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姹妮
假如能夠不帶任何功利目的,閱讀一本好書實在是業(yè)余時間里寓學于樂的絕佳消遣。近來,多少帶著一點對學術巨著的敬畏惶恐,我慕名開始閱讀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的代表作《全球通史》,不想一旦開卷,即欲罷不能。
這部通史被認為是第一部由歷史學家運用全球觀點囊括全球文明而編寫的世界歷史。從這個定位上說,中等厚度上下兩冊這樣的篇幅幾乎可說是毫無贅言,字字如金。誠如好的翻譯家必是好的作家,也唯有一位胸懷經(jīng)緯而又文筆雋永的歷史學家才能引導讀者比較順暢地領略到歷史長河的浩瀚博大之美。但在欣賞這些精美文字的過程中,更讓我深深感動的是那種努力在理性冷靜的洞察與淡化了西方世界優(yōu)越感的樸素人文情懷之間所求得的相對公正。無論民族還是個人,驕傲都是膚淺的,自卑同樣也是。
有人說,每個人都應該讀一點哲學與歷史。因為哲學能幫助人認識到空間的廣度,而歷史能使人感悟到時間的廣度。我想,如果二者中還要選擇其一,我會讀史。歷史是人性的真實故事,時代發(fā)展得太快,人性卻經(jīng)久不變,它只是不斷改頭換面,無所不在地掌控著整個世界的發(fā)展進程。我相信,即便不論家國大義民族情結(jié),個人生活的悲歡離合,得失困惑,無一不能從人類歷史中找到無可回避的答案與佐證。
未來映照著歷史,而歷史早已預言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