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濤,周永利
(北京鐵路公安局 治安管理處,北京100006)
鐵路客票退、改簽、通退通改簽及梯次退票辦法實施后,為準確掌控票販子活動出現的新動向、新變化,以及時采取針對性打擊防范措施,北京鐵路公安局治安管理處組織專人深入路局客運處、車站售票處、各公安處治安支隊以及北京南站、北京站、天津站、石家莊站派出所等地,采取走訪座談、實地暗訪、詢問旅客等方式進行了專題調研,對票販子利用火車票退票、改簽環(huán)節(jié)存在的管理和技術漏洞非法獲利的方式、途徑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自2013年9月1日起,鐵路部門實行新的火車票退票和改簽辦法,推出火車票全國通退通簽業(yè)務,即旅客退票和改簽由原來的在票面指定的開車時間前僅能在購票地車站或票面乘車站辦理,改為可在票面指定的開車時間前,到任意一個車站辦理。具體規(guī)定如下。
旅客因行程變化不能按票面指定的日期或車次乘車時,可以在票面指定的日期、車次開車前,到任意一個客運車站辦理一次提前或推遲乘車簽證手續(xù)。在特殊情況下,經站長同意可在開車后2小時內辦理。持動車組列車車票的旅客改乘當日其他動車組列車時,不受開車后2小時內辦理的限制。團體旅客不應晚于開車前48小時,如有特殊情況,經站長同意,可在開車后2小時內辦理。旅客在車站辦理改簽時,改簽后的車次票價高于原票價時,核收票價差額;改簽后的車次票價低于原票價時,退還票價差額。
旅客要求退票時,按下列規(guī)定核收退票費:在票面乘車站開車前48小時以上退票的,收取票價5%的退票費;開車前24小時以上、不足48小時退票的,收取票價10%的退票費;開車前不足24小時退票的,收取票價20%的退票費。
票販子利用部分旅客不了解梯次退票辦法的具體內容,對在開車前不足24小時到車站退票的,付給旅客一定的“補償”,讓旅客實際到手的票款高于鐵路部門應付的票款,使旅客誤認為自己減少了損失。而票販子利用梯次退票產生的差額,有的甚至不用倒賣車票,即可以更低的風險、更小的成本,獲取相當數額的“利潤”。特別是在運力較為充足的客流平穩(wěn)期間,這種問題更加突出。
例如,旅客到車站窗口退一張北京西至鄭州東的高鐵動車二等座車票,票面價值309元,需要核收20%的退票費,即62元,因而實際退回247元。假設票販子付給旅客20元,旅客實際拿到手267元,票販子將車票改簽到48小時以后的列車車次后退票時,按5%核收退票費,即15元,實際退回294元,減去票販子給旅客的267元錢,票販子輕松獲利27元錢。
票販子為了降低成本,采取改簽低等級列車、低席別車票的方式,收取鐵路部門退還的票價差額,達到降低票面價值、減少核收退票費的目的,以獲取更大利潤。例如,票販子接到北京西至成都T7次硬臥中鋪車票,票面價值414元,開車前24小時內退票,需要按20%核收退票費83元(實退331元)。但是,若改簽到48小時以后的T7次,將車票席別改為硬座,票價變?yōu)?36元,鐵路部門就需要退還差價178元。票販子手中車票的票面價值就由414元變?yōu)榱?36元,退票時按5%核收的退票費從21元降為12元(實退224元)。這樣算下來,票販子實際到手402元,“利潤”最多可達71元。
再如,票販子接到北京南至福州的高鐵動車組二等座車票,票面價值765元,按20%核收退票費153元(實退612元)。如果將該票改簽為幾日后的快速列車硬座票,票面價值為251元,得到返還的差價514元,按5%核收退票費13元(實退238元),票販子實際到手752元,最高可獲利140元。即便付給旅客40至50元的損失費,仍能獲利近100元。
我們以票販子付給旅客20元損失費而接到票面價值500元的車票并將其改簽為票面價值為300元的車票為例,列舉票販子獲利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票販子按照以上兩種手段,接到的車票票面價值越高,獲利越高;付給旅客的“補償費”越少,獲利越高。
票販子接到旅客的退票后進行改簽,再倒賣給旅客,幫助旅客使用本人身份證件購買短途車票或購站臺票進站乘車。
表1 票販子收購車票、改簽后再退票獲利表
目前,各大旅行社為了掌握更多的鐵路客票資源,存在較為普遍的提前“囤票”現象:在旅游客流高峰時間,提前利用大量身份證件套購熱門旅游線路車票,成功組團、出發(fā)前再給旅客買短途票進站上車。北京鐵路公安處在2013年暑運期間對進藏旅游線路進行了專項檢查,查處了多家存在上述行為的旅行社。
沒有接到旅行團的旅行社,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將臥鋪車票改簽成48小時以后的硬座車票,降低了退票成本,再將硬座車票退掉,使自己的損失最小化,獲取更大的利益。按現有規(guī)章,在團體票退票時,只需退票人持本人身份證件原件,其他車票用身份證復印件就可退票。這樣,就給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機,在團體票退票中,偽造身份證復印件進行退票的現象時有發(fā)生。例如,我局在石家莊站調研時發(fā)現,一張2013年10月17日北京至長沙T1次列車車票上的身份證號為4301042013****4644,身份證號顯示出生日期為2013年,而偽造的身份證復印件上的照片卻顯示為一名成年人。
電話訂票系統(tǒng)不具備核對身份證信息真?zhèn)喂δ?,只要輸入的身份證號碼位數正確即可訂票。一些票販子在電話訂票前,就偽造好身份證復印件,進行囤票。比如,2013年10月15日,我局在石家莊站進行調研時發(fā)現,一張A4紙上復印了6個身份證,這6個身份證號前13位號碼一樣,如,110101197001012134、110101197001043030、110101197001043890、110101197001013372、11010119700101341X、110101197001013238。利用如此大量的偽造身份證證件進行“囤票”,應該引起注意。
票販子利用大多數旅客不清楚改簽后的車票可以再退票的規(guī)定及不想排隊、圖省事的心理,以幫助旅客減少損失為“誘餌”,誘使旅客將車票退給票販子,之后進行改簽,再退掉車票,獲取退票差額。而依據現有法規(guī),對票販子此類活動的打擊處理無法可依,缺乏相應的法律規(guī)定。
票販子可能不用制作臨時身份證明,即可輕松退票。目前,售票系統(tǒng)制票時,車票票面隱去了4位身份號碼(使用****代替),按照規(guī)定必須憑有效證件退票。但是,票販子在收購旅客車票時,詢問旅客的身份證號碼,退票時,以各種理由謊稱提供本人證件確有困難,并以能夠說出四位隱去的號碼證明系本人車票。一旦車站工作人員從方便旅客角度考慮,聽信其謊言,票販子就可以順利退票,輕松獲利。為了獲取“利潤”,票販子甚至可能不惜拉攏腐蝕車站工作人員,以達到順利退票的目的。
針對票販子可能偽造身份證或身份證復印件退票的情況,應加強對退票口的控制,完善公安、客運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發(fā)現使用偽造身份證的,應立即予以扣留,加大審查力度,深挖犯罪。對持身份證復印件退團體票的,客運部門應采取先由公安機關查驗蓋章,再到窗口退票的方式,防止不法人員通過偽造身份證復印件進行退票。
建議鐵路客票管理部門修訂梯次退票辦法,使用售票管理系統(tǒng)對改簽的車票進行標記,在票面上標注初次購票的時間;凡改簽后退票的,一律按第一次購票時間進行退票,使票販子不能獲利。
2013年“中秋”、“國慶”兩節(jié)期間,我局積極協調北京鐵路局對直通旅客列車及本局擔當的旅客列車實施二次驗證驗票,對票、證、人不一致的旅客,一律按無票處理。實施期間,在強化車站封閉式管理、遏制票販子倒票活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部分車站已建立了常態(tài)化的查驗機制。為此,建議在全路有條件的車站和旅客列車上,實施票、證、人一致性二次查驗,嚴格執(zhí)行相關規(guī)定。公安機關應加大對客運部門驗證驗票工作的支持力度,積極協助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堵死非實名車票的倒賣途徑。
針對電話訂票系統(tǒng)存在的漏洞,建議鐵路相關部門采取針對性措施,在系統(tǒng)中增加身份證號碼識別功能,對隨意編造的身份信息實現真?zhèn)巫詣颖葘?。同時,建立訂票電話防火墻,對多次隨意編造身份信息訂票、涉嫌囤積倒賣車票的訂票電話,自動進行鎖定,在一定時間內禁止該電話號碼訂票。對于具有重大嫌疑的,報告公安機關,進行查處打擊。
在強化打擊防范、查驗票證的基礎上,采取車站廣播、媒體宣傳、張貼通告、懸掛標語、發(fā)放傳單等形式,充分利用公益廣告、專題片、廣播、網絡、手機短信等現代科技手段,運用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以票、證、人不一致車票不能乘車為核心內容,廣泛深入宣傳,引導廣大旅客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車票,而不從票販子手中購買車票,從而讓票販子沒有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