就顯得手足無措,更不要輕易放棄、妥協。堅定的原則能給孩子安全感,搖擺不定的態(tài)度則讓孩子無所適從。
4.承擔后果。在違反約定的時候品嘗行為后果,對于幫助孩子建立行為準則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給孩子建立規(guī)則的過程中,同樣要讓孩子學會承擔自己的行為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