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R.Wheeler
斯賓塞·基斯林在南卡羅來納大學讀大一時,曾有糟糕的宿舍經(jīng)歷。于是,當轉學到南印第安納大學時,他要求住一個單間?!白约簡巫〉淖畲蠛锰幒苊黠@——隱私,”如今已是大三的基斯林說,“而且,當我急需完成作業(yè)時,獨住讓我更容易集中精力。”
像基斯林這樣的學生,想要更多個人空間,避免糟糕的室友經(jīng)歷,單間是一條解決之道。大學宿管說,這叫“超級單間”,即足夠兩人住的房間,僅給一個人住。這是大學設施“軍備競賽”的自然結果——競相修建更多空間奢華的設施。“超級單間”迎合了越來越多愿意埋單的學生。
一些公立和私立大學都在提供單間宿舍。北愛荷華大學就把一棟傳統(tǒng)雙人間宿舍樓改成了單間。該校住宿部執(zhí)行部長葛林·格雷說,單間選項是我們吸引轉校生的特色,我們越來越多的新生都是轉校而來的。
單間仍未普及,但如果這種趨勢蔓延開,未來的美國大學生都開始期待享有單間的話,四年的大學住宿經(jīng)歷將從此大不同。失去大學室友的長期后果會怎樣呢?
“我認為沒人質疑單間宿舍改變了且仍在改變著大學的社交活動,”基斯林說,“住單間,你會很容易切斷社交生活。如果你一下課就回宿舍,你永遠不會認識新的人或享受課堂以外的其他經(jīng)歷。”
“學會有效與人溝通是成年人工作和生活成功的一個核心因素,”邁阿密大學教授瑪古達說,“在今天這個復雜的社會里,一個人必須批判性思考,多維視角地評估,平衡個人和他人的需求?!?/p>
很多與室友成為終生朋友的人也認為單間宿舍的趨勢不妙。2001年畢業(yè)的哈里·弗蘭肯菲爾德說,“作為一個獨生子,宿舍生活幫我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由于我與室友的友誼,我覺得我(在與人相處方面)還挺平衡。我必須學會克服沖突,學會為別人的成功喝彩?!?/p>
畢業(yè)后,弗蘭肯菲爾德與室友遠隔千里,仍保持聯(lián)系,像很多大學室友一樣,參加了各自的婚禮。他們每月還會通話兩次。他認為那些從未有過室友的學生不僅會失去建立友誼的機會,而且還會錯失一次特別的個人成長機遇?!拔倚枰獙W會不那么自我中心和自私。這種經(jīng)歷也幫到了我的婚姻、職場和通常意義上的人際關系。有室友是件好事兒?!?/p>
學習不同的文化、打破成見,這是我們通過室友可以學到的重要一課。但學會與人共居一室,也要克服很多現(xiàn)實困難:室友打鼾,或者晚上喜歡開著窗,或者太邋遢。“室友就是教我們要包容、適應,”社會學家康利說,“在這個日益按需訂制和數(shù)字化的世界,沒有太多可以提供這種社交經(jīng)歷的活動了?!?/p>
即使是擁有了單間宿舍的基斯林,也建議在大學里至少跟人合住一次?!拔胰韵嘈胚@種大學經(jīng)歷的各種益處,”他說,“這會幫助我們習得一些重要的人生技巧,即便你沒有與室友結成友誼,沖突管理的經(jīng)驗也會在未來幫到你。”