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瑋
陳光標又成了新聞人物:2014年1月3日,陳光標在《環(huán)球時報》發(fā)表文章稱,愿傾盡家產(chǎn)收購《紐約時報》;2013年12月26日,陳光標用16噸重的人民幣百元鈔共約15億元堆成墻助推經(jīng)濟大普查。這位最具號召力的中國慈善家在做慈善時毫不猶豫、慷慨解囊,而在生活中對自己卻極為低調(diào)、極其簡樸。他的高調(diào)與低調(diào)體現(xiàn)的是一種無私、博大的價值觀,影響著幾代中國人。
作為商人,陳光標無疑是成功的典范。但陳光標真正引起人們關(guān)注的,并不是他頗具傳奇色彩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而是他常年堅持的慈善之路。他高調(diào)、張揚地做慈善,以最特別的方式刺激著人們的眼球。而生活中他的低調(diào)、簡樸,卻幾乎不為人知。
得到與回報
2009年3月,陳光標以全國政協(xié)特邀委員的身份出席了全國兩會。他向會議提交提案,呼吁向富人征收遺產(chǎn)稅,至少應為60%。接受記者采訪時,他放言:“我捐得越多,得到的東西越多。我回報社會,也看到了社會對我的無形回報。我認為富人更應該回報社會,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p>
2010年3月兩會期間,陳光標提出中國企業(yè)家應重讀馬克思《資本論》、代表委員應公布自己的成績單、富二代要富品德等建議,引發(fā)媒體熱議。會場外,“耗資20萬元在《人民日報》陳列慈善成績單”的新聞讓陳光標備受矚目。很多人認為,陳光標這是在高調(diào)炫善。
陳光標表示,慈善事業(yè)要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作為全國道德模范,有責任告訴大家這一年自己都做了什么,那些公布出來的慈善活動經(jīng)得起查驗。更重要的是,他想通過這件事呼吁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和全國人大代表都來亮亮自己的成績單,接受人民的監(jiān)督。他說:“這不僅是對人民的匯報,更是對自己的鞭策和激勵。”
有人說陳光標做慈善上了癮。確實如此,2003年,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成立后,在短短4年時間內(nèi),他就先后捐資1.96億元,捐物價值6700多萬元。2008年,陳光標以1.81億元的年度捐款被評選為當年的“中國首善”。2009年,陳光標的公司利潤是4.1億元,他捐出3.13億元。截至2013年年底,他已累計捐出善款20余億元,直接受助人口達百萬之余。
對于自己捐出的每一筆錢,陳光標都會記錄在案,保留相關(guān)票據(jù)、憑證。由于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人們在行善時總喜歡低調(diào)一些,不喜歡引起社會更多的關(guān)注。但是,陳光標不僅在持續(xù)不斷地做慈善之事,而且常常以高調(diào)的姿態(tài)表現(xiàn)行善的熱情與積極。面對非議,陳光標直言反擊:“你說我沽名釣譽也好,貪圖名譽也罷,我都認了。我從來不在乎人家說我什么,我認為我做得對,我就要做。我就要高調(diào)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來做,你來和我爭‘中國首善這個稱號。”他還說:“其實,在背后默默捐錢的大有人在。但是,我做慈善非常高調(diào)——我希望大家知道,做得好了希望大家鼓掌,目的就是帶動大家來關(guān)愛社會上的弱勢群體?!?/p>
光環(huán)與困惑
陳光標將慈善當成終生事業(yè)全身心付出,慈善也給他帶來了無數(shù)榮譽: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助人為樂模范、中國十大杰出志愿者、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個人、全國十大慈善家、中華慈善人物、全球100位華商品牌人物、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紅十字勛章獲得者……
做慈善免不了紛紛擾擾的煩惱,陳光標也不例外。不過,他的煩惱是嫌自己賺的錢少,幫不了更多的人。他說:“有困難的人很多,每一分錢都要捐用在刀刃上?!?/p>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主動找他要求捐助的人也越來越多,平均每天他都收到數(shù)百封求助信。陳光標坦言自己曾受過騙,如今學聰明了,會對求助者進行甄別。他說,自己捐贈的對象主要定向在基礎(chǔ)教育、孤殘兒童、老少邊窮和突發(fā)災難四個方面。
如今的陳光標回到家鄉(xiāng)并沒有衣錦還鄉(xiāng)的感覺,他曾經(jīng)幫助過的同鄉(xiāng)總會避開他,就連他仍住在村里的父母生病,村里人都很少探望。村民們覺得陳光標的錢賺得容易,說不定是非法得來的,他幫助村里是理所應當。其實,陳光標有著深厚的家鄉(xiāng)情結(jié),他說:“我是吃淮河水長大的,正是有了家鄉(xiāng)人民的支持和幫助,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貓蠹亦l(xiāng)、回報社會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對此,我堅定不移并將堅持不懈。我捐款捐物的目的,就是想從精神和物質(zhì)兩個方面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作點兒貢獻?!?/p>
身為“中國首善”,陳光標的光環(huán)很多,爭議也不少,他承認自己也有壓力:“只要我一出門,就能感覺到來自東西南北的4個探頭在對著我看。有時,我也很累很煩。但我馬上就會想起那些我?guī)椭^的大學生,想起他們拿到大學通知書時的喜悅之情,想起全國各地人們送來的錦旗與感謝信,就會覺得很感動。我之所以高調(diào)‘作秀,是因為我想帶動更多的富人不要做‘守財奴。我覺得如果全國人民都來高調(diào)作這個‘秀,那我們的國家會更美好?!?/p>
裸捐與財富
2010年9月,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準備在北京舉辦一場慈善晚宴。行前,蓋茨和巴菲特向中國的50位企業(yè)家發(fā)出邀請信,陳光標是其中一位。
9月5日凌晨1點多,陳光標在床上輾轉(zhuǎn)反側(cè)怎么也睡不著。他索性到書房把自己醞釀已久的一個想法寫在一封信里。在信中,他承諾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向慈善機構(gòu)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chǎn)。這封信是陳光標對蓋茨和巴菲特邀請他參加慈善晚宴的一個正式回應。
9月29日,陳光標出席蓋茨和巴菲特的慈善晚宴。曾有“好事者”粗略地估算了一下陳光標的“見面禮”——固定資產(chǎn)和現(xiàn)金合計約50多億元人民幣。
談起宣布“裸捐”,陳光標表示,他曾決定身后捐出全部財產(chǎn)的95%,留一點兒給親人。但后來他想想,留著5%干什么呢,干脆一起捐了算了。捐出全部遺產(chǎn)后,子女會不會有意見?親朋又會怎么想?陳光標表示,他的妻子從沒因為捐贈的事與他吵過一次架、拌過一次嘴,孩子只要繼承“靠雙手吃飯”的精神,未來的人生路上肯定沒問題,家里的老人也覺得這樣做有意義?!案改附o我留下的是吃苦吃虧的精神,這種精神財富幫助了我的一生?!?/p>
陳光標說:“財富如水,應該學會分享。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獨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條河,你就要學會與他人分享?!闭沁@樣的理念支持著他一路走來,并將堅持走下去。
心酸與快樂
陳光標選擇做慈善并非偶然,從小他就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盡管家里生活條件很艱苦,但父母總是樂善好施。如今的他依然記得,小時候,每當有要飯的在吃飯時間路過家門口,父母就會叫他們到家里同桌吃飯;大雨來了要收麥子,他和弟弟妹妹在場上搶糧食,母親卻跑到別人家?guī)椭鷵屖占Z食。這些事情,對陳光標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陳光標出生于安徽五河,長于江蘇泗洪。泗洪縣天崗湖鄉(xiāng),是一個曾經(jīng)以“窮困”聞名的地方。陳光標原本排行老三。他兩歲那年,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因為家庭極度貧困先后餓死。這給童年的陳光標帶來了對饑餓的恐懼記憶。這種恐懼的記憶,喚起了陳光標“靠自己改變命運、一定要脫貧致富”的想法。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10歲的時候,陳光標就開始了對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探索。陳光標得到的第一桶金和做的第一次慈善都是在這一年。那時,正在上小學的他利用中午放學時間,用兩只小木桶從二三十米深的井中打水,再用小扁擔挑到離家1公里的集鎮(zhèn)上叫賣?!凹依锔F嘛,交不起學費,我只得挑水到鎮(zhèn)上賣,一個暑假掙了4元多錢。”回想起往事,陳光標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這年9月1日開學后,陳光標用自己賣水的錢交了學費。交完學費剛剛回到家,母親跟他說隔壁家的薛剛正在哭,因為沒有錢上學。陳光標二話沒說,就用剩下的錢幫助薛剛交了學費。這是陳光標第一次用自己賺的錢幫助別人。也正是這次偶然的“善行”實踐,開啟了他日后的“行善”之門。
陳光標上小學時的老師王乃勇對陳光標如此評價說:“陳光標從小略顯頑皮,但做事優(yōu)于同齡學生,敢為人先,不同于別的孩子,思維超前。他是一個秉性好、與人為善、脾氣好的人?!?/p>
“我這輩子拿了很多證書,第一本證書不是小學畢業(yè)證書,而是看不見的、無形的做人的結(jié)業(yè)證書。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陳光標就是這樣一個堅持做好事、做善事的人?;蛟S這是因為他的善心是從小就融入其血液中,他的大愛精神是自幼就鑄成的。
慷慨與摳門
陳光標對慈善事業(yè)的大方慷慨,眾所周知。卻很少人知道,他的親弟弟陳景標只是一名月工資1500元的保安,妹妹陳春華在一家餐館里當服務員。
陳光標的弟弟只有小學文化水平,這些年來一直在酒店做勤雜工、保安等工作;妹妹也只有初中文化,一直在自謀職業(yè)。作為億萬富豪,陳光標本可以讓弟弟妹妹過得更好,但他并沒有這樣做。他說:“雖然我是他們的哥哥,但我沒有義務給他們財富。我也曾安排他們到我的公司工作,但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適合。他們應該靠勤勞的雙手去找工作、去生活。我不希望他們成為不勞而獲者?!?/p>
陳光標對待弟弟妹妹顯得很嚴苛,沒有讓他們養(yǎng)尊處優(yōu),而是讓他們自食其力。對他們的孩子,陳光標則慷慨解囊,把他們孩子的學費、醫(yī)藥費以及平時的零花錢都包攬下來了。陳光標深有感觸地說:“我的弟弟妹妹被生活的磨難耽誤了前程,他們的孩子,我一定要扶持好,讓他們讀好書,將來有所作為。他們才是弟弟妹妹未來的希望。我?guī)椭麄兊暮⒆?,就是幫助他們未來的生活。再苦不能苦著孩子!?/p>
陳光標發(fā)達了,他的父母也過上了好日子。不過,老兩口還是過不慣城里人的生活,依然住在農(nóng)村老家。在那里,他們才覺得親切、自在。了解了父母的心思,陳光標在老家為父母新蓋了一棟寬敞房子,讓父母頤養(yǎng)天年。但一輩子勤勞慣了的老兩口怎么也閑不下來,還是堅持每天到自家的幾畝地里撥弄一番,享受栽種的樂趣和豐收的喜悅。每年暑假時,陳光標會帶著兒子回老家去體驗農(nóng)村生活。
做慈善高調(diào)的陳光標為人則極為低調(diào)。他率性、坦然、謙虛、平和,沒有架子,反對偽裝,生活上不與人攀比,追求一種灑脫的態(tài)度、超然的心境、博大的胸懷。陳光標對別人慷慨解囊,但他自己的生活卻過得很簡單。他說:“我從沒去過KTV或桑拿等娛樂場所,平時既不抽煙也不喝酒。你看我穿的衣服,都是從夫子廟大市場花幾十元買布自己做的,穿的鞋也是幾十元一雙的。”他的手機也用了多年沒有換。
陳光標吃飯標準很低,一般都是在員工食堂用餐。如果太忙,他就叫廚師將員工餐熱一下或下碗面條將就一頓。有人問陳光標:“你對自己很摳,怎么舍得把大把大把的錢撒出去?”陳光標這樣回答:“我也重利,并且關(guān)注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這是我行善的基礎(chǔ)。但我一直都在追求社會的公平與正義。當我老去的時候,我可以拍著胸脯對孫子說,‘你爺爺這輩子只做好事,沒做過一件壞事?!?/p>
對得來的榮譽,陳光標毫不諱言地說:“我喜歡榮譽。我希望中國的歷史與人民能記住我這個人,就像記住雷鋒一樣?!迸c利相比,他更看重自己的名。
榮譽與追求
童年時的饑餓和貧困,使得陳光標在自己有了財富和能力之后,更愿意去幫助別人;而從小養(yǎng)成的對榮譽感的追求,也成了他不斷投入慈善事業(yè)的動力。
陳光標說:“我今天做慈善,希望明天全世界就知道!”然而,在2005年之前,他卻在默默行善。一次回老家,父親把他叫到屋里,父子之間有了難得的一次談話。
“你捐贈的目的是什么?”
“幫助別人!”
“幫助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更多的人好起來?!?/p>
“你一個人能改變?nèi)謫幔俊?/p>
“不能,但總會幫到一些人?!?/p>
“與其你一個人默默地行善,何不通過自己的行動帶動和影響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最后,父親語重心長地對他講:“光標,你賺錢了,就要像小時候唱的《學習雷鋒好榜樣》一樣,做一個榜樣人物,賺了錢以后要幫助更多的人?!?/p>
這時,陳光標領(lǐng)悟到:一個人的能力再大,所做的事情再多,也只不過是海洋里的一顆小水滴。應該將自己做的事情告訴大家,讓更多的企業(yè)家一起來行善。只有這樣,借助更多企業(yè)家的力量,才能解決更多社會問題。
2005年以后,陳光標做慈善開始變得高調(diào)起來。每次做慈善捐助,他都要邀請媒體、政府官員參加,自己頻頻在鎂光燈下露臉。每當有捐建項目建成后剪彩,他必親自出席,并要求媒體將全程記錄下來,盡早播出,以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他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陳光標又做好事了。
在高調(diào)慈善中,陳光標從點滴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號召力。他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在成都街上,他被一位中年婦女認出來。那位中年婦女對他說:“標哥,看您給災區(qū)做那么多事情,我們本來準備只捐款1萬元,后來全家商量了一下,捐了20萬元?!笔聦嵣?,汶川大地震后,至少有上百位企業(yè)家發(fā)出過頗為雷同的感慨:“標哥啊,你在前面沖鋒,我們不捐也不行??!”這以后,陳光標多了一個外號——“標哥”。
這位慈善狂人不僅把慈善當成一生的事業(yè),而且改變著國人對于慈善的觀念,以高調(diào)的姿態(tài)在慈善的路上昂首闊步前行。陳光標無法復制,社會不能也不會要求每位企業(yè)家、每位富人都像陳光標一樣。但陳光標無疑是一個慈善符號,從他的身上,人們可以看到什么是慈善、什么是慈善行為。從這個意義上說,陳光標是可以復制的,因為他值得每個人學習。
陳光標說,他現(xiàn)在每天都在研究,怎么讓富人自愿自覺地把錢從口袋里掏出來回報社會。他認為如何改變富人對人生和財富觀、價值觀的認識,讓他們自覺地捐,這才是最重要的。他強調(diào):“我認為慈善是沒有門檻的。比如,我今天捐了10億元,其實,這和老百姓捐10元錢是一樣的。捐獻的理念最重要,那是人的價值觀和財富觀?!?/p>
“大廈千間,夜眠七尺;飲水江河,不過滿腹。”一個人不能成為財富的奴隸,而應當是財富與人分享的善德公民。在慈善領(lǐng)域,陳光標不僅是一名實踐者,更是中國慈善事業(yè)的一面旗幟,他的每一次慈善行動都極具社會影響力。
一位領(lǐng)導曾經(jīng)感慨萬千地對陳光標說:“你這幾年為中國慈善事業(yè)奔走吶喊,無形中喚醒了很多有良知的人共同加入和諧家園的建設中來,這比捐1000億都重要,因為這將會影響幾代人?!辈簧俑咝5拇髮W生在聆聽了陳光標艱苦創(chuàng)業(yè)與執(zhí)著做慈善的演講后,感動不已,創(chuàng)業(yè)激情燃燒,表示要像陳光標當年擺地攤創(chuàng)業(yè)那樣去奮斗。
陳光標說:“證明我是好人,我就很欣慰了。一個人活在世上,能影響更多的人幸福和快樂,我認為這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倍瘢呀?jīng)完成了從“中國首善”到“最具號召力中國慈善家”的跨越。什么叫真正的慈善?陳光標認為那就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幫助別人同時使自己快樂的事業(yè)。
“以人為本,祖國至上;富而有德,德富財茂;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陳光標的名片背后寫有這么一段話。或許,這就是他的治企寶典,也是他的人生理念。
他的夢想就是做一位新時代慈善的領(lǐng)跑者。他的夢已實現(xiàn)。他的夢正在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